歷史,從未忘卻
最新
08-19
閑時,讀了《宋史》的幾篇傳記,原來,歷史竟也是如此精彩。單一篇《岳飛傳》,就是一部讓人情感起伏的大書!怪不得小時候聽收音機里播出《岳飛傳》時,總也聽不夠。
小時候,幾乎是每天,一到了「說書」時間,連飯都顧不得吃。特別是聽到岳飛以幾百人打敗金兵上萬人時,無不為岳飛的勇敢而驕傲,為他的智勇雙全而高興。總是盼望著岳飛能夠收復中原,不再偏安江南一隅。「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陸遊《示兒》詩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那個年代,只知道岳飛的忠勇,絕對是一種「看」熱鬧的心態。「盡忠報國」是其理想,是其大志,卻也不知道政治鬥爭的險惡。當聽到岳飛被陷害時,無不痛哭流涕!「精忠岳飛」是皇家的稱讚,是對於岳飛功績的肯定。雖然每每「金人聞飛至,又遁」,金人(特別是兀朮)害怕岳飛,但是,歷史上的每個朝代都有所謂的利益集團!南宋時以秦#為主,因私廢公,幾乎是害了整個時代!難免會落得千古罵名。
當然,南宋小朝廷(宋林升《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對外政策決定了某些人的登場屬於必然。這就有了歷史研究中的「奸臣模式」,替罪羊、背黑鍋,然後是落罵名。
我們還需注意的一點是,「武穆」乃是岳飛死後追謚的,故有些小說中提到的《武穆遺書》不是岳飛本人所作。(淳煕六年,謚武穆。)
歷史雖然已經走遠,但是歷史上的一些事卻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賦詩一首:讀宋史有感
忠貞之人不計數,歐陽司馬岳王蘇。
宋時尤為偏安隅,奸佞從來是一丘。


TAG:明眼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