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酷暑還要賴在這裡一段時間呢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2018年8月7日,農曆六月(小)廿六,星期二,晚上的21:30:34,我們將迎來今年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
這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這只是曆法意義上的秋天的到來。
距離真正的秋天,還遠著呢。
氣象台的預報是未來一周將持續高溫。
小時候,常聽大人們說:「秋後一伏。」也常聽人們說「秋老虎」。
「三伏」的末伏,是從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開始算起的。自然應該有秋後的一伏。
2018年8月6日,是農曆戊戌狗年己未月的庚午日,如果立秋日是在此前一天,那麼,今年「三伏」的末伏便從這一天開始。秋後,便只有一伏。
可是,這一個「庚日」是在立秋的前一天,那末伏的開始,還要再過十天。這樣,今年的三伏天,就是超長版的四十天了。
秋後,差點兒就是兩伏了呢。
立秋這一天,講究「咬秋」。就是在立秋這天,買回一個西瓜回來吃吃,為的了這一年裡「不生疙瘩,不害瘡」,也有一說是此後的日子裡不會拉肚子。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
這也是在過去那艱難的歲月里,人們不像今天這樣能天天時時吃到西瓜。立秋了,就奢侈一回。
立秋了,不少地方的人們還開始講究「貼秋膘」。
過去的日子裡,沒有空調、冰箱,酷暑難耐,寢食難安,多少人會「疰夏」,俗話說「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秋天一來,能過上正常生活了,當然要弄點好吃的,補一補了。
GIF
有胃口了,就大吃吧。
吃,主要是要吃肉。
現如今,天天在大吃,所謂的「貼秋膘」,還是慎重些,悠著點兒吧。
民間還有在立秋時占卜天氣涼熱的風俗。東漢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
今年的立秋,就是在夜晚,晚上的九點半。這個時間,不要說是在古代中國,就是在四五十年前的中國,也真的是夜裡了。
難怪,酷暑還賴著不走呢。難怪接下來的一周甚至十天的時間裡都是高溫呢。


※寒蟬叫,秋來到,品牌借勢立秋妙!
※立秋後,事業順,日子火的生肖
TAG: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