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痤瘡常用中藥及配方

抗痤瘡常用中藥及配方

痤瘡在中醫學中被稱為「粉刺」「酒刺」「肺風粉刺」「麵粉渣」「風刺」等。

多發於青春期,其特點是顏面及胸背皮膚上發生針尖或米粒、豆粒大小的皮疹,或見「白頭」、「黑頭」,或為膿瘡、結節、囊腫,因其反覆發作,纏綿難愈,甚至造成疤痕,色素沉著而損害面容。

中醫認為痤瘡多因體血熱偏盛,加之飲食不節,脾胃蘊濕積熱,或外邪侵襲,熏蒸肌膚而致,久則氣血凝滯或痰瘀互結,致粟疹累累。

抗痤瘡常用中藥主要有丹參、黃芩、黃柏、大黃、硫磺、蒲公英、茵陳、梔子、大青葉、龍膽草、紫草等。其中活血類丹參及清熱類黃芩、黃柏應用較多,外用硫磺較為常用。

現將常用的抗痤瘡中藥和配方總結如下:

1.丹參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抗炎、抗皺、減肥、保濕的功效。

丹參含有的丹參酮對痤瘡桿菌高度敏感,並有溫和的雌激素樣作用,可對抗雄激素,有抗炎作用,為治療痤瘡的活性成分,丹參酚酸有美白、抗衰老作用。

丹參提取物通過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纖維細胞增殖、促進凋亡、抑制轉化生長因子TGF-B1的分泌及膠原合成,而發揮抗瘢痕的作用,可使瘢痕軟化,厚度變小。

應用:

外治:可用25%的丹參酮霜,或用丹參飲片煎水熏洗;

內服方:

①五參丸《普濟方》,人蔘、丹參各3g,沙參、苦參、玄參各30g,上藥共研細末,用胡桃仁15g,搗碎為丸,如梧桐子大,儲瓶備用。口服,每服30丸,茶湯送下,每日3次,飯後服。堅持用治療痤瘡效果明顯。

②丹參15g,桑白皮、黃芩、生梔子、牡丹皮、赤芍各12g,連翹9g,生甘草3g,大黃(後下)6g,水煎服,每日一劑,可祛面上痤瘡。

2.黃芩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作用,有抗粉刺、防晒、保濕、抗皺及抗衰老美容功效。

黃芩根中含有的黃芩苷、黃芩素等黃酮類化合物可清除超氧自由基,有抗菌、抗炎作用,可治療痤瘡。

應用:

外治方:

①四黃洗劑(《經驗方》),大黃、黃芩、黃連各50g,硫磺15g。將硫磺先用75%的乙醇溶解,將余葯共研細末,上藥共入500ml蒸餾水中搖勻,密封,7日後備用。以棉簽蘸葯外擦患處,每日4~6次。可清熱消炎,治面上痤瘡。

②添容丸《石室秘錄》。以黃芩、輕粉、白芷、白附子、防風各5g,為細末,蜜調為丸,於每日洗面時,擦數遍,再洗再擦。本方含輕粉不可加熱,加熱有毒。用3~5日即可,不可久用。

內服方:肺經風熱,痤瘡初起。用黃芩配防風、連翹、薄荷、川芎,赤芍等,如黃芩清肺飲(《外科正宗》卷四)。

3.黃柏

黃柏具有清熱燥濕,堅腎益陰,解毒,療痤瘡、保濕、抗衰老的功效。

樹皮中主要含有小檗鹼、木蘭花鹼、黃柏鹼、掌葉防己鹼等多種生物鹼及內酯、甾醇等。小檗鹼有抗菌、抗炎作用可治療粉刺。

應用:

①痤瘡:紅腫結節,膿皰,炎症反應明顯者。孫仙少女膏(《魯府禁方》),用黃柏皮9g,土瓜根9g,大棗7個,同研細為膏,早起化湯洗面。內熱之象明顯者,亦可用黃柏配清熱涼血等藥物內服。

②粉刺,酒渣鼻:三黃苦參膏(《宮廷秘方》),黃柏、黃芩、大黃、苦參各20g,水煎,外洗,有清熱止癢收澀之功。

4.大黃

大黃具有泄熱毒、破積滯、通便、減肥、防晒、抗皮膚老化、治療痤瘡的功效。

大黃含有的大黃酚、大黃素等大黃蒽醌衍生物可抗炎、抗菌、抗病毒,還能改善微循環,有治療痤瘡作用,也是防晒、減肥的活性成分。

應用:

外治:用顛倒散(《醫宗金鑒》)(大黃、硫磺各等份),研細末外敷。

5.硫磺

硫磺具有殺蟲、止癢、壯陽、通便、療痤生髮功效。

硫磺在皮膚分泌物的作用下生成硫化物,使皮膚軟化並有殺菌、抗炎作用,升華硫則可溶解角質、軟化表皮,均可治療痤瘡。

應用:酒渣鼻:粉刺方(《太平聖惠方》),硫磺(細研)15g,蝸牛殼15g,木香15g,杏仁(研如膏)15g,朱粉15g,搗羅為末,研令勻,以臘月面脂調如稀膏,每夜欲卧時,以淡漿水洗面,拭乾,以葯塗患處,翌晨即以溫水洗之。治面上粉刺令悅澤。

6.梔子

梔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瀉火、清利濕熱,保濕、抗衰老、治療痤瘡的功效。

主要成分含有環烯醚萜苷、綠原酸和熊果酸等。環烯醚萜苷類成分有清熱解毒、殺菌、抗炎的作用。

應用:

粉刺:枇杷清肺飲加減,用梔子、桑白皮、枇杷葉、連翹、赤芍各9g,黃芩、牡丹皮、紅花、凌霄花各6g,生地、金銀花、冬瓜仁各12g,水煎服,治療痤瘡效果較好。

7.大青葉

大青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利咽,殺菌,祛斑的功效。

大青葉含有的靛苷有抑菌、抗炎作用,是治療痤瘡的主要活性成分。

應用:

①痤瘡:消痤方,大青葉20g,紫花地丁20g,白鮮皮20g,丹皮20g,生地20g,赤芍20g,刺蒺藜15g,地膚子15g,白芷15g,皂角刺12g,水煎服,兩天一劑,一日三次,服用兩天後中藥渣煎水外洗患處,每天1~2次,6天為一個療程。痤瘡感染,炎症明顯。常與升麻、玄參、銀花等同用。

②防治各種皮膚感染,如疔、痱:以大青葉鮮品30g,水煎服,每日1劑。大青葉適量,水煎濃汁,加薄荷油適量,洗患處,每日2~3次。

8.紫草

紫草具有涼血活血,退斑消瘡,解毒透疹,抗衰老、治療痤瘡的功效。

所含紫草素可減緩皮膚的角質化,改善角質層狀態,有抑菌、抗炎作用。

應用:消痤湯,紫草、皂刺、當歸、白芍、薏苡仁、梔子、黃芩各10g,生地20g,蒲黃30g,連翹、金銀花各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劑。

文章推薦

三步查看【歷史文章】

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

來源:人衛中醫 選自《中藥化妝品開發與應用》 主編:孫海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醫科學院門診部 的精彩文章:

神奇中醫導引術,簡單動作防病治病

TAG:中國中醫科學院門診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