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在年少時愛過三毛

我在年少時愛過三毛

歡顏

 橄欖樹

齊豫 

00:00/03:47

我早已預料到8.17的晚上,自己會死一次,但是沒想到會死的這麼徹底、這麼暢快、這麼直接

也沒想到自己在中途死而復生,靈魂復甦,重新擁抱廣闊的世界。

是的,昨晚,我去聽了一場名為三個女人的壯闊人生——三毛、齊豫、潘越雲《回聲》演唱會

最初知道這個演唱會,是因為看了黃佳詩的文章《若你在年少時愛過三毛》。

作者看完台北場《回聲》會後寫的,這個名字以及文章里的一字一句,彷彿都寫進了我的心裡,我看到的好像不是別人的經歷,而是我自己的。

在那篇文章的最後,我看到了《回聲》上海場的信息。彼時的我剛到北京,一邊在適應新工作、一邊在準備簽證的事,無論是時間還是積蓄都讓我很糾結要不要回到上海去聽這樣一場演唱會。

不去?想去;去,現在的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因為太過了解自己,所以我知道這場演唱會我非去不可

就在我打算跑回上海的時候,發現北京場也開啟了,那一刻激動地簡直眼淚都要掉下來,二話不說立刻訂了票,然後就是等待。

在此期間我順利完成了這個階段要做的事。

然後,我,終於可以開開心心、暢暢快快去赴這樣一場約

一切開始之前,還是想來說一說我和三毛

和不少文藝女青年一樣,三毛是我年少時的標杆,她的勇敢、她的愛情觀、她的執著,都對我的人生產生了深刻的烙印。

有許多印記,本已淡忘,但在今晚重新被喚醒。我才明白,三毛對我的影響早已刻進了骨子裡。

第一次知道三毛,是在初中後排男生的作文里。

那個男生在作文里寫,我的爸爸媽媽沒有三毛荷西的浪漫…,那時候我還取笑他,三毛不是個男的嗎?然後他告訴我此三毛非彼三毛。

回到家以後,我跟我媽說起三毛,我媽說:三毛是我們年輕時候流行的作家。那個時候都說:男生看金庸,女生看瓊瑤,不男不女看三毛。

後來記不清確切時間了,我在老慢家發現了一本三毛全集,坐在床邊就看了下來,一直看到天黑,後來一直看到最後一頁。

很難形容當時我的感受,對於當時對世界還沒有明確概念的我來說,敢想敢做、敢愛敢恨的三毛簡直就是一記驚雷,劈開了懵懂的我,讓我對於人生、對於愛情、對於自由都有了期待。

初二時我胖了很多,經常不開心,回家跟我媽抱怨,沒想到我媽為了給我自信,舉了兩個例子。

一個鄧穎超;一個三毛。媽媽說,你看三毛和鄧穎超長得都不好看,可是還有人愛呀。

(看來我媽也是很嫌棄我了)

當時我還跟我媽反抗來著:三毛在我心中很美啊!你為什麼說她丑!!

再就是後來遇到很喜歡很喜歡的男生時,告白前他問我,你這麼喜歡三毛,知不知道她當時和荷西在一起的要求啊。

我說,當然知道。三毛說,說不嫁,千萬富翁也不嫁。說嫁,億萬富翁也要嫁。荷西問,那就是一定要嫁個有錢人嘍。三毛說也不是,要是你,能吃得起飯就行了。荷西問你吃得多嘛?三毛,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少吃點。

