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荒木飛呂彥持續創作《JOJO》的理由

荒木飛呂彥持續創作《JOJO》的理由

來源:yahoo,原標題:「これ以上、王道の漫畫はない」――荒木飛呂彥が「ジョジョ」を描き続ける理由,作者:石戸諭。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於8月24日召開了「荒木飛呂彥原畫展:JOJO 冒險的波紋」。上次在國立美術館辦個人展的漫畫家,還是28年前的手塚治虫。本次展會的主角,是支撐了《周刊少年JUMP》的黃金時代、連載30年有餘的《JOJO的奇妙冒險》。該作已累計出版120多卷單行本,以及數部番外作品。許多包括漫畫界在內的各大領域創作者坦言自己是JOJO的粉絲。雖然系列因獨特的美術與敘事風格而被認作「JUMP中的異端」,但荒木老師本人卻稱「沒有比她更王道的漫畫了」。而JOJO的關鍵詞,正是「走自己所堅信的道路」與「開拓的力量」。

反王道的「異端」

58歲的荒木飛呂彥老師,正在窗邊的大工作台上奮筆繪稿。台上還擺著模型馬和摺紙青蛙,用以做繪畫參考。

作者在細節上展現的「真實感」,撐起了其所創作的漫畫世界,可謂作品命脈。荒木老師對細節的追求,從那工作台上可見一斑。

「我只要有這張能畫漫畫的桌子,就足夠了……」

老師正在繪製的,是正在連載的《JOJO的奇妙冒險》第8部——《JOJOLION》的最新章節。隨著原畫展召開日的迫近,原作的懸疑故事也正準備步入終盤。

《JOJOLION》

少年漫畫雜誌刊登的作品,一旦人氣低迷就會慘遭腰斬。而在這一平台連載《JOJO》的荒木老師,一畫就是30多年。如今雖有大量讀者自稱該作的粉絲,但曾經的《JOJO》一直被人們視為「異端」:與那種能引發大量粉絲熱議的作品不同,《JOJO》屬於少數同好間的小眾神作。這都是系列獨特的設定與敘事所致。

《JOJO》連載開始於1987年。彼時誕生於4年前的《北斗神拳》借TV動畫化的東風大獲成功。而《龍珠》也早在3年前開始連載,《聖鬥士星矢》也已啟程2年了。用荒木老師的話說,那是個「少年漫畫創作天才們雲集」,傑作井噴的時代。

《JOJO》系列的主角們,已經過去30多年了

所謂少年漫畫的「王道」,即主角擊敗敵人後,又有新的強敵出現,如此循環的「淘汰賽套路」,遵循此道的作品往往既長壽又受歡迎。為了使讀者更易代入作品,主角常被設定為日本少年或青年,故事地點也都是學校或人們日常熟悉的小鎮。

《JOJO》卻每一條都與這王道背道而馳。

綿亘30多年的系列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時值19世紀。在1880年的英國,因喪父而被名門貴族喬治·喬思特收為養子的貧民窟少年:迪奧·布蘭度,密謀篡襲喬思特一家,成功將喬治的獨生子:喬納森·喬斯達一步步逼入絕境——。

《JOJO》第一部動畫,被迪奧欺負的喬納森。近年來,《JOJO》系列連續翻拍動畫。

創作出如此故事的荒木老師卻斷言:

「沒有比她更王道的漫畫了。」

為什麼?

逆行於「淘汰賽套路」全勝時代

在荒木老師出道前,椛島良介便關注其作品,他也是《JOJO》第一任責任編輯。他如此回憶道:

「我從一開始就做好了作品被腰斬的心理準備,也擔心漫畫設定會引發爭議。」

這一預判是有根據的。在《JOJO》之前,荒木老師的連載全都未能長久。對此, 椛島分析道:

「他的作品缺乏有魅力的角色。不管主角刻畫得有多棒,如沒有與之針鋒相對的對手角色相襯,等於白費功夫。而這次連載時他又說要讓一個19世紀的英國貴族來做主角。聽罷我很擔心。把主角設定成外國人根本不可能成功。」

喬納森,你不可能成功的!

