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延禧攻略》居然跟天津有關!傅恆父子和富察皇后二子都葬在這

《延禧攻略》居然跟天津有關!傅恆父子和富察皇后二子都葬在這

原標題:《延禧攻略》居然跟天津有關!傅恆父子和富察皇后二子都葬在這


最近一部大熱的電視劇《延禧攻略》


從劇情、服飾、場景到涉及的歷史、文化等


可謂包攬了近期的熱度話題


這部劇你看了嗎?


很多網友表示看過幾集後


劇中人物和《還珠格格》《甄嬛傳》等清宮戲


似乎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為捋清這些人物關係


有人還專門製作了一張長圖





不同劇中的人物關係聯繫起來一看

居然還能找到他們的在不同時期的「原型」


這令許多網友津津樂道


但你也許還不知道


《延禧攻略》其實和天津還有許多淵源



位於薊州


皇家園寢屬於清東陵「陪葬墓」


歷史上的


傅恆父子和富察皇后二子都埋在這裡


電視劇《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的弟弟富察傅恆,在《還珠格格》中,是福倫和令妃娘娘的親戚,屬姐夫和小姨子的關係。


尤其是,傅恆之子福康安更是被野史中稱為乾隆帝的兒子。傅恆父子受到乾隆的「榮寵」,他們父子死後都得到皇帝「恩准」埋進了皇帝陵的「陪葬園寢」中。


而且《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先後夭折的兩個皇子永璉、永琮,沒有埋入「陵」,也埋入了「寢」。也就是說,這位富察皇后的兩個兒子和弟弟、侄子,都就埋在了天津薊州區的皇家園寢內


薊州皇家園寢是清東陵的陪葬墓


清東陵距離北京128公里,古代清朝皇帝每一次從北京到東陵祭祖,都要花半個月時間;史料記載盤山成為皇家去東陵祭祖的重要通道,其實,無論是盤山行宮,還是隆福寺行宮,自古都是皇家巡幸養生之所;建國初期,薊州皇家園寢歸屬於清東陵管理,上世紀60年代起歸薊縣文保所管理,而在清代時,薊縣與遵化都歸馬蘭口,薊州的黃花山皇家園寢與河北省遵化清東陵一脈相承。



薊州皇家園寢是清東陵的陪葬墓「《大清會典》中介紹了薊州皇家園寢。」清陵研究專家徐廣源說,自康熙朝開始,清廷仿效《明會典》編定《清會典》,記述各朝主要國家機關的職掌、事例、活動規則與有關制度,統稱《大清會典》。徐廣源介紹,從漢朝開始,宋、明等朝代都有陪葬墓,可以推斷,薊州黃花山就是清東陵的陪葬墓。許多史書記載,順治帝當年曾親自選址清東陵,對大臣降旨意稱皇子親貴可陪伴身邊,而他最寵愛的妃子董鄂妃所生之子百天即亡,倉促之中為了將愛子及時安葬,特選薊州黃花山風水之地封王厚葬。


不過,薊州境內地宮幾乎全部被盜。徐廣源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些王爺陵寢地面還有部分遺存,但是經過人為破壞和自然風化,那些保存下來的宮殿、門樓早已不復存在。1979年,他和幾位文物專家再次到薊州時,發現直親王允褆的寶頂不翼而飛,不少居住在周圍的村民拿漢白玉石蓋起了房子。1980年,再次到薊州時,發現不少地宮已經被掏空了。



穆馬庄村石橋遺迹

傅恆父子深得信賴 入薊州皇家園寢「陪葬」


「傅恆父子的墓,就在現在薊州區馬伸橋鎮穆馬庄村位置。」薊州區當地一位文保工作人員介紹,這是經過官方認定和歷史確切記載的傅恆、福康安父子的墓地所在,屬於清東陵「陪葬」王公大臣的「皇家園寢」。