然後他問我:那你呢?你有神馬要求。

我呀,我有什麼要求?暫時沒想過。

再後來,我去了沙漠,穿著紅裙子學著三毛的樣子拍了一張照片,我還打算去摩洛哥,去撒哈拉,還要去荷西的墓前看一看…

再後來,就到了今天。

其實,翻過20歲以後,三毛在我的人生中就漸漸淡化了,我不再像以前那樣把她當做精神嚮往,也很少再提起她。

或許是她的文字對於已經長大的我來說不再具有衝擊力,甚至有些許的自戀,也或許是她所做的一切在如今已經變得稀鬆平常,不再那麼特立獨行。

但我沒有意識到,我還是一直愛著三毛。

演唱會開始的時候,三毛的聲音緩緩出現:歡迎大家來到 《回聲》的現場,我的眼淚就出來了。

軟軟糯糯的台灣腔,像是夾雜著多年前的記憶,撲面而來,我彷彿穿越了。

緊接著就是齊豫和阿潘的聲音,一個空靈一個妖嬈,四周暗下,舞台亮起,四面台上的薄紗籠罩在舞台中心,一切如同一場幻夢

其實,在聽這場演唱會之前,我並沒有完整的聽過《回聲》這張專輯。

這是1985年滾石發行的CD,也是台灣流行音樂史上的第一張CD唱片, 比我出生還要早十年。

由三毛作詞、李泰祥、李宗盛譜曲,齊豫、潘越雲演唱,再經由三毛本人的旁白貫穿,從而成為一張貫穿三毛一生的「傳記音樂」

很多歌是第一次聽,但卻非常享受,甚至能夠沉浸在旋律之中,只能說齊豫的聲音實在是太穩了,一開嗓穩住全場。

我對齊豫和潘越雲沒有太多執念,所以跟著音樂一直不由自主回想三毛的一生,想她因為初戀出國去西班牙留學,和不同的人約會、遇見荷西卻只把他當小朋友,後來回國結婚,未婚夫突然去世,再回到西班牙,荷西捂住她的眼睛帶她去到自己的房間,後來一起去撒哈拉,在沙漠歷險,帶回一對駱駝頭骨、再後來荷西潛水出事,三毛去見最後一面的時候突然荷西七竅開始流血…

三毛的一生彷彿在我眼前重現,與此同時出現,還有我自己曾由三毛陪伴的歲月。

忽然想起,我也喜歡過一個深愛潛水的人,在十幾米的海底緊緊抓著他的手不放開。想起荷西七竅流血應該是真的,因為水底的壓力和陸地上的壓力不一樣..

不得不說這場演唱會的舞美實在是太棒了,四面台、輕紗環繞、輕舞的舞者,都讓人沉浸在其中。

尤其是《沙漠》時從頂而降的沙、《最愛》時三毛和荷西的合影,全部都是跟著音樂的氣質再走。

而且並沒有因為太過懷念三毛而顯得悲情,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就像是三人一同完成了一場33年前的演唱會,用音樂演繹了一遍三毛的人生。

齊豫的聲音是藝術家級別的,《歡顏》的哼唱出來時,就像是大海一樣,先將人包裹,再直擊你的內心。

還有兩首歌出現的時候,我尤為觸動,一首是《橄欖樹》 ,一首是《追夢人》 。

我太愛這兩首歌了。

《橄欖樹》的出場很特別,和《在那遙遠的地方》以對唱的形式出現,此起彼落,不由得讓人想起三毛和王洛賓那段沒有定論的感情。

也正是從這首歌開始,我明白了這場演唱會的意義,不是為了回味經典,只是兩位走過半生的女性和一位不曾告別的好友的再會。

齊豫在台上不停的說著三毛姐姐,尤其是《七點鐘》之後,齊豫說三毛最大的特質就是勇敢,敢到喜歡的男生手裡寫下自己的電話號碼,但自己就不行。(我和三毛一樣都是白羊座的女生啊,我也敢)

她說話的樣子,像是一個向姐姐撒嬌的小朋友,彷彿三毛真的在她身邊。生與死,此時此刻,不再重要。

後來阿潘和齊豫都表示了對三毛的感謝,每一句都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誠懇,作為旁觀者的我也為三人的感情觸動。

這是一個屬於在場每一個人的演唱會,三毛的靈魂貫穿始終。

齊豫說,曾告別,那就是從未離開

換成是我,如果是多年以後懷念先於我離開的摯友或是被摯友懷念,又是怎麼樣的光景?

一想到三毛已經棄這個世界而去,我就忍不住淚流滿面。

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終難解的關懷,感謝這場具有濃厚文學氣息的演唱會。

今晚讓我知道,世上有那麼多相似的靈魂。

而我也願意正視內心的渴望,永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的和執著,在有限的時空里過無限廣大的日子。

我想三毛對我最重要的影響,就是浪漫主義。

這種浪漫不僅限於是對生活和對他人的要求,更多的是愛自己的終身浪漫,一種從骨子裡散發的勇敢和執著。

在現場的時候一直在想,如果年少時的自己,知道現在坐在工體裡面,和齊豫潘越雲一起回憶曾經有三毛為伴的日子,一定會超激動吧。

長大之後的自己,雖然並沒有像理想中的那樣,但也至少一步步接近曾經的熱愛,也算無愧無悔了。

有時候我心裡滿溢著

一種很寂寞的快樂

就如這一刻的快樂

我無法表達給任何人

看見這份快樂

於是

它又變回了一種回聲

在將來的歲月中

回來衝擊我的心

我知道

它會再來的

2018.08.17 工體

一起為美好的事物流淚啊

櫻桃老番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櫻桃老番茄 的精彩文章:

TAG:櫻桃老番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