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訪華,首站為什麼是馬雲?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訪華,首站為什麼是馬雲?

本月17日至21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18日上午到訪阿里巴巴總部,並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舉行會面,這是馬哈蒂爾此次中國行的第一站。這是自2001年來,馬哈蒂爾再次以馬來西亞總理的身份到訪中國。中國也是馬哈蒂爾就任以來在東盟之外首個正式出訪的國家。在杭州,馬哈蒂爾還將訪問吉利汽車,之後前往北京。

浙江在線8月18日消息,當日上午,93歲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到訪阿里巴巴杭州總部。在阿里逗留的近兩小時時間裡,他興緻勃勃地觀看了阿里在普惠金融、智慧物流、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最新技術。

「非常感謝阿里巴巴,讓我們開闊了視野,看到了新的可能。你們把科技運用到很多領域,解決了人類面臨的很多問題。」在最後的致辭環節,馬哈蒂爾表示,阿里巴巴讓馬來西亞看到了數據的力量,「請你們與我們分享創新的思想,讓馬來西亞也可以從當代科技當中獲益。」

(一)

都說巴基斯坦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把禁止破壞中巴關係寫入了法律。「巴鐵」真的是肝膽相照的革命友誼。

就在今天,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造訪阿里巴巴。外星人馬雲在園區樸素不失莊重地接待了這位「巴鐵」的掌門人。

雖然說馬雲現在是中國首富,會見元首政要也是家常便飯。但是,有朋自遠方來,注意到馬雲的手了嗎?並不是一般的禮節性的握手,而是左手扶著總理的手臂,右手緊緊握住對方的手。

從行為心理學上說,當雙方都有肢體接觸時,說明兩人關係較為親密。當然,馬雲對細節的關注更是體現了待客之道。

類似的一幕也發生在幾天前。馬拉西亞總理納吉布造訪阿里巴巴的時候,正好下起了小雨。這是現場的一張照片:

馬雲在迎接納吉布時表示,這是他們第三次會面。第一次見面,只用了十分鐘,納吉布總理就做出一個大膽的承諾:用eWTP幫助馬來西亞中小企業和年輕人發展。時隔4個月第二次見面,納吉布總理已經讓承諾變成了現實。雙方的合作拓展到了金融物流更多領域,而這也是阿里巴巴全球化夢想的堅實一步。

對於所有的來訪者謙遜的態度,對於每一個細節都絕不疏忽。 一年有800多個小時在飛機上,相當於一個飛行員的飛行時間,密集拜會各國元首政要。或許,馬雲真正讓人尊敬的地方在於,他已經很成功了,但一如既往地在堅持做一個渴望移山的「愚公」。

(二)

生命因索取而存續

我看過很多關於馬雲的故事,包括這篇這個,都能看得出,馬雲是一個擅長索取的人。

生命因索取而存續,事業因索取而強大。一個人越是弱小的時候,越要懂得索取,否則你永遠不可能變強。

我的老闆何川給我非常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學會索取。

他說:如果你資歷並不豐厚,還想做成一些事,變得更優秀,最好的辦法就是學會向資歷豐厚、能力強見識廣的人求助,或者乾脆叫索取。完全靠自己做成一件事,並不比求助於別人完成更光榮。最重要的,不是證明自己有多強,而是不斷完成自己的目標。作為一個會協作的社會人,懂得適時向別人求助,往往更容易將事情促成,達成自己的目標,實現雙贏。

這一點,對我啟發很大。因為我一直是一個不會索取,不會求助的人。不僅僅是職場中,生活中跟朋友也是這樣。別人求助於我,我總是非常開始得幫忙,但反過來我的腦子就轉不過來,我總是覺得會麻煩到別人。

現在我才明白,懂得麻煩別人,才能走得更遠,甚至,麻煩別人也是保持關係的一種手段。

生命因給予而繁盛

生命因索取而存續,事業因索取而強大。

但一個如果只知道索取,也不會走很遠,能小成,難大成。一個人想要大成,還要學會給予。

首先,馬雲是懂得感恩的,不僅僅是 2017 年的捐款,實際上馬雲創業初獲成功後,就給 Ken 一家人捎去了很多錢和禮物。

其次,我觀察馬雲的創業經歷,有些點很值得佩服。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提出致富光榮的口號,馬雲深受鼓舞:「你可以發財,也可以幫助其他人發財」。這一年,馬雲第一次創業,你可能知道這個創業項目叫「海博翻譯社」,但你不知道,「海博」來自英文「Hope」。

