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電腦之快速了解電腦CPU
哈嘍,大家好,我是餘生,碼字純手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轉發,點評
上期給大家講了電腦組裝之防騙指南,本期內容教大家根據自己的電腦用途,選擇適合,性價比高的CPU和主板搭配
首先給大家帶來CPU的天梯排行,英特爾和AMD
AMD鹹魚翻身,隨著2017年推出全新Ryzen系列處理器之後,在架構上終於趕上了Intel平台,如今更是高、中、低端全線布局,讓擠牙膏多年的英特爾倍感壓力。
今年四月份,AMD發布了全新的Ryzen二代處理器,包含了R7 2700X、R7 2700、R5 2600X、R5 2600四款,採用目前最先進的12nm工藝,並散熱更好的釺焊散熱設計,相比Intel八代CPU工藝製程與散熱更先進,從而備受關注。
六月初,AMD再曝光4款二代銳龍CPU,型號分別是R7 2700E、R5 2600E、R5 2500X、R 2300X,進一步完善了二代銳龍產品線,這對於喜歡AMD平台裝機的朋友來說,無疑是一個厲好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AMD銳龍R3 2300X是目前最便宜的二代銳龍CPU,售價在千元以下,相當於去年發布的R3 1300X的替代者,主頻提升了100Mhz,性能小幅提升,彌補了今年二代銳龍低端市場的空白。
AMD銳龍5 2500X則屬於一代銳龍5 1500X的替代者,四核八線程,默認主頻3.6Ghz,性能同樣有所提升。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AMD二代銳龍處理器還出現了兩款新品控產品,型號為「R7 2700E」、「R5 2600E」,這也是AMD處理器首次以「E」結尾,從功耗設計僅45W來看,顯然是低功耗版本,性能相對較低一些,有可能是面向移動(筆記本)市場的產品。
由於全新的四款AMD Ryzen R7 2700E、R5 2600E、R5 2500X、R3 2300X處理器還沒有上市,具體性能還沒有完全確定,以上天梯圖排名標註只是大致參考位置,不代表完全準確,我們會在後續上市後進行修正。
首先給大家講一下英特爾的cpu如果選擇,英特爾目前主流的酷睿i3 i5 i7以及i9,奔騰G系列,至強E系列。
這麼多的CPU 該如何選擇呢?
1,i3-i5-i7默認三位數型號為一代 CPU千位數2開頭為2代CPU 千位數3開頭為3代CPU 千位數4開頭為四代CPU 三代與四代CPU性能差距不大。
2,每一代CPU的數字型號大小一般代表了該CPU的性能,數字越大性能越高,比如 I5 4440 小於I5 4690。
3,帶K和不帶的K的區別:帶K適合高玩,或者想深入研究CPU的玩家(超頻),需要主板支持。
4,CPU同核心數量 同代NM技術已經進入這種發展緩慢的趨勢,性能過剩。
5,CPU目前發展還是比較緩慢的,一般都以0.1GHZ為單位的提升,所以目前如果你還是使用了三代I5 E3 I7還是不用更換的。
6,選擇高價CPU不如跨跨類型, 選擇高價I3不如選I5選擇高價I5不如選E3選擇高價E3不如I7。
7,建議I5起步,哪怕便宜些的,比如 4440什麼的。。在這越來越多的遊戲支持雙核以上的優化,那麼對於這個四核心的U性能就得到體現了。
8,高端CPU 還是盡量去選擇帶K的處理,同型號帶K處理器默認主頻比不帶的要高出不少,所以性能也就強了不少,比如I7-6700K,雖然我們都不超頻即便是搭配B150的主板依舊能有很高性能,如果I7不買帶K的處理器我還是推薦使用E3更划算一些,帶X的這裡就不多說了,英特爾至尊系類處理器。為目前民用的超高級處理器價格比較昂貴,需要搭配主板的價格也便宜。不差錢的話可以考慮入手。所有說即便是被很多人看不起眼的FX6300在很多情況下都可以戰勝I3了。就是因為很多遊戲多核優化好。不得已不推薦I3。有條件有能力還是I5穩妥,在高也不在做什麼推薦了,I5 E3和I7我們一般玩家玩遊戲,默認就當他們的性能是差不多的吧,別比較了,除非你有特別用用,在多任務運行的情況下,I5會被甩掉,但是I7想要甩掉E3比較的加點馬力,還是可以甩開一些的,就比比顯卡吧,看看你的預算如何更多分到顯卡上。
9,從性價比角度來看,Intel八代平台,散片CPU比盒裝便宜不少,更具性價比,另外再結合CPU主板套餐購買,也能具備很不錯的性價比。
其次給他家說說AMD平台CPU該如何選擇
1,X4 860和FX6300 FX8300,X4 860算是個小霸王,在低價位的性能和價格都還湊合,然後這個配置加一塊GTX750TI的顯卡,親民的價格 就可以玩很多小遊戲,比如LOL等等,當然比I5核心顯卡要好的多。
2,FX6300 是六核的價格不貴,低於I3的價格。在多線程運行的前提下,還是有著它的優勢的,比如FX6300+GTX1050,這個配置足夠玩目前的大多數的網遊戲,還有很多的單機也能看一看了,直播LOL這種遊戲也是可以的
3,FX8300是八核的,3的價格,這個不做推薦,如果非要買這款就裝個RX 470或RX480就都不錯了,已經很貴了,在高就更不推薦了 這種級別和價位還是推薦你們用I5處理器吧。畢竟玩遊戲還是要吃單核心性能的。
4,AMD銳龍推出的一系列CPU,目前最入門的是R3 1200,性能也達到接近Intel八代i3水平,屬於中低端主流之選。對於普通用戶來說,AMD銳龍二代的R3 2200G、R5 2400G內置了性能出色的核心顯卡,普通用戶無需搭配獨立顯卡,即可滿足不少3D網遊遊戲需求
5,主流獨顯裝機用戶,可以優先考慮下AMD二代銳龍新平台,如R7 2700X、R7 2700、R5 2600X、R5 2600等,考慮到新款R5 2500X、R 2300X即將上市,上一代R5 1500X、R3 1300X已經不太值得推薦了。當然,如果急著裝機,依然可以考慮,畢竟AMD平台,性價比表現不錯,隨著二代銳龍上市,一代產品近期也有了明顯的降價。
綜合來看,目前AMD銳龍處理器有性價比優勢,另外二代銳龍還有工藝與散熱優勢,逐漸有了逆襲Intel的趨勢。而Intel八代酷睿CPU盒裝雖然性價比不高,不過散片表現還是較為不錯的,另外Intel曾經領先AMD近十年,在單核主頻和廠商優化上仍有優勢,只有如何選,主要看用戶偏好與需求了。
總結:今天就說這麼多了,打字很辛苦,後期會下期會更新如何選擇主板,希望大家多多關注,留言,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評論或者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