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藥的那些氣味兒,都是靈魂裡帶著香氣的,你知道嗎?

中藥的那些氣味兒,都是靈魂裡帶著香氣的,你知道嗎?

《神農本草經》最早記載藥物的四氣(後世統一為四性)五味,其指出「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四性反應了藥物對人體陰陽盛寒熱變化的作用傾向,它是說明藥物作用的主要理論依據之一。

藥物有偏性的不同,對人體的治療作用也不同,比如說寒涼葯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滋陰除蒸、泄熱通便、清化熱痰、清心開竅、涼肝息風的作用,而溫熱葯又具有溫里散寒、暖肝散結、補火助陽、溫陽利水、溫經通絡、引火歸原、回陽救逆的作用。

《素問?藏氣法時論》指出五味作用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而五味所代表的藥物作用及主治分別又有:

1.辛則「能散、能行」,具有發散和行氣活血的作用,多能夠治療表證和氣血阻滯之證,比如說蘇葉發散風寒、木香行氣除脹等。

2.甘則「能補、能緩、能和」,具有補益、和中、調和藥性和緩急止痛的作用,多用於治療正氣虛弱、身體諸痛及調和藥性、中毒解救等。其中最突出的例子為甘草,在《庚己編》當中記載著一個關於甘草的故事,說是有一個領導在早晨沒吃早餐的情況下去藥房巡查,沒想到被藥房中諸葯之氣所傷而暈倒不省人事,眾人束手無策,後一醫者令人立煮甘草將其喝下,沒多久,其人便蘇醒了。醫者解道:領導因沒吃早飯進藥房,胃氣虛弱,不能抵禦葯氣熏蒸,中了諸葯之毒,故而昏倒,而甘草能調和諸葯之性、解百葯之毒也。這個例子也只能說明在某種條件下,雜合的藥物之氣對於特殊情況下的人群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大家還需要中正的看待問題。

3.酸則「能收、能澀」,具有收澀、固澀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體虛多汗、肺虛久咳、久瀉腸滑、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帶不止等。

4.苦則「能泄、能燥、能堅」,其具有清泄火熱、泄降氣逆、通泄大便、燥濕、堅陰的作用,其多用於治療熱證、火證、咳喘、嘔惡、便秘、濕證、陰虛火旺等症。

5.咸則「能下、能收」,其具有寫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多用於治療大便燥結、痰核、癭瘤、癥瘕痞塊等症。除此以外,藥味還具有淡、澀的性能。

一味藥物可能只有一種藥味,也可能具有多種藥味,而一葯兼數味,則標誌著該葯的治療範圍擴大,比如說當歸味辛甘而性溫,其甘以補血、辛以活血行氣、溫以祛寒,故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行氣止痛、溫經散寒的功效。

對於中藥的四性五味,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分支,那就是芳香藥物學說!

有些中藥難以用四性五味理論來解釋其藥性、說明其作用機理,所以又將此歸類於芳香藥性學說一類。芳香葯早期多用做調香品以辟穢防病,從宋代以後其作用範圍日益擴大,對其藥性特點及治療機理認識也不斷加深,後逐漸形成藥性理論,並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芳香葯類主要有辟穢防疫、解表散寒、悅脾開胃、化濕去濁、通竅止痛、行氣活血、開竅醒神的功效,比如說薄荷、白芷、麝香、木香、蘇合香、樟腦、佩香、檀香、丁香等等。而這些藥物多具有揮發性的特點。而正是這些具有揮發性能的中藥,也才具有治療的效果,當然,有利端也有弊端,比如說弊端是不能夠久煮(易使藥效揮發)。

有人曾說,每一個人身上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體味,不管是自身散發出來的也好,後天養就的也好,總有一些人,他們身上的味道就是特別的好聞,同樣能給人一種非常舒心的感覺;但是有的人卻不行,因為他們身上經常有某些難聞的氣味比如說煙酒汗味或狐臭等等!

而中藥也是一樣,每一味中藥都有它們各自的味道,比如說丁香、石菖蒲、樟腦的香味,就會給人一種非常醒腦開竅的感覺,而像土鱉蟲、地龍等蟲類葯,聞一次,估計大家就不想再聞第二次!儘管味道不太好聞,但是將這些中藥融合在一起,它們的味道都會改變。

大千世界真是奧妙無窮,對於中藥來說,它們的氣味,就好像是靈魂里都帶著香氣的,只要掌握它們的規律,便會對它們的了解更多、更深!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元御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人體的濕氣卻越來越重,那我們該怎樣預防治療體內的濕氣啊?
這個能消水腫的方子,位列十大名方,服用後身體會有奇妙變化!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