但荒木老師並未讓步。

「抱著證明給大家看的心態,他開始了連載。因為其劇本素質本就大受好評,時任總編也批准了。本作與他既往作品的不同點,在於反派角色。迪奧這個反派塑造得著實成功。」

椛島認為,在少年漫畫中,是反派角色加深了其他人物的魅力。

「身為貴族的喬納森並不能做錯事,必須一直是個紳士。滿口正義言辭的『好孩子』主角是無法引起讀者共鳴的。而有了渴望超越人類的反派迪奧,二人相映成趣,才升華了整個故事。」

然而,《JOJO》仍未收穫熱烈的反響。

此時荒木老師祭出了連椛島都大吃一驚的辦法:更換主角。

JOJO第1部主角喬納森的孫子喬瑟夫·喬斯達繼承祖父意志,成為了第2部的主角,作品也一舉轉為風格明快的浪漫冒險故事。

這一改變,也令《JOJO》擺脫了淘汰賽套路。此後截至《JOJOLION》,《JOJO》系列已誕生了8位不同的主角。

對此,荒木老師回顧道:

「當時日本正在轉向泡沫時代,整個社會氛圍就是向上,不斷向上。當年的漫畫之所以採取淘汰賽套路,正是為了迎合這種氛圍。但我沒有選擇這樣做。一味向上,總有一天是會迎來極限的,到時我該怎麼辦?」

所以他決定不隨波逐流,堅持創作自己真正想畫的漫畫。

「我想創作的不是那種(淘汰賽套路的)漫畫,而是懸疑類作品。如果創作意圖遭到動搖,那我筆下的漫畫就已經死了。」

「替身」設定的大熱

堅持個人風格的《JOJO》,終於迎來了大熱期。

引入公路片敘事風格,以繼承喬斯達家血脈的日本高中生——空條承太郎一行人前往埃及討伐家族宿敵DIO(迪奧)的第3部,成為系列的轉機。

在第3部中,系列首次採用了將超能力擬人化的「幽波紋(連載後期改稱為『替身』)」概念,而它在日後成為了《JOJO》世界觀的象徵。椛島當時就覺得「這下作品該火了」。

《JOJO》第三部「星辰鬥士」是系列中最受歡迎的一部

「在第1部和第2部出現的『波紋』超能力設定乏善可陳,與荒木老師構思的精彩故事相比,這個創意是不合格的。所以我讓他為第3部想個新點子。於是替身應運而生。這一創意前無來者,而且在第3部中,不論主角還是反派都能用上替身設定。」

替身能力因人而異。第3部仍未沿循少年漫畫「硬碰硬,強者勝」的劇情模式,而是建立起了不同能力與智慧互角的智鬥風格。

第3部中出現了能力極弱卻十分棘手的反派角色,甚至連撲克牌與主機遊戲也成為了戰鬥劇情中的要素。如今許多少年漫畫都引入了智斗手法,可以說是《JOJO》首創了這一路線。

荒木老師說道:

「聽責編說波紋不行,我就愁那該怎麼辦。順著用漫畫來表現超能力這一思路,我想到不如把超能力擬人化。在JUMP上連載,是不允許作品有借鑒其他老師創意之嫌的,所以我決心醞釀出無人曾及的構思。可能是因為過於執著這點,起初大多數人都無法理解替身設定,經常有人問我『替身到底是什麼?』。」

