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亂世之人如浮萍,明末婦人和兒子被盜賊所殺,讓人更感和平的珍貴

亂世之人如浮萍,明末婦人和兒子被盜賊所殺,讓人更感和平的珍貴

原標題:亂世之人如浮萍,明末婦人和兒子被盜賊所殺,讓人更感和平的珍貴


路遙寫過一本《平凡的世界》,後來被拍成電視劇。書中對改革前後時期,最普通的農村家庭青年孫少安、孫少平兄弟的人生進行描述,展示出了不平庸的人生奮鬥態度。有很多平凡的人物在歷史上也留下了名字,可是更多的平凡人卻連名字也沒有留下。數百年前的明朝末年,社會巨變,有一位連姓名都沒留下來的婦人,用剛烈的行動表達了自己對命運的怒吼,對時代的控訴。


《明季北略》中記載的這位張姓婦人是湖廣宜城人,從小健康聰明,長大後嫁給同鄉的張聯奎。張聯奎出身貧寒,張婦人只好每天早晚都辛勤勞動,就這樣經歷嚴寒酷暑,度過數年的春秋。崇禎九年(1636年),盜賊橫起,一路燒殺搶掠,來到宜城。宜城的百姓,都慌忙逃亡,鎮守的官員們早已逃之夭夭。窮苦的張聯奎也像其他人一樣,帶著老婆和兒子順童準備逃出城池,到鄉下躲避災難。就在逃出城的途中,張聯奎忽然想到父親還未走,便中途返回,只留下張婦人母子兩人前行。

末農民戰爭形勢


這母子二人正出城,突然遇到逼近的強盜。剎那間,城內的男女老少爭先恐後逃命。盜賊箭如雨下,張婦人這時正坐在轎子里,也無處可逃,為了不被盜賊侮辱,張婦人掀開轎簾準備與盜賊拚命,兒子順童被嚇得不停地啼哭,張婦人見此情景也完全顧不上安慰。殺紅眼的強盜蜂擁而來,看到張婦人的美貌,便都想要霸佔她。張婦人誓死抵抗,伸著頭要強盜砍死自己,同時不停地破口大罵。強盜被激怒,不能容忍,便一刀刺中張婦人胸口。


災民


順童被眼前的情景驚到,但一點兒也不害怕,只是抱著屍體痛哭,哭聲震天,場面極度辛酸和讓人憤慨。可憐的順童也沒有逃過死亡的命運,盜賊害怕順童報仇,便將其處死,不過順童在死前一直痛罵強盜,兩隻手挽著母親的衣服不願鬆開。據《明季北略》記載,順童死後,天昏地暗,颳起陰冷的風。親眼目睹此事的人都很痛心,都為張婦人和兒子順童的命運感慨悲傷。

張獻忠坐像


這事被當地的明朝巡撫聽說後,十分觸動,便向京師上書,請求用國庫銀兩撫恤和嘉獎他們。張婦人的死是偶然,卻也是必然。一個普通人在時代的背景下,就如同大海里的螞蟻,註定無法左右未來的走向。然而即便如浮萍一樣,人也能自由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對待面前的情景。張婦人選擇了勇敢抗爭,拒絕受辱,在無法存活的情境下,保留了最後的尊嚴。重於泰山還是輕於鴻毛,往往就是在一念之間。


參考文獻:《明季北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涯看點歷史號 的精彩文章:

洪承疇在崇禎年間鎮壓農民軍,整齊王、掃地王等多個草頭王被滅
此明末名將以岳飛為榜樣,農民軍視其為閻王,不敢在他轄區內混

TAG:天涯看點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