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祖先曾與恐龍待過,靠啃樹皮躲過滅絕,體型袖珍但腦容量極大
對於恐龍這個物種,人類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題,甚至有人想復活這種怪獸在現代,看看它們與人類在同一片藍天下會是什麼樣的景象。雖然目前無法復活恐龍。但是你想知道在恐龍時代的人類祖先是怎麼樣的嗎?
恐龍在資料中記載是在6500萬年前滅絕,而人類的歷史只有300多萬年,這兩個時間差距太大,因此不可能同時出現在一個時代。然而在進化論中,人類是由猿類進化來的,猿類又屬於哺乳動物中的靈長類,那麼我們只要找到恐龍時代的靈長類動物的祖先就行,或許它就是在恐龍時代的古老人類。
普爾加托里猴,根據生物學家考證,這個靈長類祖先出現在6500萬年前稍早一點時間,根據它的身體構造等特徵,生物考古學界認為它就是靈長類的祖先。相對於現在的靈長類或者猿類動物,普爾加托里猴看起來就比較袖珍,它的身長包括尾巴上去才有10多厘米,體重才100多克,假如將它們放在我們的手掌上,可以容納好幾個。普爾加托里猴的外形更像老鼠或者松鼠,生活習性也類似,喜歡在樹上生活,以果實或者昆蟲為食,但也會挖洞,是為了躲避天敵或者棲息。不同的是,它已經具備著早期靈長類動物的身體特徵,例如四肢長有五指型的手指,而且還有指甲,更加重要的是,它的體型雖小,但是腦容量相對其他動物就比較大。但是為何恐龍滅絕了,而它能逃過一劫存活下來呢?
科學家推測,這或許與它的身體結構和生活習性有關。在普遍接受的小行星撞地球之說里,當時的地球因爆炸等因素,產生大量的塵埃布滿空氣,陽光照射不到地面,地球因此一度陷入黑暗中,沒有了光源,地表溫度下降,進入冰冷時期。而普爾加托里猴依靠著厚厚的皮毛躲在洞中艱難的生存,失去了果實和昆蟲等主要食物來源,自身的雜食性在關鍵時刻拯救了自己,它們可以以啃樹皮或者尋找其他營養物質維持生命的運轉,就這樣躲過了那次大滅絕。並在最後進化出多個支系,猿類就是其中之一。
或許普爾加托里猴的出現也說明了人類的誕生並非是偶然,恐龍的滅絕屬於大自然的選擇,當然這些都是按照進化論來推理的,在其他學說中那個時代的人類祖先就並非是如此。
筆者:三體-小興


※這種馬只有獵犬般大小,其身型受溫度影響,未來食物網將需重新編排
※這種樹的生命力極強,曾被稱為「極難死亡」的樹,如今卻相繼死去
TAG:宇宙科學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