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人把澳洲當酒店,用完就走。」

「中國人把澳洲當酒店,用完就走。」

一直以來移民都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

澳大利亞一直以來更因是個移民大國而聞名。

當我們站在外國人的角度時,我們看到的更多是移民之後可能獲得的福利,生活質量的提升。

那麼在澳洲本地人心中他們也是如此樂觀地看待移民現象的么?

GIF

移民=殖民?

在本月2號,澳洲知名保守派人士Andrew Bolt的一篇文章引起了軒然大波。

按照Bolt的說法,現階段這種潮汐式移民正在吞噬著澳大利亞,形成並且飛速地「改變著我們的文化」。

同時他指出很多居住在由外來人口聚集而形成的社區里的人們並不能夠很好地融入澳洲的文化,甚至他們當中的一些人都不能很好地用英語進行交流。

「僅是去年就有24萬外來人口湧入澳洲,這不僅僅使得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加擁擠,他們也在改變著我們的文化。」

「這個國家再也不存在什麼『我們』的說法了。」

「潮汐式的移民正在掃除我們國家最後剩下的那點東西。」

移民漸漸變得像是殖民。

然而這篇文章一出來,Australian Press Council便收到了意想不到數量的投訴。

「外國人入侵?澳大利亞被移民淹沒?怕不是Pauline Hanson在Tele兼職呢吧!」

(Pauline Hanson: 澳大利亞極右派政治人物,反對多元文化)

「我依舊可以看到『我們』」

Bolt不分青紅皂白地列出一串串數據,試圖將人們的視線鎖定在墨爾本的North Caulfield有41%的人口是猶太人這個事實上。

他的這份數據調查恐怕連半個小時都沒有用到。

即便North Caulfield有41%的人口是猶太人,仍舊有59%的居民出生於澳大利亞。同時69%的人在家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而且他們當中只有5%的人還視自己為猶太人。

由此看來,這離「澳洲被殖民」這個說法還差得遠呢。

那麼那些移民者們引入的外來文化對澳大利亞這個國家來說究竟是福還是禍?

GIF

「小香港」的誕生

讓我們來看看亞洲移民者們給澳洲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8月7日晚9點,澳洲人口數量正式突破2500萬大關,這比預計的提前了33年。

專家分析這主要是由移民增多引起的。

並且他們分析在未來50年內,澳大利亞還將迎來1000萬移民大軍。

這其中亞裔將成為澳洲最大的族群!

現階段全澳華人人口總數約為121,39萬,佔到總人口數的3.9%。

不論是來澳洲讀書,亦或是移民新居,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先居住在華人聚集且生活便利的區域。

隨著人群長年累月地聚集,也就潛移默化地誕生了不少以華人為主的社區。

維州Clayton區華人人口佔到32.2%

維州Box Hill區華人人口比例為26.9%

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在悉尼時,移民潮帶來的文化上的改變其實從以華人聚集而出名的Ashfiled和Hursteville的別稱上便可見一斑。

Hurstville曾有個外號叫「小香港」。

來自大陸和香港的居民數量佔Hurstville總人口的30.8%,居悉尼各社區之首。

各式各樣的小超市、菜場、水果店、華人雜貨店比比皆是。

抬頭一看都是寫著中文的招牌,走在路上,聽到的聲音也非常熟悉。

哪怕不會講英文,你也能在這裡生活。

當然悉尼的華人區不僅僅這一個。

Ashfield是澳洲移民眼中的「小上海」,Burwood深受悉尼華人喜愛,Chatswood更是華人區中的富人區。

除了最負盛名的華人區,韓國區、泰國區、日本區也比比皆是。

同樣以悉尼為例,Strathfield便是著名的韓國人聚集地,區域內大大小小的韓國餐館以及韓國超市也是隨處可見。

當你走到悉尼最繁華的中心街道George Street時,更會為街上的景色所震驚。

中餐館、火鍋店、奶茶店、日韓美妝店一個接著一個,讓人應接不暇。

有的時候,真的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

要不是空氣里少了點霧霾的味道,說你在中國你還真能信!

GIF

你問我澳洲的文化是什麼?

不會有人想或者應該對澳洲文化有興趣。

我們有時候經常調侃,澳大利亞是個沒有文化的國家。

就連墨爾本大學的local碩士生也會脫口而出「澳洲沒有文化,外國人為什麼要對我們感興趣」這樣的話。

的確,如果要討論文化,那澳洲的文化到底是什麼?

獵人谷的紅酒?

很多旅遊雜誌和攻略里都會提到獵人谷。

它們說:如果來到悉尼,你一定要要嘗嘗獵人谷的紅酒。

澳洲人為他們的酒文化所自豪著。

但是這份小小的自豪也沒能讓他們的這個「文化」站到世界第一的位置。

畢竟提起紅酒,你第一個想到不還是法國的波爾多麼?

土著文化?

感覺澳洲人可能忘了當年他們是如何大量屠殺土著人的歷史了。

他們把土著人排除在人口普查範圍外,把他們被歸為「動物群體」。

雖然政府在之後施行了同化政策,但土著人和白人之間的矛盾依舊沒有解決,反而加深了土著人和主流社會心理上的隔閡。

飲食文化?

請問提到澳大利亞菜,大家心裡會想到什麼呢?

就連美食災難的英國,都有代表性的炸魚和薯條。

如果硬要說給澳洲找個代表食物,那我只能把這個榮譽頒給澳洲人的自嗨——Vegemite。

這麼看來,現在澳洲那些所謂吸引人們的文化是不是更多的是由移民者帶來的呢?

GIF

移民潮帶來的其實是生機

那些背井離鄉的人們帶著他們國家所擁有的歷史背景與新環境融合。

這種融合能創造出令人讚歎的新文化,給這個國家帶來了更多生機。

華人的湧入給澳洲帶的夜市文化讓多少local為之沉迷。

深受中國人喜愛的火鍋串串店也漸漸出現越來越多外國人的身影。

他們直呼著好辣,卻怎麼也停不下來筷子。

8月中下旬被許多人期待的櫻花節。

在皇家植物園裡出現的日式庭院…

每周五晚在悉尼Chinatown舉辦的夜市

如此種種都讓這個國家變得愈發的活潑。

一個國家面臨的文化焦慮與挑戰,其實是關於我們所珍視的事物與思想,以及它們該如何對其他文化也產生價值的問題。

其實對於移民者來說,他們都有著強烈想要融入澳洲這個集體的願望。

他們願意去接納澳式價值觀,去接納澳式習俗和文化。

只不過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和雙方的耐心。

樂觀一點來看,這個可能看似漫長的過程難道不就是移民者給這個國家帶來的福利么?

轉載請標註完整題目及來源

作者:弓長 & Annor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土澳下午茶 的精彩文章:

移民要趁早!澳移民局要出狠招,以後有錢也無濟於事了!
澳大利亞國旗被指抄襲,澳新再起口水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TAG:土澳下午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