「陵」是皇帝的墓的「專稱」,而能入園寢的大臣都是皇帝恩準的。傅恆、福康安父子生前就受到乾隆的「恩寵」,死後「哀榮」也是歷朝罕見的。



傅恆畫像



劇中傅恆


據記載,傅恆死後,乾隆就說,「朕恭謁陵寢,向俱出派王大臣祭奠沿途王等園寢。嗣後原任大學士傅恆墳墓亦著入於祭奠之內一體出派。」


《清史稿 列傳八十八》中,多次記載乾隆對傅恆的特殊待遇,包括傅恆在乾隆用完晚膳後可以單獨「諮訪」。《清史稿》中記載,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到天津時,病中的傅恆到天津來面聖,「既而緬甸酋謝罪表久不至,上謂傅恆方病,不忍治其罪」。這一年七月,傅恆卒,乾隆親自到傅恆家祭奠,命人以「宗親鎮國公」的喪葬等級來處理傅恆後事,這就讓傅恆得以埋入位於薊州區的清朝皇家園寢內。


不管是清宮檔案、《清史稿》還是《薊縣誌》都有記載,乾隆赴東陵路過薊州,還專門到傅恆墓,並寫詩懷念,稱傅恆為「社稷臣」。至於傅恆之子福康安,是傅恆幾個兒子中憑戰功脫穎而出的,也沒有長壽的乾隆活得長,死於嘉慶元年(1796年),被「推恩贈郡王銜,旋並命配享太廟」。太廟是皇家供奉歷代皇帝的地方,宗親大臣需皇帝恩准才能進入太廟供奉,被稱為配享太廟。據記載,整個清朝只有十幾人配享太廟,父子二人同獲殊榮實為「特例」。



傅恆墓遺迹


上世紀50年代,穆馬庄村遷入此地,完全覆蓋了傅恆、福康安父子墓地的地面部分,原先整個傅恆墓坐北朝南分四門,傅恆墓位置居中,佔地70畝,分獨立的朝房、宮門等。


據說,墓中埋葬的是他和夫人。家族墓東面是傅恆三子福康安墓,佔地40畝,稱為東宮。「其實,早在民國時期,這裡地表遺迹已經被破壞得差不多了。」目前,村裡還能見到石橋、神道、石井等「舊物」。1992年,傅恆、福康安墓葬遺址就被列為文保單位。


根據一些記載,傅恆父子的墓葬規制以及與親郡王一同祭奠頗有「逾制」的爭議,其實在其生前,各種「逾制」比比皆是:最年輕首席軍機大臣並以22年的時間成為最長首席、兩度晉封一等公、清朝第一位被賜三眼花翎等。文保工作人員認為,首先,傅恆是乾隆的內弟;其次,傅恆的「文治武功」也的確出色,《清史稿》中,對傅恆的評價也是「德心孚契,自以其謹慎,非徒藉貴戚功閥重也」。


葬在薊州的「名阿哥」們


在文保工作人員提供的園寢相關資料中,還出現了近年來影視劇中的幾位知名阿哥。


比如《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深受兩度「失子」之痛,而且這兩個兒子,二阿哥永璉、七阿哥永琮都是乾隆心目中太子的人選。這兩位都埋葬在薊州皇家園寢里。除此之外,乾隆的第九子、第十子、第十二子、第十三子、第十四子、第十六子都埋葬於園寢內,十四阿哥和十六阿哥則是劇中的令妃魏佳氏所生,十二阿哥和十三阿哥則是嫻妃「升級」的輝發那拉氏皇后所出,這些阿哥不少後來追封為「親王」。


《大清會典》中有記載,永璉為端慧皇太子,於乾隆八年朱棺下葬「薊州城東三十里……園寢,琉璃花門一座。前正中享殿一座;兩廡各五間;東有燎爐一座;南有大門三;門外設守護班房,西廂各三間;圍牆周長一百三十丈二尺。」


埋葬在此的「名人」還有雍正的同母弟兄、就是野史小說中最愛用的「『傳位十四子』的聖旨添加一筆變『傳位於四子』」的十四王爺恂郡王允禵;不僅僅是允禵,康熙朝「九龍奪嫡」中被廢掉的皇太子允礽和大阿哥允褆也埋葬在此。


還有一位歷史名人差點埋在這裡,就是乾隆朝赫赫有名的大貪官和珅,「他在生前就在薊州修建墳墓,但死於嘉慶帝之手,沒來得及被埋葬在這裡。」


來源 | 每日新報、城市快報


END


北方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TAG:天津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