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有光:古書今譯

周有光:古書今譯

GIF

翻譯是傳播文化的必要途徑。不但外語書籍要翻譯成漢語,古漢語(文言)書籍也要翻譯成現代漢語(白話)。翻譯好比是蠶吐絲。翻譯者吃進文化的「桑葉」,吐出文化的「絲」,他們是「文化之蠶」。

20世紀20年代,日本掀起一個翻譯高潮。西洋的和蘇聯的新書,出版不到三個月,就有日文譯本上市。而且新書一出現就到了舊書店裡。窮學生們群集在舊書店,看罷十本,只買一本,書價對摺。

「五四」以後,中國也有過一個小小的翻譯高潮。許多西洋名著是從日文間接譯成中文的。陳望道翻譯的「馬格斯、安格爾斯《共產黨宣言》」,就是一個例子(這篇譯文已經重新刊登在《陳望道文集》第四卷)。

△ 1920年8月出版的《共產黨宣言》

50年代,從蘇聯回來的留學生告訴我:哈爾濱和上海的「白俄」都回去了。回去後許多人從事翻譯,尤其是翻譯中文書籍。西洋書籍譯成俄文的目錄,幾乎無所不有。

司馬遷寫《史記》,常常把古代的話翻譯成他當時的話,以便讀者了解(我懶得翻書,恕我這裡暫不舉例)。近幾十年來,《論語》《孟子》等古書不斷有白話譯本出版。這對青年讀者是十分必要的。對老年讀者也大為有益。幾十年前讀過的古書,即使當時能夠背出來,今天重看白話翻譯,也會發現自己有許多理解是錯了。

對古書來說,今譯之外,還要注釋。我在中學讀書的時候,有一位中文教師吳山秀先生,善於啟發青年的思想。他選的教材與眾不同,那時的教材是由教師自由編選的。一次,他選了一篇《聊齋》里的《嬰寧》,學生們很感興趣,最近我閱讀朱其鎧主編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翻到《嬰寧》這一篇,看到注釋竟有95條之多。這些注釋,不僅說明語詞的意義,還說明典故的出處。

「譯註」之外,還有「批註」。有人說,近來出版的「譯註」「批法」,有好有壞,青年閱讀要加小心。我不相信看了好書就變好人,看了壞書就變壞人。我相信「開卷有益」,不相信「開卷有毒」。即使中毒,也可以增強免疫力。

我手頭有一本《論語批註》,這是我的珍貴藏書之一。《論語》要批,是防止「中毒」。請看這本書里的「防毒批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叫他的門徒專心致志地學習禮、樂、《詩》、《書》,把自己訓練成復辟奴隸制的幫凶。「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要他們拉攏來自遠方的反革命黨羽,擴大反革命組織。「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說不要怨恨執政者不任用自己,要善於搞韜晦之計,耐心等待有利時機到來,大幹一場。

這樣的批語,不很有趣嗎?大笑一下,有益衛生。我看了很多遍,沒有中毒,既沒有中《論語》之毒,也沒有中「批語」之毒。我心無毒,何能中毒?

我在英國的時候,曾收集到13種版本的《魯賓遜漂流記》。有原本,有節本,有各種不同水平的今譯本,有幼兒閱讀的圖畫本和立體剪紙本。為什麼要有這麼多的版本呢?古人寫的書,其中英文的拼寫法跟今天不同了,用詞、文體,也跟今天不同了,這些都要現代化。普及知識,由低而高,需要多種不同的今譯本,適應不同的讀者。這是英國式的「古為今用」。

△ 《魯賓遜漂流記》插畫

中國也能這樣做嗎?「不亦說乎」能不能改成「不亦悅乎」呢?聽說,有一位中文教師,把「說」字改了「悅」字,受到了批評。我看,這位教師是「古為今用」的模範,應當受到表揚!

當然,「古為今用」不僅是字形、用詞、文體的現代化,更重要的是內容的理解和運用要現代化。翻譯者是「文化之蠶」。閱讀者也應當學做「文化之蠶」。

GIF

原載《群言》1991年8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群言雜誌 的精彩文章:

TAG:群言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