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景丹寧願錦衣夜行富貴不還鄉,為何始終得不到劉秀的信任

景丹寧願錦衣夜行富貴不還鄉,為何始終得不到劉秀的信任

原標題:景丹寧願錦衣夜行富貴不還鄉,為何始終得不到劉秀的信任


公元25年,劉秀稱帝,次年,劉秀論功行賞、分封諸將,把櫟陽封給景丹,景丹不願接受,劉秀對景丹說:「今關東故王國,雖數縣,不過櫟陽萬戶邑。夫『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故以封卿耳。」景丹這才接受。


景丹字孫卿,馮翊櫟陽人,東漢開國名將,在雲台二十八將中位列第十。


王莽新朝時期,景丹曾任固德侯國的相國,後因辦事幹練,升遷朔調(上谷)連率(太守)副貳。更始時期,景丹被任命為上谷郡長史。


劉秀和王郎爭奪河北時,景丹與耿弇、寇恂、吳漢、王梁、蓋延一起率領上谷、漁陽的精銳騎兵投奔劉秀,此後在追隨劉秀平定河北中屢獲戰功,歷任偏將軍、驃騎大將軍,先後封為奉義侯、櫟陽侯。公元26年,景丹在軍中病逝。


也就是說,景丹追隨劉秀前後不到三年。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劉秀與景丹這對君臣的關係,照理說還應處在蜜月期,不該有什麼誤解或矛盾才對。但令人奇怪的是,景丹卻始終未能得到劉秀的信任。

景丹等投奔到劉秀帳下後,追隨劉秀去攻打鉅鹿城。鉅鹿是邯鄲的門戶之一,如果拿下了鉅鹿,邯鄲就成了孤城一座,消滅王郎指日可待。所以,王郎馬上派遣大將倪宏、劉奉前來援救鉅鹿城。


劉秀一方面嚴令諸將加緊圍困鉅鹿,一方面親率銚期的步兵部隊以及景丹的數千突騎,迎擊倪宏﹑劉奉。雙方對峙於鉅鹿城外的南奱,劉秀令景丹率突騎隱藏在林中,又令銚期率領步兵為先鋒迎戰。


一開始,倪宏﹑劉奉的人多,氣勢極盛,銚期所率領的漢軍步兵開始退卻。這時,景丹親率兩千精銳突騎,猶如猛虎一般飛馳而來,直取敵軍側翼。倪宏﹑劉奉陣腳頓時大亂,全軍潰敗。景丹率突騎追奔十餘里,斬首數千級。景丹回兵後,劉秀稱讚不已,說:「我聽說突騎乃天下精兵,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在這裡,劉秀只是稱讚突騎,對景丹的功勞,卻隻字不提。


劉秀稱帝後,依據讖語任命平狄將軍孫咸為大司馬,結果引來諸位將領的不服。劉秀只得作出妥協,讓群臣來推舉大司馬人選。

群臣推選的主要人選是吳漢和景丹,劉秀說:「景丹是北方名將,確實是擔任大司馬的合適人選,但吳漢將軍有建策之功,又誅殺了苗曾、謝躬,奪得他們的部隊,所以吳漢的功勞更大。按照舊制,驃騎大將軍的職位與大司馬的職位是相等的,景將軍可以擔任這個職務。」於是,劉秀任命吳漢為大司馬,景丹則為驃騎大將軍。


在此之前,吳漢與景丹的功勞實際上相差無幾,這一點從群臣推選的結果可以看出,但從劉秀的談話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劉秀對吳漢比對景丹更加信任。公元26年九月,陝賊蘇況攻破弘農郡,活捉了弘農太守。


此前,景丹已經得病,劉秀卻對景丹曰:「聞壯士不病瘧,今漢大將軍反病瘧邪?」這話到底是調侃、揶揄,還是挖苦?劉秀和景丹都心知肚明。同時也可見,劉秀對景丹是如何地不信任!回到洛陽後,景丹的病情加重,但陝賊蘇況攻破弘農郡,活捉了弘農太守的消息傳到洛陽後,劉秀仍然連夜詔命景丹進宮,說:「賊迫近京師,但得將軍威重,卧以鎮之足矣。」強行任命景丹為弘農太守,前去平定局勢。


由於劉秀之前有「聞壯士不病瘧,今漢大將軍反病瘧邪」這話,所以景丹不敢推辭,只得帶病出征。不料,到達弘農之後僅僅十幾天,景丹便病死於軍中,一代將星就此隕落,令人唏噓!


劉秀是一代明君,但在對待景丹的問題上,劉秀很不厚道,景丹之死,劉秀也難辭其咎。而劉秀為何對景丹如此不信任,則實在令人費解。不過,當初在吳漢與景丹之間選擇大司馬時,劉秀說的一句話很值得玩味。劉秀的這句話是:「吳將軍有建大策之勛,又誅苗幽州、謝尚書,其功大。」


何謂「建大策之勛」?《後漢書》註:「謂發漁陽兵也。」所以,劉秀這句話的言下之意就是說,在帶領漁陽兵投奔劉秀時,吳漢是積極主動的,而景丹則是受命於漁陽太守彭寵,並非是積極主動、真心實意來投奔劉秀。


這可能就是導致劉秀對景丹不信任的主要原因。


當然,我們也可以替劉秀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劉秀,當你發現手下的將領並非真心實意地效忠於你時,你還敢對這名將領給予足夠的信任嗎?如此想來,劉秀對景丹不信任,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歷史 的精彩文章:

在投靠劉秀前,雲台二十八將都是些什麼人?(下)
群雄並起,天下有識之士為何偏偏選擇了劉秀?

TAG:至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