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該怎麼用好「麥克風」?

該怎麼用好「麥克風」?

來源:八一評論微信公眾號  作者:王小磊

我們有責任在鞭撻黑暗時,點亮一支不熄的火炬;在痛斥冷漠時,伸出自己熱情的雙手。

5年前的8月19日,習主席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5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弘揚,正在成為凝聚社會共識的主心骨。思想觀念的激濁揚清、百川匯流,飽含著億萬人民對國家發展的期待、對民族復興的熱望。

當傳統媒體紛紛進軍微博微信客戶端,當「中國夢」「蠻拼的」「擼起袖子加油干」成為網路熱詞,當黃大年、鍾揚、王繼才等先鋒模範成為行進中國的精神航標……時代的強勁脈動中,就充沛著一股強大的引領之力。正如樂隊需要指揮,「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思想廣場上,同樣需要有這樣的力量,調配好旋律、控制好節奏,將無數的音符匯成雄渾的樂章。無論是政策理論宣講,還是核心價值觀的弘揚,抑或講述中國好故事、軍營好故事,當代中國的主流「好聲音」,必能催發強大的正能量。

我們的力量有多大,取決於「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有多大。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13億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向發力、齊心協力、形成合力,才能彙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

如何用好手中的麥克風、用好自己的話語權,事關我們每一個人。曾幾何時,在網路上不乏一些「看客」「哄客」「罵客」,要麼追風逐浪、熱衷傳播小道消息,要麼冷嘲熱諷、唯恐天下不亂,要麼惡意攻擊、造謠生事……他們提不出什麼建設性意見,只會造成不小的破壞性影響。

魯迅先生曾說,中國人的心中,不平和憤恨的分子太多了,「不平還是改造的引線」「至於憤恨,卻幾乎全無用處」。假如我們心中缺少陽光、思想充斥陰霾,沒有進取精神、只有消極心態,沒有認可點贊、只有抱怨吐槽,那麼所謂的主流,只會越流越窄;所謂的共識,也將失去根基。如此一來,我們就不可能找到民族自信的源泉,也不可能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

不可否認,我們仍存在不完美、不完善的地方。但這不是我們抱怨、指責甚至詆毀的理由,相反,正是每一個人應該盡責的地方。當一個人拿起手中的麥克風,準備傳播消極的思想、發出違和的聲音、傳遞負面的情緒時,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盡到了對這個社會、對這個國家應盡的義務?面對現實存在的種種矛盾和問題,自己又應擔當起什麼樣的責任?

「你若愛,世界就充滿愛。」說到底,對國家有深情、對生活有熱愛,就會有發現美好的眼睛、講好故事的動力、感動你我的溫馨。我們有責任在鞭撻黑暗時,點亮一支不熄的火炬;在痛斥冷漠時,伸出自己熱情的雙手。每個人的一小步,連綴起來就是社會的一大步。

當好思想陣地的守望者,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對於新時代革命軍人而言,講好軍營故事、傳播好軍隊聲音,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引領社會風氣、弘揚人間正氣,既是責任,也是考驗。只要我們胸懷赤誠、傳遞真情,就能讓每一個普通而真實的軍營故事,激發出強大而恆久的正能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兵哥哥開展野外通信保障訓練 打造「順風耳」
今天,「粽子」有話說!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