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什麼醫學這麼發達,腰間盤突出卻總治不好?

為什麼醫學這麼發達,腰間盤突出卻總治不好?

1、椎間盤爛了就是爛了,其自身生長癒合的速度很慢,可以說微乎其微,卻在人體的直腰運動中時時受到相對擠壓,相對這個破壞速度,其修復速度可以忽略不計;至於手術縫合破損的椎間盤纖維環來從新包裹著椎間盤髓核,可惜至少目前沒有這個技術。手術都是切掉突出物,解決所謂的壓迫問題。

神經是堅韌組織,抗壓,輕度壓迫的或緩慢的重壓後神經組織就能適應,不會產生不適癥狀;很少的情況下,只有受到重度的急性壓迫才會產生麻痹徵象,而且是從受壓處開始整個神經下轄節段都麻,如壓迫脊髓就會兩側麻到底,壓迫神經根就會一側麻到底,任何局部麻木都不是椎間盤壓迫徵象。而且,椎間盤突出後幾個月時間就會失水鈣化萎縮,減輕壓迫力度,麻痹徵象就會減輕,因此單純地以此作為手術指征沒有科學意義。

疼痛源於無菌性炎症對神經末梢的刺激,這一點現在好多醫生還在混淆著概念。

只要是有疼就有炎症問題,有麻才有重壓且急壓的問題。

2、椎間盤突出了,要麼是自然老化,要麼是非正常老化。非正常老化就是因為軟組織無菌性炎症問題導致的軟組織異常痙攣牽拉作用所致。

久坐久站之類的持久地維持一個動作,都會累及為維持這個動作的相關肌肉,就而久之就會勞損,在肉根骨面處滋生無菌性炎症,炎症刺激神經末梢產生疼痛(注意:這就開始疼痛了),疼痛刺激肌肉痙攣縮短僵硬產生異常地牽拉力,這個牽拉力會拉歪骨位(注意:骨位有偏歪趨勢後,其受力就會發生異常性的加大),該骨頭上附著的其他肌肉就需被動做功加緊收縮來維持骨位正位,日久,這些肌肉也會勞損發生上述的病理過程。於是病肌開始蔓延擴大,病肌數量增多,受到牽拉的骨骼增多。腰疼,使得椎骨受力加大,椎間盤受力加大,就會阻礙了椎間盤正常的生理活動,這就為其加速老化突出打下了病理基礎。另外,基於病態肌肉蔓延發展特點,腰疼日久向上發展為頸肩疼,向下發展腿疼、向前發展腹痛。

因此,先有肌肉病態後有疼痛發展再有椎間盤突出,這是病理髮展的流程。可以這麼說,如果年紀輕輕就腰突了,必然會有腰疼不適的腰肌等軟組織病態的病理損害,因為只有這些因素才能加速椎間盤老化突出。

3、軟組織外科學,是一門專門研究總結軟組織病理學的一門學科,基於上述的理論指導來做治療,腰疼不適治癒率95%,注意是治癒率不是有效率,治癒就是無任何不適癥狀,包括輕微的不適癥狀,5-30年不複發,就是因為病理正確才能夠治療有力。頸椎病治癒率92%,稍低一點,因為頸椎病形成的因素來源比腰疼更複雜。

依照病理診斷,分析病態肌肉發展路線,從首發病肌肉開始治療,驅散肌肉肉根附著的骨面處的無菌性炎症,恢復病肌健康狀態,就會解除其病理損害帶來的各種癥狀。根據重症重治輕症輕治原則,重症或手術分離病肌肉根骨面等其從新長好炎症就會消散或針灸時用針刺肉根骨面並加熱後驅散炎症;輕症則會針對病肌肉根骨面做壓揉,通過擠壓揉動作用就走肉根老血帶走炎症物質,換入新血營養病點,進而促進病肌復健;或用膏藥貼敷病肌來活血化瘀消散炎症,我們有一款特選的膏藥效果就很好,貼敷到病肌壓痛明顯的位置,就能極大的緩解病肌痙攣狀態,放鬆病肌促進肉根炎症吸收。無論哪種治療手段,目的都是消散病肌肉根炎症,來放鬆肌肉,解除其病理損害。

