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500年無人能解的石碑,貴州懸賞百萬,網友:難道是絕世武功秘藉

500年無人能解的石碑,貴州懸賞百萬,網友:難道是絕世武功秘藉

原標題:500年無人能解的石碑,貴州懸賞百萬,網友:難道是絕世武功秘藉



紅岩碑地處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斷橋鄉龍棗樹村曬甲山上,距黃果樹瀑布7.5公里,距安順市約50公里。滇黔公路從山腰穿過。


俗傳諸葛亮南征屯兵曬甲於此,紅岩碑是一塊長百米,高30多米的紅色天然石壁。碑上有幾十個斗般大字,非鐫非刻,非篆非隸,年代久遠,神秘玄奧,被稱為「南中第一奇蹟」。



它位於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東南大約15公里處,有一片絕壁,淺紅色的絕壁如同人工雕刻一般,整體呈長方形,長100米左右,高30米。最為奇怪的是,上面刻有20多個深紅色的奇怪文字,大的非常大,小的非常小,沒有任何的規則可言。


當地人把這片刻有特殊文字元號的絕壁稱為紅岩碑,也叫紅崖天書。根據《永寧州續志》記載,「在紅岩曬甲山懸岩上。約二十餘字。大者如斗,小者如升。非篆非隸,不可辨認。字若朱畫,並非鐫刻。」



近500百年來,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來此考察解謎,而時至今日,沒有一種觀點得到公認,沒有一種解釋令人滿意。當地人稱之「紅岩天書」。最早的記載,見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邵元善的《紅岩》詩。至清代中葉,始引起學者的注意。先後有拓本、摹本、縮刻本多種問世,並被收入全國性的碑刻著錄。


如此奇怪的文字,自然引起了古人的爭相研究。最早有研究記錄的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間的邵元善寫的《紅岩詩》。到了清朝道光、咸豐年間,人們對紅岩碑的研究達到了鼎盛時期。後來紅岩碑的神秘特徵也引來了日本、法國等學者的研究,但是無果而終。



為了能夠將它破解在1995年3月18日,貴州的安順地區行署也因此對外宣布;「要是能夠將這個符號破解,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士,只要能夠破解並且獲得專家們的認可,那麼將會獎勵上百萬元的獎金」,但依舊是無人能解。


雖然沒有最終結果,但是人們已經給出了4種推測:一說是殷高宗伐鬼方紀功刻石的「紀功碑」;一說是大禹治水時的遺迹;一說是諸葛亮南征時當地少數民族所作的圖譜;一說是蜀漢時,牂牁爨族首領濟火協助諸葛亮南征有功,用古爨文書寫的濟火「紀功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寵來過往mp 的精彩文章:

慈禧寧願將好處送給外國列強甚至小倭寇,也不願便宜了漢族
日本讓清政府蒙羞,為什麼還向「先進」國家派遣留學生?

TAG:寵來過往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