「星塵鬥士」中主角、配角的替身能力

承太郎等人在抵達埃及前,曾像大富翁遊戲一般遍訪各地,四處迎戰。作品不必藉助淘汰賽套路,反派的替身能力即使沒有一個強過一個,故事依舊進展順利。

荒木老師認為,只要每場戰鬥都存在「必然性」即可。比起力量強大的敵人,擅用自身能力的敵人才更「可怕」。有了這種恐懼,劇情就能推進了。

大受歡迎的第3部在擊敗DIO後,迎來了徹底完結。於是第4部的設定也大膽創新,將故事搬到了日本小鎮杜王町中。第4部所採用的,是「高中生主角東方仗助尋找藏身小鎮中的連續殺人犯」這一強調懸疑風格的劇情。

在2000年出版的畫集《JOJO A-GO!GO!》中,荒木坦言自己第一喜愛的角色就是東方仗助,可見其對第4部的情有獨鍾。

「第4部是我初次描繪日常生活。在以前的系列中,感覺我在創作的是神話故事,承太郎沉穩冷酷,可以說角色成長的完成度太高了。仗助則給人以身邊隨處可見(指了指身旁的空椅子)的親切感。」

《JOJO》第四部「不滅鑽石」的主角,東方仗助,平時性情溫和,一旦被人貶低髮型就會發怒。

通過對「潛伏在日常生活中的恐懼」的著力描寫,《JOJO》確立了作品風格,直到第8部仍在不斷汲取全新要素,推動故事的發展。

「必須時刻保持積極」

主角、設定一部一換,為何卻還能歸結為同一系列的漫畫連載至今呢?這是因為系列貫徹了「人類讚歌」這一大主題。在荒木老師以前的著作中,曾有這樣一段解析:

「系列堅持描寫『人類是很美好的』這一積極的肯定。面對困難時,人類所能做的是設法解決,憑一己之力開拓前路。而在前途受阻時,突然有高人相助,或天降神兵這種俗套巧合是絕不會出現在《JOJO》的故事中的。」

荒木老師認為,《JOJO》的王道,即是貫徹主題,與嚴守少年漫畫定規。

「之所以稱《JOJO》為王道,是因為系列中不論主角還是反派,都十分積極。我不會創作消極苦惱的角色。對人生產生苦惱是再普通不過的事,這會令故事無聊。只有積極者之間的激烈對抗,才會讓作品產生化學反應,加深緊張與懸疑氣氛。」登場人物的向量永遠是積極增長的。整個故事的大原則是:持續成長、從不為戰鬥感到迷惘、作戰時只能憑自己脫險。」

《JOJO》創造了眾多角色,性格各異,但沒有「消極」的角色

《JOJO》的登場角色中,不論主角還是反派,面對的都是諸如「血脈」、「命運」這種憑一己之力無法抗衡的現實困難,但仍頑強抗爭,砥礪前行。

「少年漫畫的規則,就是登場角色必須要積極。一旦給作品引入消極,怯戰這種負面元素,讀者是會生厭的。《JOJO》就嚴格遵循了這一規則。所以我才稱其為王道。主角們被逼入九死一生的絕境,一邊成長一邊披荊斬棘。在《JOJO》中,是不存在戰鬥到一半突然仰仗他人之力獲勝這種橋段的。人物必須獨自面對困難。」


下一頁:反派也要積極

反派也要積極

荒木老師認為,反派也適用於上述規則。

「比如第4部的大反派——連續殺人犯吉良吉影就是這樣。吉良犯下的惡行雖然罪無可赦,但他既不反省也不苦惱,徹底認同自我。為了自己能平靜地生活,他即便被主角們逼入絕境,仍奮力抵抗,努力為自己殺出一條生路。正因為如此,替身能力才會有成長。」

積極的變態殺人狂,吉良吉影

荒木老師認為,善與惡其實如同硬幣的兩面。反派有反派的信念與戰鬥的理由。比如第7部的大反派:總統,其動機便是實現美國繁榮,實屬超越私慾的大義。

「到最後,善惡的判斷會根據讀者理解角度的不同而變化。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場上,就會產生不同判斷,而差異之間就會激烈衝突。《JOJO》的登場人物們都渴望成長。再陰險的敵人也有自己堅守的信念,如果信念正當的話就會獲得讀者共鳴。這點很重要。人一旦積極起來其實很可怕的。」

