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下隸書創作現狀:盲目追風、效仿名家、克求形式、熱衷變形!

當下隸書創作現狀:盲目追風、效仿名家、克求形式、熱衷變形!

規則當守,古質當求

——小議當下隸書創作

文 / 劉文華

關於當代隸書的創作及發展現狀,總體看大致有如下特點:

創作群體不斷擴大;取法面不斷增加;人們對隸書發展及藝術規律的認知與對其審美特性的把握逐漸加深:作者對作品個性化的極力追崇與富於時代特色的強烈的求變慾望等,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直接或間接反映了當代藝術創作的現狀與審美取向的發展。

但是,倘若從人們對藝術認知的思想高度與建立在解讀歷史基礎上的研究探索的寬度和深度,對當下隸書創作的現狀與發展做出分析判斷,應該說所存在的問題並不少。諸如隸書字體所特有的博郁之氣在當下創作中十分缺乏;創作中借鑒古法雖然已經成為共識,但出於對傳統理解的偏差而出現以粗糙取代質樸的盲目;創作中以求變為目的而對字形結構的誇大變形,不僅遠離古法,更盲目地以為是藝術的趣味所在,以形式取代內含,將藝術的豐富性和感動性簡單化;漢隸所具有的古拙雄強之美幾乎為機巧取代;以自然書寫為美的創作準則幾乎為裝飾取代;由意象神采所彰顯的隸書內涵與審美質感幾乎為刻意設計與書寫習氣取代。

劉文華臨《禮器碑》局部

總之,發展中的隸書創作,得與失並存的現狀是客觀更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如果站在藝術文化與藝術規律的角度看待其得與失,其實得與失並不重要,重要的則在於隸書從實用工具轉向藝術素材,隸書字體的藝術之用與藝術之美在當代所得到的拓展、進步和發展,並逐漸走上科學發展的道路,才是其真正的意義所在。故隸書字體在當代以藝術為目的的應用中存在多方面或不同程度上的不足,實屬正常。若以隸書與其它字體的創作現狀相比,同時也不難看到,隸書創作的發展比行草書的創作與發展態勢明顯短了一截。

行草書有著廣泛的應用天地與得天獨厚的群眾基礎,更是每個書法作者無法逾越的必修課,故而行草書藝術創作的基礎與受眾群體明顯優於其它字體行書字體的成熟流便與草書字體的生動瀟洒,及其書寫性、趣味性、抑或表現性,都為取法與用法提供了較大的發展空間,也為其發展鑄就了堅實基礎。因此,同行草比,隸書離人們的生活更為遠,對其理解與駕馭的難度顯得更大更複雜。

隸書做為今體文字的初始,在文字意義上具有過渡性,在書寫應用上具有可塑性和可為性。時代的隔閡與文字的演變,使人們對隸書的認知,對其審美特徵的理解,對其藝術手段的提練,對其藝術標準、原則、規律的判斷等都增加了難度。隸書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技巧手段的複雜化,風格意趣的多元化,及古人在應用時所表露的睿智聰慧與隨機多變,更為理解抑或學習隸書增加了難度。因此,駕馭隸書明顯的要難於相對成熟的行草。以靜態為外部特徵的隸書,更以古樸之質、端嚴之姿、沉靜之貌、雄渾之氣為內在特性,隸書字體在藝術內涵與文字質感等方面更顯得深厚而悠長,無論認知、理解、書寫的難度都要更為複雜。可以說,無論學習取法與創作應用,隸字更為難成其致。

當代書法隨著時代的步伐,從書齋走向了展廳,從文人雅事轉換為人們對藝事的關照。從此,以創作展示為目的的書寫,便有了更偏於對藝術感染力與藝術結果的關注。這一點與傳統書法發展過程中人們偏於表情達性及以用為功的狀況有所不同。

