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初順治讓吳三桂做大,佔據半壁江山,為何要把矛盾留給後人

清初順治讓吳三桂做大,佔據半壁江山,為何要把矛盾留給後人

清初之所以造成以吳三桂為代表的三藩在南方形成強大的割據勢力,最終爆發「三藩之亂」,是由各方面的矛盾,各方面的因素交織糾纏的結果。

(吳三桂劇照)

第一,清軍入關的形勢所然。

可以確定地說,如果當初吳三桂在三海關堅決抵抗,清軍是很難入關的。

之前清朝和明朝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清朝也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是,如果明朝不被農民軍搞得左支右絀,疲於奔命,清朝在整體實力上,很難是明朝的對手。如果據守山海關的吳三桂,站在民族大義的立場上,堅決抵抗清軍,清軍要打進關來,其實也不容易。

但是民族大義在吳三桂那裡沒用,吳三桂只是一個投機的軍閥。清朝也正是利用他這一點,在他的幫助下,打敗了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滅亡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挺進關內,入主中原。

由此可見,順治和多爾袞能夠入關,都是吳三桂倒戈幫助的結果。他們入關後,不可能立刻幹掉吳三桂。一是從情理上,他們沒有這樣做的契機;二是從能力上,他們未必就絕對是手握重兵的吳三桂的對手;三是從形勢上,他們也不可能和吳三桂火併,火併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讓李自成和南明漁翁得利。

(清軍入關)

第二,順治和多爾袞需要吳三桂幫助收拾南方各種反清勢力。

清軍雖然入關,但當時他們只不過控制了中原地區。就是中原地區,他們也沒有完全控制。因此,他們急需吳三桂。

一是清軍的力量有限。之所以說清軍力量有限,首先是人數不多。因為滿人基數小,清軍總人數也比較少,最多十萬人。這十萬人無法鋪撒到廣闊的戰場上。其次清軍的指揮權並不統一。清軍是八旗軍,皇室及貴族控制著八旗,而當時又是多爾袞攝政。多爾袞最多對他控制的正白旗、鑲白旗有絕對的控制能力,其他旗他並不一定指揮得動。這樣一來,人數就更有限。

二是利用吳三桂等人剿滅各個割據勢力,可以借力打力

吳三桂等人更加熟悉南方各地的情況,對各個割據勢力的情況也非常了解,讓他們來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就算吳三桂等人打不贏,但可以實現兩敗俱傷,也借各個割據勢力的手,消滅掉吳三桂。清朝覺得這完全是一舉多得。

(順治劇照)

第三,清政府放鬆了對吳三桂的警惕。

之所以放鬆了對吳三桂的警惕,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是吳三桂做了許多事,表達了對清朝的忠臣。吳三桂在清軍入關以後,就公開與南明小朝廷劃清界限,並且公開稱崇禎是舊主,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接著他開始了對農民軍殘酷鎮壓,甚至多次屠城,讓清軍對他有文化上的認同。後來,當他鎮壓南明永曆政權,抓到朱由榔及太子後,不但把他們絞死,而且還要把他們劈成兩段毀屍。還是身邊的清將阻止,他才沒這麼干。所有這一切,都是他向清軍表達忠誠的表現,這也讓清政府放鬆了對他的警惕,不但派他平定西北,又派他平定西南,讓他的勢力遍布各地。

二是順治帝的不作為。多爾袞猝死後,順治帝親政。順治帝先是為培植自己的勢力,非常信任漢人大臣,對洪承疇和吳三桂都非常相信。但是後來,當他在無力推動朝廷的時候,又有些灰心喪氣,迷戀佛教,更加不理朝政,因此也更加放鬆對吳三桂的約束。

三是清政府覺得對吳三桂的優寵和聯姻可以打消他的反叛之心。清朝對吳三桂封賞得非常厲害,不但封為平西王,還給他很大的權力。同時,又把長公主建寧公主嫁給吳三桂長子吳應熊,並讓吳應熊住在京城,並作為質子。清政府以為這樣就可以確保吳三桂不造反。

但是,在權力慾望的控制下,吳三桂就算大兒子可能被殺死,就算自己已經60多歲,時日不多,他依然最終還是造反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八個顧命大臣為何鬥不過26歲的慈禧?因咸豐交了一樣東西給她
曹植真的喜歡自己的嫂子甄宓嗎?為何心眼狹小的曹丕不聞不問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