翻譯社最初入不敷出,馬雲背著麻袋去義務進貨,賣小商品賺錢,維持翻譯社運營。

結果發現賣小商品比做翻譯社賺錢,於是同事們都建議就開禮品店好了,但馬雲直接拒絕了,他說:我們最初創立翻譯社,目的是為了滿足市場,解決老師們的問題,並不只是為了賺錢。

這是 28 歲的馬雲的格局。他的第一次創業里,其實就是給予精神。

馬雲的另一個貴人蔡崇信講過一個故事,我們從中也能看到馬雲的給予精神。

蔡崇信當年放棄 580 萬年薪,跟著馬雲創業。最初接觸時,馬雲的一個舉動讓蔡崇信非常感動:

「我見過他們 18 個創始人,都是馬雲的學生,一群沒出過國的人,但個個精力旺盛,龍精虎猛,感覺很奇特。我跟馬雲說,你把股東名單發我,我給你註冊公司,馬雲就發來了傳真,18 個人都在上面。雖然他們都是馬雲的學生,但馬雲把他們看作創始人和夥伴。與同伴分享,這在創始人中可不常見,我就動心了。」

什麼是給予,不僅僅是你幫了我,我反過來再去幫你,更重要的是,你幫了我,我再去幫助更多人。所以,馬雲說:我想成為像 Ken Morley 那樣的人,幫助和支持自己根本不認識、只是在街上遇到的年輕人。

當然,並不是一個人要有多大的成就,才能給予。《悲慘世界》中的主教對冉阿讓說:無論我們的生命多麼微不足道,我們要傾盡一切與他人分享。

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說:

每一天,每一刻,總有人需要我們;總有一些事情,缺了你就無法完成,如果你懷著這種信念一路前行,你一定會發現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並漸入成功的佳境。生命以獲取而存續,生命因給予而繁盛。

自己成為貴人,才能遇到貴人

你可能會說,什麼時候能讓馬雲這樣的人來遇見我啊?我什麼時候才能遇到貴人啊?

以前我也這麼想,現在我明白,抱著這樣的心態,一輩子都遇不到貴人。

人得先學會自己成全自己,別人才會來成全你。

什麼叫自己成全自己?

馬雲 12 歲開始用袖珍收音機,每天聽英文廣播,有多少人能做到?他連續7次申請簽證被拒絕,他還要去第8次,有幾個人能做到?馬雲參加了三次高考,有多少人能做到?人家為什麼離本科線還差5分也能讀本科?這都是馬雲自己成全的自己。

其實,當年西湖邊上,馬雲遇見的不僅僅是 Ken Morley。

去年,馬雲去美國演講,現場除了 3000 多位美國小企業,還有個老人格外引人注目。

他舉著一張牌子找馬雲,牌子上寫著:馬雲,1980 年 8 月,你在西湖邊給我做過導遊!

演講結束後,得知此事的馬雲開心地過來,和老朋友緊緊握手,一段塵封的記憶也再次翻開。

1980 年,這位叫 Bruce 的老人當時才 28 歲,他來中國杭州旅行,住在一家唯一對外國人開放的酒店。時年 16 歲的少年馬雲總是在酒店外面徘徊,尋找機會認識老外。

「他告訴我他的名字,還問我他能否帶我參觀一下這座城市,他說他想要練習英語」

馬雲跟 Bruce 一起待了半天,領 Bruce 逛了西湖,介紹了杭州的歷史故事和風景名勝。

Bruce說:「馬雲的雄心和動力讓我印象深刻,他不要錢,他只是徘徊在酒店周圍,尋找看起來說英語的人,他看起來很急切和執著地想要抓住每一個認識老外的機會,來了解世界上正在發生著什麼。

如果中國的年輕人都像Jack這麼勇敢和有想法,這個國家的未來一定很了不起。」

所以,人得先學會自己成全自己,別人才會來成全你。自助者天助,自強則萬強。自己成為貴人,才能遇到貴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公報 的精彩文章:

TAG:財經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