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春拍頻現過億拍品

香港春拍頻現過億拍品

粉彩始創於康熙,極盛於雍正。康熙晚期在琺琅彩瓷製作的基礎上,景德鎮窯開始燒制粉彩瓷,但製作較粗,僅在紅花的花朵中運用粉彩點染,其他紋飾仍沿用五彩的製作。目前主要發現有兩個品種: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綠、黃、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紅(金紅)彩。到了雍正朝,無論在造型、怡釉和彩繪方面,粉彩瓷均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粉彩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種之一,彩料比康熙朝的要精細,色彩柔和,皴染層次多。大多數在白地上、少量在色地上繪紋飾。以花蝶圖為最多,牡丹、月季、海棠、四季花也極為普遍。人物故事圖,在粉彩中也比較多。此外,粉彩瓷中諧音的「蝠」(福)、「鹿」(祿)圖案十分多見。當時突出的是所謂「過枝」技法。

香港春拍頻現過億拍品 劉益謙2.81億捧得雞缸杯

剛剛過去的一周,香港首輪春拍,各大拍賣行在全球第三大藝術品拍賣中心香港正面交鋒。截至10日,蘇富比、保利和嘉德陸續公布戰績,它們分別斬獲34.7億元(港幣,下同)、11.36億元和3.47億元。

今春拍賣場上再現數件過億元的天價拍品,包括:蘇富比以總成交價約2.81億元拍出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近1.47億元拍出的北宋定窯大碗,以及總成交價為2.14億元的天然翡翠珍珠項鏈;此外,在保利拍賣中,當代書畫家崔如琢的《楓丹白雪》手卷以1.84億元高價成交。

現當代藝術今季頻現天價拍品

香港蘇富比一連5天的拍賣成績,雖不及去年40周年時創下的41.96億元的秋拍紀錄,卻超過一年前春拍21.8億的總成交額。其中34.2億里,二十世紀中國藝術、當代亞洲藝術及現當代東南亞藝術貢獻顯著,日間及晚間拍賣總成交額共計9.79億。

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3號》,總成交價達9420萬港幣,刷新了其個人作品世界拍賣紀錄。而常玉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的《聚瑞盈馨》則吸引7名投標者競逐,最終以8076萬港幣拍出。

東南亞藝術在蘇富比一場夜間拍賣中,印尼畫家蘇佐佐諾的《蒂博尼哥羅王子率軍親征》以估價近3倍、5836萬元成交,創下東南亞藝術品的拍賣紀錄。

香港春拍頻現過億拍品

香港保利春拍中,「中國及現當代藝術」部門整體成交近2.07億港幣,其中封面拍品潘玉良的《窗邊裸女》以3453萬港幣成交,刷新該藝術家的拍賣紀錄。據了解,潘玉良1946年作品《窗邊裸女》此前為估價待詢,以2000萬港幣起拍,電話委託直接出價2500萬港幣,後又經五輪競價,被另一電話委託以3000萬港幣競得,加傭金最終以3453萬港元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這件作品在2006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時候的成交價為572萬港元。

中國古代書畫以明清文人作品為主打,其中一件由乾隆帝題引首,董邦達、李世倬分別以水墨繪製松泉圖二幅,張洽補景的汪由敦像《松泉圖》長卷以1500萬落槌拔得本場頭籌,加傭金1725萬港元成交。近現代書畫部分,傅抱石《千山》以1100萬落槌成為該場價,為其在東北寫生時所作,筆皴墨法和風景圖式的結合上無不顯示出鮮明的藝術風格。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古玩交易藝術品 的精彩文章:

TAG:古董古玩交易藝術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