正確認知病理,所謂的椎間盤突出症,實際上是軟組織病理損害帶來的疼酸麻脹涼僵等不適癥狀,傳統命名實有誤解,但約定成俗就沿用一下。而椎間盤突出,少有損害,手術割除與否關係不大,傳統骨科思維局限性導致的誤解不小。修復破損的椎間盤,目前沒這個醫學技術。

椎間盤突出手術切除無用,但手術開口涉及到一部分病肌,所以在這個手術過程中歪打正著松解了一部分肌肉,如果,這些肌肉是導致腰疼的主要病肌,手術後癥狀緩解明顯,但因為病理不對,歪打正著的力度就不明確乾淨,病肌就會處理不幹凈,所以只能是緩解。如果手術切口涉及的肌肉不是主要病肌,那手術後癥狀緩解就會不明顯。所以手術複發率是很高的,即使有效也是有效率,不是治癒率。從軟組織外科學角度看,不針對病肌肉等軟組織做明確有效的處理,其失敗是必然的。

二更補充:椎間盤生理活動小知識:

椎間盤由一圈圈纖維環包裹這髓核構成,在椎骨之間起到減震的作用。白天人體直立活動,椎間盤失水彈性降低,夜晚人體平躺休息,椎間盤吸水復彈(這就是人體身高早上高晚上低的原因)。其營養來源於周圍的組織液,沒有血管供血,所以其營養循環速度很低,基本上相當於一次性用品,只會朝著爛掉的趨勢老化或惡化,沒有回頭路。

當腰部肌肉軟組織病態後,這些肌肉就會產生疼痛的同時還會產生痙攣牽拉,拉緊了脊椎,使得椎間盤受壓加大,就會使椎間盤滋養速度更加緩慢,且使用力度更大化,這就加速了其老化速度。與正常老化速度相比,其受到的軟組織痙攣牽拉的力度越大,老化的加速度越大。

腰部肌肉病態的痙攣牽拉力,是晝夜不息作用在椎骨上再傳遞給椎間盤,這個壓力使得椎間盤承受的壓力超過正常值,且是時刻不停的。這個力度比人體久坐或負重帶給椎間盤的壓力危害更大。當椎間盤老化到一定程度,受到一定壓力,就會破損,比如打個噴嚏之類的。

但是久坐久站之類的勞損,可以啟動肌肉勞損的病態,開啟肌肉疼痛和痙攣的大門,使其開始危害。

當椎間盤臨界破損時受到稍微超限的壓力,就會急性突出,壓迫了神經,急性且重壓就會產生麻痹徵象,從受壓處神經下轄節段都會麻痹,也就是說一麻到底,壓了脊髓就會兩側麻到底,壓了一側神經根就會一側麻到底。所以,任何局部麻木,都不是椎間盤壓迫所致的。神經是堅韌組織,輕壓或緩慢重壓,都會適應,不會麻痹。神經受壓急重了,頂多是麻痹,不是疼痛,疼痛是無菌性炎症對神經末梢的化學性刺激。

臨床檢查60歲左右的老人患者,發現六成老人會有腰突現象,但一半比例的老人無任何不適,這就是無軟組織病態牽拉施壓的危害,所以無疼痛不適,這些老人的椎間盤是正常老化的。這也證明了椎間盤突出不是疼痛不適的致病因素。相反,有了軟組織病態牽拉危害,會加速椎間盤突出,會有疼痛,因此可以說不到年紀就突出,必然伴有腰疼不適癥狀。

三更補充:腰疼的蔓延特點

腰部肌肉病態,除了上述的病理損害帶來的危害,還有三個傳導發展發行,如腰疼日久頸肩疼、腰疼日久腿疼、腰疼日久腹痛。如下圖所示:

來源:i 健康人生之路i 微信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輝鵬 的精彩文章:

瑜伽調息能治療什麼病
康復治療師為什麼會給你做關節鬆動術?

TAG:徐輝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