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曾為乾隆皇帝代筆,石渠寶笈初編核心主編之一,探花梁詩正書作!

曾為乾隆皇帝代筆,石渠寶笈初編核心主編之一,探花梁詩正書作!

梁詩正(1697—1763)字養仲,號薌林,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東閣大學士,卒謚文庄。書法初學柳公權,繼參趙孟頫、文徵明,晚師顏真卿、李邕。

梁詩正擅長書法,後人對他的書法評價很高,名家啟功先生多次提起「二梁」(梁詩正和其子梁同書),由此可見,啟功先生的書法也受到梁詩正的影響。

據傳,梁詩正自幼與其他孩子不太一樣,說話很晚,直到五歲才能說話,但是,教授他四五言詩,略上口,即能誦,長擅文學。

雍正八年(1730)梁詩正中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兩年後出任山東鄉試主考官。雍正十一年,任會試同考官。

梁詩正深得乾隆皇帝的賞識,授南書房行走,此後,又擔任內閣學士、左侍郎,乾隆皇帝經常和梁詩正互相切磋書法。

後來《石渠寶笈》的編撰過程中,弘曆在寶親王時期和乾隆皇帝時期的一些作品就出現過梁詩正代筆的現象。後來有專家研究稱,在目前所發現的寶親王的作品中的題跋中,超過九成應該是梁詩正代筆的。

梁詩正清廉勤政,精通文學,編撰《石渠寶笈》、《三希堂法帖》、《矢音集》,他的書法造詣高深,尤擅長行、揩,有諸多書法真跡傳世。

大家都知道《富春山居圖》,其中上面的題跋就是出自梁詩正之手,畫好,上面的書法更好,他將館閣體的標準與美妙性融為一體。

當然,梁詩正的書法也有著分明的時代特徵,正如明代沈度將館閣體寫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梁詩正的的館閣體也絕不會輸於他。

梁詩正的書法作品

梁詩正的書法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書畫 的精彩文章:

中央美院教授王鏞:在視覺美感與筆墨氣質上達到了高度結合!
山東五老之一,以傳統為根基,書作渾厚凝重多魏晉風骨的韻味!

TAG:愛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