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化感染抑或民族情緒激蕩?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明朝?

文化感染抑或民族情緒激蕩?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明朝?

十四至十六世紀為世界近代史的前期,也是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習俗發展的重要轉型期。中國在這一時期正處於明朝,也面臨著從政治、經濟到文化各方面的轉型。以服飾的變化和民族主義的興盛為例,分析為什麼明朝如此受人歡迎。

明代整個社會的物質財富都在向著豐富的方向發展。明代江南蠶桑絲織業迅速發展,絲綢織綉技藝空前提高,絲織工藝科技已發展到空前水平。緙絲、刺繡、織金、妝花、孔雀羽線等精細加工技藝均已達到高超水平,為服飾藝術的精細加工奠定了基礎。明居民的生活向著奢侈方向發展,11服飾特徵也由樸素敦頤轉向了華美。不僅服飾華美奢侈,而且變換周期也越來越短促。如顧起元在《客座贅語》中所寫那樣:「留都婦女衣飾,在三十年前,猶十餘年一變。邇年以來,不及二三歲,而首髻之大小高低、衣袂之寬狹修短,花鈿之樣式,渲染之顏色,鬢髮之飾,履基之工,無不變易。當其時,眾以為妍,及變而向之所妍,未有見之不掩口者」。

朱元璋

明前期統治階級為維護壁壘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以服飾制度來強化統治;明中晚期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又導致服飾呈現出絢麗多彩的新局面。其形制對後世戲曲劇裝、民間婚俗影響頗巨。明代既是傳統服飾文化的集大成期,同時又是服飾文化注入新內容的轉變期。

民族主義方面,在反抗元朝統治和建立明王朝的過程中朱元璋逐漸接受了身邊江南士人傳統儒學思想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的華夷之辨思想。他在以滅亡元朝為目的的北伐傲文中把以蒙古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一概稱為「夷狄」,認為少數民族只能接受漢族的統治,否則就是「冠履倒置」,進而提出「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表示北伐的目的是要「復漢官之威儀」。這篇北伐檄文所提出的以漢族為中心的主張,在當時元朝統治者對廣大中原漢族人民進行民族壓迫政策的情況下,具有一定的反對民族壓迫的正義性,對漢族各階層人民也是很有號召力的。但它同時也反映出了朱元璋等人強烈的華夷對立和大漢族主義思想。

朱元璋起義

明人民族情緒之高漲,大抵是世紀中葉以後的事情,這與當時的內外形勢和民族衝突自然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明朝長期面臨的「北虜」之患,是導致民族矛盾激化的主要根源,其中正統十四年(的土木之變和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戌之變,更是明蒙關係惡化的兩個標誌性事件。尤其是嘉靖以後,因明蒙衝突加劇,這種情形愈發明顯。據說明世宗「苦虜之擾,最厭見夷狄字面……世廟晚年,每寫夷狄字必極小,凡詔旨及章疏皆然,蓋欲尊中國卑外夷也」。陳垣先生將此類因厭憎而生的避忌歸入「惡意避諱例」。世宗的這種心態無疑是很有代表性的,從中可以折射出一個時代的表情。

明朝疆域圖

當漢民族遭遇異族威脅、民族矛盾非常尖銳之際,往往就是華夷之辨大行其道的時候。正是在這一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下,塵封已久的元明鼎革的歷史記憶得以被重新喚起,並且自然而然地被解讀為一場光復華夏的民族革命。

參考文獻:

1、 閆晶:《中國明朝服飾文化探析》

2、 周喜峰:《簡論朱元璋的華夷思想與民族政策》

3、 劉祥學:《論明代儒學中的民族觀及其影響》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桂強 郁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明朝作為君主加強專制的朝代,為何明朝皇帝大都屈服於文官?
北元王朝是怎樣的存在,明朝又是如何滅亡北元的?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