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為何被他爹取名為「李世民」?原來還有這樣一個離奇的故事

唐太宗為何被他爹取名為「李世民」?原來還有這樣一個離奇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唐高祖李淵是唐朝的開國皇帝。聖人出世,往往伴有異象。李世民生於隋文帝開皇盛世時期,他出生那天,有兩條龍在門外嬉戲,停留三日才離開。


《舊唐書·本紀第二·太宗》記載:

隋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李世民)生於武功之別館。時有二龍戲於館門之外,三日而去。

李世民四歲時,門外來了一個書生前來拜訪父親李淵,自稱善於看相。書生對李淵說:「您是一個貴人,而且有貴子。」書生又看了看在一邊玩耍的李世民,又說:「龍鳳般的身姿,天日般的相貌,此子貴不可言,20歲時,必能濟世安民。」

唐太宗為何被他爹取名為「李世民」?原來還有這樣一個離奇的故事

李淵心聞言中大喜,然而又擔心書生泄露此事,召來禍患,於是打算殺了他。李淵當即派人去追殺書生,而那書生卻憑空消失,彷彿不曾出現一般。李淵以為那書生是神人,於是採用書生話中「濟世安民」之義為兒子取名為「李世民」。


《新唐書·本紀第二·太宗》記載:

(李世民)方四歲,有書生謁高祖曰:「公在相法,貴人也,然必有貴子。」及見太宗,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書生巳辭去,高祖懼其語泄,使人追殺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為神。乃采其語,名之曰世民。

李世民年幼時便聰慧睿智,謀略深遠,處事果斷,不拘小節,時人都不能猜測到他的心思。

李淵與隋煬帝是表兄弟,李淵的姨母是隋煬帝的母親獨孤皇后。李淵時為唐國公,素有威望,手握大權,鎮守太原。

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荒淫殘暴,民怨沸騰。李世民20歲時,當時義軍四起,而隋煬帝在江都遊玩,道路阻絕。李世民鼓動父親李淵起兵反隋,經過艱苦奮戰,終於兼并群雄,統一天下。

唐太宗為何被他爹取名為「李世民」?原來還有這樣一個離奇的故事

李世民有一母同胞的三個兄弟,大哥李建成、三弟李玄霸,四弟李元吉。當初起兵反隋並非李淵本意,而是受李世民的鼓動。李世民戰功最大,李淵曾多次答應改立李世民為太子。太子李建成擔心被廢黜,於是與齊王李元吉合謀除掉李世民。

李世民得到消息後,率領自己的親信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人在玄武門發動政變,誅殺了李建成與李元吉一黨。李淵只好立李世民為太子,不久將皇位傳給他。李世民繼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貞觀盛世。

唐太宗為何被他爹取名為「李世民」?原來還有這樣一個離奇的故事

中國古代有獨特的避諱現象,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就是說不能直接說出或寫出尊者、親者、賢者的名字。皇帝是國家最尊貴的人,他的名字有著更嚴格的避諱規則,稍有不慎,便是死罪。如果有人的名字與皇帝的名字有相同的字,那麼就必須改名。

李世民是一個開明的君主,他曾頒布詔令說:「依據禮法,名字有二個字的不必全部避諱,只需避諱一個字即可。近代已來,名字有二個字的全部避諱,避諱的字太多,有違禮法。從今以後,官號、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兩字不連續者,並不需要避諱。」

史書參考:《新唐書·本紀第二·太宗》《舊唐書·本紀第二·太宗》

流年檐下雨,浮世階上苔。檐雨墜珠,轉瞬流年千秋。階苔行蟻,方寸浮世萬象。我是作者檐雨階苔,歡迎關注。

歷史書籍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檐雨階苔 的精彩文章:

小縣令夢見牛頭流血,竟是富貴之兆,最後成了諸葛亮的接班人
收復「越南」,降服「柬埔寨」,這個活了96歲的三國老將被人遺忘

TAG:檐雨階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