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清代神醫葉天士,奇方妙招治中風!

清代神醫葉天士,奇方妙招治中風!

導讀:近期《延禧攻略》可謂是宮斗劇的一股清流,很多吃瓜群眾觀看之後,無不拍手稱快。尤其是劇中的名醫葉天士更是令人喜愛不已。葉天士的醫術高明,尤其是他的《臨證指南醫案》更是稱為後世諸多醫家研究中醫的典範醫案著作。下面,我們就為大家分享一個葉天士治療中風的醫案。

在清代,有一位偉大的醫學家,他的名字叫葉天士。他一生忙於診務,卻沒有寫過任何一本書。但他的書都是他的弟子整理的。他的《溫熱論》對後世溫病學派傑出的醫學家吳鞠通影響深遠。

而他的《臨證指南醫案》又被稱作臨證之司南,不僅比較全面地展現了葉天士在溫熱時證、各科雜病方面的診療經驗,而且充分反映了葉天士融會古今、獨創新說的學術特點,對中醫溫熱病學、內科病學、婦產科學等臨床醫學的發展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臨證指南醫案》是中醫工作者進行教學、研究,特別是從事臨床診療必讀的中醫醫案之一。

在這裡,我們也一起來學習學習葉天士的《臨證指南醫案》,從中領悟中醫的博大精深。由於《臨證指南醫案》的每則醫案文字簡約,需要有一定的功底看能洞察其中的深意。有鑒於此,我們將會陸續推出有關《臨證指南醫案》的精彩解讀。解讀古代醫案,需要靜下心來,與原著作者以神會神,以心會心,如此才能悟得真諦。

我們先來看一則葉天士治療中風的醫案。

金 失血有年,陰氣久傷,復遭憂悲悒鬱,陽挾內風大冒,血舍自空,氣乘於左。口肢麻,舌喑無聲,足痿不耐行走。明明肝腎虛餒,陰氣不主上承。重培其下,冀得風熄。議以河間法。

熟地(四兩) 牛膝(一兩半) 萸肉(二兩) 遠志(一兩半炒黑) 杞子(二兩) 菊花(二兩炒) 五味(一兩半) 川斛(二兩四錢) 茯神(二兩) 淡蓯蓉干(一兩二錢)加蜜丸。服四錢。

這是一則由於失血引起的中風案。失血導致陰液虧虛,緊接著受到情志刺激,傷感交加,鬱鬱寡歡,外邪內因齊作,導致氣機逆亂。出現了口眼歪斜,四肢發麻,足痿不能遠行。病機則是肝腎陰虛,陰氣不主上乘,作者擬定的治法是重培肝腎,使陰液充盈而風邪自去。用枸杞、山茱萸、熟地、肉蓯蓉補益肝腎,遠志、菊花、伏神祛風開竅寧神,石斛、熟地滋陰,牛膝陰葯下行,不使葯隨菊花上行,一上一下,使得氣機得以暢通。五味子五味俱全,兼補五臟。全方一氣呵成,必能效如桴鼓。

本案的根源在於失血多年,陰血虧虛,中風證候應屬於繼發性疾病,且有足痿之證。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本案的核心病機,不僅僅只是肝腎虛餒,陰氣不主上承這麼簡單,陽明(胃)是否虧虛也是頗值得懷疑的。但從用藥中似乎找到了答案。方中諸葯,尤以五味子、菊花、石斛為泉眼。五味子配伍熟地、山茱萸、肉蓯蓉、枸杞子等味可以助長補腎之力,五味子配伍菊花、枸杞,能夠起到養肝祛風、清肝明目之功;五味子配山茱萸可有益肝生津之功;五味子配石斛,可以起到滋陰養胃之力。而其中的石斛又是對於中風之肢體麻木、足痿不耐行走有著「治痿獨取陽明」之意境。而菊花不僅僅只是清肝明目那麼簡單,要知道《金匱要略》中侯氏黑散中,菊花可是主葯。

《臨證指南醫案》雖然每個醫案記載得都很簡單,但卻是有代表性的。從這個醫案,我們可以看出葉天士算得上臨床上真正的大家。我們唯有在這些經典醫案中,品味古代醫學宗師的治病密碼,通過與名醫神交的方式,領悟中醫的博大精深。

聲明:本文為原創作品,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欲轉載,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肝臟不好易生病,還會短命,做好5件事,肝臟健康人長壽
空氣變差,這個穴位可以幫助你調理肺氣,改善肺功能!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