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每日一穴】肩井穴:祛風清熱,活絡消腫

【每日一穴】肩井穴:祛風清熱,活絡消腫

上期穴位是肩井穴



都有誰答對了呢










肩井穴,

屬足少陽膽經,手足少陽、陽維之會。別名:肩解穴,膊井穴,是足少陽膽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前直對乳中。現代常用於治療肩頸部軟組織疾患、乳腺炎等。直刺0.3—0.5寸,深部正當肺間,慎不可深刺。





【腧穴釋義】








肩解穴

:肩,指穴在肩部。解,散也。肩解名意指膽經的地部經水在此散解分流。本穴物質為膽經上部經脈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經水一是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二是未能流入地之地部的經水循地之表部溢流膽經之外,經水在此如同散解一般,故名肩解。




膊井穴

:膊,膀子,大肉塊之意。井,地部孔隙也。膊井名意指膽經下行至此的經水一部分滲入脾土肌肉之中。本穴位於肩上肌肉豐滿之處,為人體局部重力場的最高點,脾土中的水濕容易滲流外出,穴內的肌肉層中水濕因而稀少,由膽經上部經脈下行至此的地部經水也就不斷地滲入其中,故名膊井。




手少陽陽維之會

:本穴氣血為地部經水,氣血主要集中在地之表部,天部層次氣血因而處於空虛之狀,陽維脈的氣血及手少陽經天髎穴吸熱上行的氣血因此匯入穴內,故本穴為手少陽陽維之會。






【取穴位置】




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前直對乳中




【穴位解剖】




有斜方肌、肩胛提肌;淺層布有鎖骨上神經及頸淺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深層有頸橫動、靜脈或屬支和肩胛背神經的分支。




【功能主治】





功能

:祛風清熱,活絡消腫




主治




1. 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頸項強痛等肩頸上肢部病證;




2. 瘰癧;




3. 乳癰,乳汁不下;




4. 難產,胞衣不下。







【穴位配伍】








配肩髃、天宗主治肩背痹痛;




配乳跟、少澤主治乳汁不足、乳癰。




【刺灸法】





直刺0.3—0.5寸,深部正當肺間,慎不可深刺。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肩頸部軟組織疾患、乳腺炎等。




每日一猜:




當腋中線上,腋下3寸,第4肋間隙中。

」猜一穴位。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每日早上十點左右在留言處


或看第二天的每日一穴文章中


為您揭秘~




歡迎大家在留言處留下評論,一起討論~




版權聲明:

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

桔梗(微信號:13682418289)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傷寒論經方學堂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傳承古老醫術,弘揚中醫文化,一起分享傷寒論、金匱要略和經方等養生保健知識,為健康保駕護航。


頸椎腰椎護理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患了頸椎腰椎病,除了尋求醫生幫助外,我們也要注意站姿坐姿,這裡告訴您一些簡單實用的中醫方法,進行日常的頸椎腰椎護理和保健,方法自然,簡單實用!


小兒推拿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小兒推拿,微中醫旗下精品號,最大的小兒推拿社區,孩子感冒咳嗽發燒不吃藥,不用抗生素,不打點滴,可以試試小兒推拿的方法,簡單實用!






學習中醫

,傳承經典,選好書請

點擊

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穴點陣圖解 的精彩文章:

靠牆倒卧式:不僅僅是瘦腿,你絕對想不到的幾大好處
【每日一穴】正營穴:祛風消腫、清頭明目

TAG:經絡穴點陣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