《JOJO》通過塑造與主角同樣積極成長的反派角色,為作品世界觀增加了不可或缺的恐怖感。

《JOJO》第7部的反派,美國總統 華尼?瓦倫泰

「但我的故事中是有一道區分善惡的底線的。《JOJO》中的反派為了實現個人理念,會利用旁人。不論理念有多高尚,也決不能因此傷害他人,這是我在作品中想要表達的。雖然現在我創造的反派比剛連載時要複雜多了,但這一點是不變的。為了實現理念,哪怕孤身一人也要不斷努力,但不能擅將他人做工具利用。」

《JOJO》的劇情,並非一味展現主角方的勝利,失敗橋段也在其中具有同等的分量。荒木老師表示,這是他為《JOJO》賦予的另一個主題。

「雖然失敗了,但絕沒有被打敗。我想並不想畫主角方一路高奏凱歌的作品,雖然也許這樣畫會更受歡迎,但這有違我的創作理念。我感興趣的,是人在戰鬥過程中會做出何種選擇。死亡並非一個人的終點。其遺志會留給生者,並由後者繼承,這就是《JOJO》的另一主題。即便有前人倒下,後來者仍能承其意志。我認為這正是人類的美好之處。」

漫畫家也是「畫家」

除了「王道」,荒木老師另一個常掛在嘴邊的辭彙,是「懸疑」。懸疑是荒木老師創作出「優秀的故事」「好看的故事」的基礎。這一要素令讀者在意劇情的後續發展,心中充滿不安與好奇,難以釋卷。

「在我剛以漫畫家身份出道時,有一本特呂弗(20世紀50年代末展開的電影運動『法國新浪潮』中的代表電影導演)採訪希區柯克的專著《電影術》出版。在書中,懸疑電影巨匠希區柯克將自己導演的每一部電影都做了細緻解說。從攝像機位置到心理描寫的表現手法,電影的拍攝方式得到事無巨細地描述。我一邊讀這本書,一邊通過去舊電影院和觀看錄影帶來學習希區柯克的電影。」

漫畫家也是畫家

我想畫懸疑故事。於是從自己喜歡的電影中總結了理論,用在自己的漫畫中。我一直追求能獲得多數人認同的「有趣元素」,至今仍積極在為作品融入全新要素。

荒木老師坦言:「漫畫家也是『畫家』,畢竟也是在執筆作畫。希望大家能夠看到我繪製的原畫。」

「原畫的觀感與印刷後的漫畫完全不同,擁有別樣的魅力。在創作時,也沒有想過為了印刷效果做哪些改動,全憑自己的思路作畫。希望來展參觀的朋友能從原畫中體會到這一魅力。」

當提到JOJO粉絲們熱衷模仿的「JOJO立」的原畫版本一定十分瀟洒時,荒木老師立刻回答道:

「太感謝了。真心期望大家能關注原畫的細微之處。」

《JOJO》並沒有趨附潮流,它自己已成為潮流

30多年來不妄循潮流,卻靈活地為作品持續帶來變化,時至今日,荒木老師仍筆耕不輟。

「我在創作故事時,不會再腦海中進行細緻的構思。劇情節點並非一開始就已定死,而是在邊創作邊思考。不論整體構成,還是每一場戰鬥都是如此。接下來第8部的劇情將轉移到醫院展開。我認為快到為故事收尾的時候了。」

於是荒木老師繼續伏案創作,腦中繼續構思著尚未成型的故事高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戲時光VGtime 的精彩文章:

《大聖歸來 遊戲版》確認出展ChinaJoy 2018
《閃之軌跡4》將會推出鐵盒限定版 新CP誕生?

TAG:遊戲時光VG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