當代書法藝術的實踐者多以表現為目的,以創作為根木。較多地關注表象,重視個性,強調變化,追崇趣味,以展示為標尺關照視覺效果等等。因此,當代藝術活動中人們對藝術形式美的關注力度大於對藝術內涵的把握,對藝術手段的刻意大於對藝術精神的張揚,對藝術效果與結果的重視大於對書者自身素養的表達。尤其書者的心態、素養、知識、能力;書作的思想性、學術性;藝術生活的嚴肅性與科學性等明顯有別於過去。從藝術角度看當代隸書創作,特別是站在隸書字體從上具轉向藝術的過程與發展歷史判斷當代隸書創作的現狀,可以說,隸書創作隨著書法人潮的推進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借鑒古法、推陳出新己蔚為成觀,化古法、變古法、融諸法已成時尚,重表現、尚神采、以意為歸盡顯其華。以隸書字體為載體,從書寫層面上極盡藝術手法的探索,的確有了極大的突破,較之明清人隸書創作的嘗試也有了明顯的不同。因此,當代隸書創作的步伐跟上了時代,隸書創作的現狀可圈可點,隸書創作進入到了可持續發展的階段。隸書創作的可持續發展,除依賴於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和不斷擴大的參與者與創作群體,更有賴於人們對藝術的崇尚與敬畏和對文化的信仰與尊重,藝術作為人類文明與精神生活的結晶,其實質是人的意識、思想、理念、情感、審美理想的外化形式,所有技能都只是實現和表達內涵的手段。人們對藝術的關注或曰對藝術的熱衷,往往表現為技術重於藝術、形式重於內涵、品類重於文質。由此,熱鬧的藝術創作的背後,永遠都少不了受歷史、社會、文化等人文科學影響並帶來的人們對藝術品質、藝術思想、藝術精神、藝術內涵、藝術原理,藝術標準、藝術歷史的呼喚。更少不了將藝術感性建立在藝術理性的基礎上,並使藝術創作抑或藝術發展規範到因藝術的文化特性所決定的嚴肅性、學術性、社會性、科學性等要求上來。

一個作者的藝術發展健康與否,取決於做藝術的態度和行為是否嚴肅和科學。藝術的性質決定了所有從事藝術的人應具備的條件、能力及要求,也決定了人們從事藝術的行為準則與實踐方法。由於藝術要求實踐者從文化視角審視藝術,同時也要求人們從學術上完成對藝術對象認知。因此,人的素養狀態、解讀傳統狀態、駕馭古法狀態,消化提煉與整合運用狀態等等,對藝術創作水平與持續發展十分重要。當代隸書創作的現狀表明:從宏觀上雖呈現出了隊伍不斷擴大、水平不斷提高、形式不斷豐富、風格不斷多樣的發展趨勢。但從對傳統經典的挖掘、遵循藝術理性原則及把握髮展規律,特別是將創作建立在以傳統文化為根本的發展脈絡上,從傳統來又歸到傳統去,守住根本,彰顯隸書書法的古質與風尚等方面顯得明顯不足。由於受時尚文化的衝擊與影響,近些年隸書創作存在較大的盲目性,盲目追風,效仿名家,克求形式,熱衷變形,或以粗糙當瀟洒,或以野俗當古雅,或以習氣當風格,或以自我當個性,可謂花樣百變,各造其極。暴露出了較強的功利性,也反映了人們向目標要創作的實踐缺陷。

同傳統要方法,問文化要概念:問古人要手段,向臨書要創作;同傳統宏觀要理性的原則標準,向傳統微觀要融會通變的能量積累;向社會歷史要發展經驗,向人文科學要藝術的依託。總之,向前走的是路,回頭尋的是根。

本文作者:劉文華,1955年生於北京,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秘書長、首都師範大學客座教授,專職從事書法的教學、研究工作。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主任。書法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書法篆刻展及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第四、五、六屆書法展獲「全國獎」,第四、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獲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逸書院 的精彩文章:

學習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的四個步驟
硬筆書法欣賞《回宮格硬筆書法教程》

TAG:雲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