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輕人都想干金融

年輕人都想干金融

我大學就讀的是一所財經類院校,畢業的時候,身邊同學幾乎都選擇了去銀行、證券和基金等金融行業工作,很少有人走向生產製造、商務流通、房地產和建築施工等實體經濟,通過公務員為人民服務的更是少之又少。除了身邊的同學,許多地處北上廣的綜合類院校,也已經很少有學生能夠堅持在基礎研究或者前沿科學領域讀完本碩博,而是在本科讀完工科或理科之後,讀研的時候選擇填報金融或經濟專業,從而掌握進入金融行業的基礎知識。

曾經有一個故事,銀行家兒子問爸爸:「銀行的錢都是客戶的。你是怎麼賺來房子和遊艇的?」銀行家說:「冰箱里有一塊肥肉,你把它拿來。」兒子拿來了。「再放回去。」兒子問:「什麼意思?」銀行家說:「你看你的手指上是不是有油?」這個故事形象的描述了金融行業的現狀,依靠客戶資產進行社會流通和交易,從中賺取差價和手續費。時至今日,全世界的金融工具五花八門,操作方式令人眼花繚亂,賺錢方式也是層出不窮。

有一個同學,銀行工作兩年之後發現:1000萬元資金,原本銀行可以直接貸給客戶,但是這樣的話要麼利息較低,要麼限制較多。同學先安排信託公司發行一期資產管理計劃,用1000萬資金全額認購,然後將資產管理計劃投資客戶,不僅繞開了利率監管,多找幾家通道方還能保證各自賺錢,期間既交了朋友,又吃肉喝酒,最後都由客戶買單。

還有一個同學,專門做客戶資質審核,做久了就發現直接貸給客戶自己沒有任何好處。於是告訴客戶,客戶資信評估存在風險,需要引入第三方擔保,客戶為了貸到款,只能同意。然後同學找到擔保機構或保險公司,要求客戶貸款的同時購買擔保,擔保機構和保險公司自然與同學裡應外合,自然又是吃肉喝酒的好日子,滋潤又安全。

還有一些方式,比如銀行工作人員發現同業間隔夜拆借利率比貸款利息高得多,於是拿銀行貸款作為本金進入隔夜拆借市場,有啥政策變動和風吹草動,自己也是第一時間掌握,算好時間匹配就是。除了隔夜拆借,一切比貸款利息高的行業,都會拿去空手套白狼,美其名曰賺點零花錢。

還有一些同學,當客戶100萬元貸款面臨還款困難時,先湊100萬幫助客戶償還舊貸並要求客戶申請貸款200萬,待新貸審批之後,將之前100萬扣除之後剩餘100萬轉給客戶,短短几天時間,自然需要客戶付出高額利息,客戶還得感謝其雪中送炭。

除了銀行業,保險業干久了理賠的查勘員,不願意接受崗位輪換,證券業做久了行業研究的人,不願意離開這個精分行業,干久了投行和固收的,更是含著金鑰匙不鬆口。

當小學生被問到長大想做什麼的時候,當醫生、當警察、當軍人、當貪官往往會受到表揚,當大學生畢業被問到想做什麼的時候,家人總是勸阻去銀行,因為銀行既輕鬆又高薪,理想和信念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彷彿已經成為笑話。年輕人都想干金融,除了家人建議之外,現實數據也能說明問題。全世界上市公司排名中,中國的幾大銀行總是排名前列,市值和凈利潤說明中國的金融非常賺錢,甚至一家銀行的凈利潤可以超過某省一年的經濟總量。前輩的建議和活生生的數據說明一切,年輕人立志進入金融行業,目標和心思不言自明,因為只有金融才能賺大錢,只有干金融才能來錢快。

這些年,親身經歷了4萬億政策刺激和國民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的整個過程。經濟增長有其自然規律,當人口紅利、改革紅利和自然資源消耗殆盡的時候,國家的經濟形勢每況愈下,實體經濟活力不斷減退,城鎮失業率逐月走高,社會融資成本不斷抬升,金融和經濟犯罪不斷湧現,曾經巨龍騰飛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全社會都在焦慮不安中徘徊。

雖然國家打出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號召,但身處金融行業的年輕人仍然想著如何抓住工作中掌握的機會最後撈他一筆。年輕人還在想著干金融,干金融的人還在想著如何創新,創新的人還在想著如何打打擦邊球,打擦邊球的人還在想著如何找人接盤,接盤俠還在想著如何滾雪球,於是非法集資、金融詐騙、民間借貸、高吸攬儲、金融剝削成為這幾年的高頻辭彙。

越來越發現,這個國家彷彿已經沒有人思考如何通過本職工作造福社會,沒有人思考如何通過個人努力讓國家支柱產業變得更強,全社會都在向錢看,年輕人只想干金融,成為全社會忙著賺錢的真實縮影。一個國家的年輕人不願意紮根和投身實業,內心只想干金融,只想打著服務實體經濟的口號思考如何從實體經濟榨出更高收益,這是一種可怕的趨勢,會對整個國家的未來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青年強,則國家強,金融強,可國家不一定強,金融亂,則國家一定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書 的精彩文章:

TAG: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