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自我放逐於熱河,咸豐帝在迴避些什麼?

自我放逐於熱河,咸豐帝在迴避些什麼?

長久地避居熱河,對王朝穩定並非善策。臣子們一再請求回京,咸豐帝也不能不加考慮。1861年1月26日,咸豐帝發一親筆密旨給奕,從密諭可見,咸豐帝原打算先觀察一段英、法等國公使駐京的實情,爾後於秋天再回北京,又恐守護熱河至北京要道的清軍勝保部,秋天需調往鎮壓捻軍,改為仲春回京,小住時日,於季春謁東陵,再回熱河。咸豐帝於此事算計很深。此時英、法公使尚未北上,根據當時的季風及渤海灣的封凍情況,每年5、6月北上當最為合適。咸豐帝在此之前回京小住,等到英、法公使進京時,他已跑回熱河。即便如此,他仍不放心,以「爾等諒必有把握」一語,讓奕為他出具一份保證。

咸豐帝

熱河行宮

1861年2月11日,咸豐帝下旨,3月23日啟程回京。第二天,再下旨,4月11日由京謁東陵,禮成後回熱河。如此算來,扣去回京路上的日子,咸豐帝在京僅能約住10天。3月20日,臨啟程僅3天,咸豐帝又改日程,4月4日由熱河啟程,11日到達北京,21日由京謁東陵,然後回熱河。依舊是小住10天。可到了4月1日,在熱河的親信大臣7人聯銜上奏,以「聖躬欠和」為由,要求暫緩回京。咸豐帝當日下旨,回京之事「俟秋間再降諭旨」。

咸豐帝回京日程的一變再變,實因英、法公使進京。儘管奕一再報告,英、法公使並未帶兵(此時尚不知國際慣例的奕也不知公使是否可以帶兵),可在天津、大沽仍駐有英法聯軍的部隊;儘管奕一再報告他與英、法公使的禮尚往來(奕是按照中國的主賓禮節辦理的),可咸豐帝最怕這種往來,一旦英、法禮尚往來地提出覲見,又該如何是好?奕第六份奏摺中稱,英、法公使對其回京改期「多有疑意」,卻使咸豐帝對英、法公使的使命「多有疑意」,在他的知識範圍內,實在找不出理由來說明,一個沒有專門使命的使節,駐在他國的京城,究竟是幹什麼的?

咸豐帝沒有回北京,自我放逐於熱河,一直到1861年8月22日,他死在熱河。在他的一生中終於沒有見過一個不願跪拜的外國人,當然自做了皇帝後也沒有見過一個不願跪拜的中國人。

熱河行宮今景

廣東人民出版社委託宣傳

參考文獻

茅海建:《當代學人精品:茅海建卷》,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謝敏 郁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清朝不成文規定的「漢不入宮,七不點元」從何源起?這個說法究竟有什麼含義?
翼王石達開有哪些傳奇經歷讓左宗棠也心生畏忌?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