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拿著相機的吟遊詩人

拿著相機的吟遊詩人

GIF

覺 · 速寫

王躍,籍貫四川,蜂鳥攝影網風光版版主,蜂格攝影師。

2008年開始人文攝影。常年關注於大涼山山區貧困兒童,2009至2010年拍攝的《大涼山的孩子》系列作品在北京和上海展出,引起社會關注。

2011年和好友黃紅斌組建成立了「大涼山支教助學聯盟」,2014年成立「四川省索瑪慈善基金會」。

多次擔任各類攝影比賽評委和講師,曾為柯達公司,奧林巴斯公司,騰龍公司提供攝影服務。攝影作品多次發表於《中國攝影報》、《影像視界》、《咔啪》、《西部畫報》 等報刊雜誌。

2010年從事人像攝影,2013年開始風光攝影,2015年將風光、人像以及人文攝影融合到一起,形成自己新的攝影風格。

如今的王躍已不再過度關注於技術層面的提升,轉向作品意識內涵方面進行探索。

GIF

覺 · 作品

《大涼山的孩子》系列作品

作為酷愛自由與挑戰的攝影愛好者,王躍曾多次深入四川大涼山地區,而當地老鄉和失學兒童的現象則激起他心底的社會責任感。2009年至2010年期間,王躍創作了《大涼山的孩子》系列紀實攝影作品。

該系列作品深度展現了當時大涼山山區貧困兒童的艱苦生活,在蜂鳥網上引起了高度關注。隨後,蜂鳥網為該系列作品舉辦了影展,所得收入全部捐獻給了當地政府,並修建了第一所愛心小學。此後,經過近十年的愛心接力與政府關注,孩子們的教育及老鄉們的生活均得到相應的改善。

(以下作品攝於2009-2011年間)

牛背山人像作品

騰龍鏡頭公司在2015年推出一款全新的超廣角鏡頭,希望邀請高水準專業攝影師通過作品展現其鏡頭的優勢。王躍作為蜂格攝影師受到了專業的肯定,並受邀為該鏡頭拍攝宣傳作品。

最終,王躍決定在牛背山進行拍攝。在山頂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直到第四天的夜裡才完成了該作品。作品以白裙白紗為前景掩蓋山頂殘雪斑駁的缺陷,讓人物、服裝以及雪地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體現出了人像攝影唯美和諧的意境。

西藏孜珠寺作品

該作品展現了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西藏孜珠寺,在海拔4800米的孜珠山山峰之上、夜晚星空銀河之下的磅礴氣象。作品在夜空下保留了其暗部細節,於技術層面上有很高水平。這也是王躍最為得意的風光攝影作品之一。

貢嘎雪山裡索海作品

該作品是王躍首次以水作為前景,並將貢嘎雪山、里索海和藏民嚮導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這主要體現了王躍今後的創作方向——將人文、人像、風光融合為一。

GIF

覺 · 自畫

王躍最喜歡做的事情應該就是去嘗試新的東西,比如辭職做攝影、做公益。比如在攝影時嘗試三種不同門類的攝影,並在如今嘗試進行融合創作。或許是他人眼中的瘋狂,而在王躍看來「把自己推到一個新的層面上是值得嘗試的」。

他走了很多路,看了很多書,拍下了很多或美或引人深思的照片。他的謙遜卻從未讓他有過名利之念。他說,攝影於他而言是感情的宣洩,是謀生的現實和靈魂放逐平衡的支點。

他在自己的公眾號「看著左邊」中曾極其感性的寫道:「在這面目猙獰醜態百出的過程中,心存善念才會讓你保持風流婉轉,眼波過處,當時尋常相逢一笑的優雅姿態。」

他就像是行走在山水間的吟遊詩人,拿著相機揮灑著別樣的風雅。

人到中年四十不惑,卻始終保有弱冠之年的意氣和本真。這樣富有詩意的王躍,無疑是可愛且可貴的。

GIF

覺 · 印象

我們沒有接觸到王躍的合作夥伴,也沒有接觸到他的家人。所以無法看到王躍在別人眼中是一個怎樣的人。然而在我們與他日常的採訪和攝影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他至少在我們眼中是一個「認真」的人。

保養攝影器材時的認真、取景時的認真、按下快門時的認真……在回答我們的採訪問題的時候,也是極為認真的。

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在做任何事情時,都是認真的。因為在他的照片里,我們可以看到他曾經走過的路、看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也只有這樣認真的人,才能十年如一日般堅持著攝影吧。

GIF

覺 · 浮世繪

後來在生活中我開始注意到很多人在遇到草木飛花、晴雨雲瀾、馬跡車塵,都要拿起手中的單反按下快門,記錄下眼前那瞬間的美好。

每次看到他們,我都會想起王躍。不知他是否已如期再次前去年保玉則。這次旅程又會拍出多少精彩的作品。亦或是如他所說,或許一張照片也沒有,只是旅程中的磨礪就已經是一種收穫。

當膠捲和快門成為打馬人間的需求,這萬里山高水長也會在光影之間被賦予新的定義,直至變成王躍自己的世界。

如果可以再拜訪他一次的話,我想,他眉眼間的神采會比鏡頭之前,更加靈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覺客Jueker 的精彩文章:

TAG:覺客Juek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