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天緯地五百年的哲學大作,王陽明心學解讀

經天緯地五百年的哲學大作,王陽明心學解讀

在這險惡、浮躁的世界,我們怎樣才能使內心強大,走出心靈迷茫呢?命運如此跌宕,我們怎樣才能獲得幸福人生呢?

解讀王陽明心學,獲得神奇智慧修鍊強大內心,不管你的年齡、性別、身份、職業為何;不管你現在的狀態是已成功、或已經歷所謂失敗、還是仍然碌碌無為,亦或是懵懵懂懂心智初開;在這裡,我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路,讓我們提升生命境界,開啟正能量,完善人格,做自己心靈的導師。

(記得點關注,不然下次看不見啦)


陽明心學不僅融攝了儒、釋、道的智慧,而且自其誕生之日起,便具有一種強大的經世致用的品格,並且直接訴諸個體心靈,因為最適於在日常生活中修學實踐,也最貼近當下。


王守仁(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字伯安,號陽明,所以我們更習慣稱為王陽明、陽明先生。

理學,形成於北宋時期的哲學思想,兩宋期間代表人物有程頤、程顥、朱熹,他們主張「天理」,可稱為「程朱理學」,程朱理學認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存在於客觀事物中,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思想,核心是「天理」說和「格物致知」論。


理學的開山鼻祖周敦頤,其代表作《太極圖說》吸收了道家的宇宙發生論,將之與《易傳》結合,建構了儒家哲學的宇宙生成模式。

周敦頤的主要思想不僅受道家影響,也受到佛教影響,如其膾炙人口的美文《愛蓮說》的中心思想「出淤泥而不染」,就被指為是對法藏《華嚴經探玄記》中「如世蓮華,在泥不染」的copy,因而被錢鍾書譏為「拾人牙慧」

程明道是「二程」中的大哥程顥,與弟弟程頤同為理學的代表人物。他十幾歲時「厭科舉之業,慨然有求道之志」,然後遍學百家,「出入於老、釋者幾十年」,最後「返求六經」,歸宗儒學,與程頤共同創立了「天理」學說。宋明理學因此得名。

作為理學的開山人物。

周敦頤和程顆都有非常明顯的援道入儒、援佛入儒的傾向,儘管他們自己不太喜歡承認,但這種學術淵源昭然可見。

縱觀儒學發展史,孔孟儒學重在修齊治平,其根本精神是實踐的、社會的、人倫的。

到了漢唐時期,諸儒重在名物訓詁、典章制度,於儒學的本體論幾乎無所致意,更無所闡發;

及至兩宋,儒學才別開生面,大談本原、心性和字宙,並引|領宋明理學走上了條抽象的、 心性的、本體化的道路,從而極大地推動了儒學的發展。

由此可見,如果沒有佛道兩家在本體論、認識論、心性論上所提供的異常豐富的思想資源和理論工具,理學幾乎不可能發生。

其實如果不是他們對佛道兩家進行大膽copy,宋代儒學便無法實現「推陳出新、繼往開來」的歷史使命。

假如當時有知識產權法,周濂溪、程明道這幫理學大佬,估計都要被佛道兩家推上被告席。而作為理學在有明一代的重要傳承者和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在這個被告席上當然也享有一個座位。因為不論是還是理學,他們都少不了對佛、道的複製,畢竟是兼容了佛道儒三家的哲學理論。

王陽明最終之所以會從程朱理學的「格物窮理」走向心學的「心即是理」,很大程度便是得益於對佛道兩家思想的浸澤,同時也得益於佛道兩家教給他的操作性很強的修道方法。

弘治十五年(1502年)京中的才子們正大搞「文藝復興運動」,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一幫恃才傲物的憤青,掀起了「學古詩文」的熱潮,對假大空的八股文章展開了急風暴雨般的批判和進攻。

王守仁過去也喜歡跟他們摻和,動不動就寫一些針砭時弊、緊扣社會熱點的詩文,或者公開發帖罵罵官場腐敗、公款吃喝什麼的,可自從九華山歸來(王守仁在九華山拜訪了兩位隱世修道的高人,從與他們的交談中領悟到了何為修行之心),他對這一切忽然沒了興趣:「吾焉能以有限精神為無用之虛文也!」

吾焉能以有限精神為無用之虛文也!,這段話還需要給大家翻譯下嗎,意指我一心求道,你這種沒用的屁話我看都不想看,浪費我表情。

失去王守仁這樣一位幹將,李、何等人惋惜不已。(少了一位和他們一起噴社會腐敗的憤青)

王守仁笑著說: 「使學如韓、柳,不過為文人;辭如李、杜,不過為詩人,果有志於心性之學,以顏(顏回)、閔(孔子學生閔損,以孝著稱)為期,非第一等德業乎?(陽明先生一心要做聖人,也就是和老子、孔子、孟子一樣的人)

王陽明隨後官也辭了,回到家鄉在會稽山的陽明洞里配置好基礎生活設施後,開始一心一意做他的第一德業——遠離塵寰、潛心修道。

據其弟子王畿後來有關陽明的修道體驗的記載,「為晦翁 (朱熹)格物窮理之學,幾至於殞(差點兒掛掉)。時苦其煩且難,自嘆以為若於聖學無緣。乃始究心於老、佛之學,築洞天精廬,日夕勤修,煉習伏藏,洞悉機要,其於彼家(佛、道二家)所謂見性(佛家的明心見性)抱一(道家的抱朴守一)之旨,非惟通其義,蓋已得其髓矣。自謂嘗於靜中內照,形軀如水晶官,忘己忘物,忘天忘地,與空虛同體,光耀神氣,恍惚變幻,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乃真境象也。」

很顯然,王守仁在陽明洞用的這些功夫,所謂「見性」「抱一」等,無不印有如假包換的佛、道Logo (標誌)

他卻玩兒得得心應手,並且玩兒出了很不一般的境界:通過靜坐內觀,已能透視身體,並進入物我兩忘、天地消泯的光明之境。

日後王陽明之所以能在龍場悟道(真正將心學集大成的那一次閉關,以後會詳細說),其實就是得益於這個時候打下的底子,可見若無「老、佛之學」,也就沒有陽明心學了。

隨著修道體驗的深入,遠離塵勞、遺世獨立的定境之樂越來越強,也越來越讓他感到自在和愉悅。時間一長,他漸漸就有了出世之念。

假如王守仁就順著這一念而去,那麼會稽山可能會多出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隱世高人,而中國思想史則無疑會失去一個五百年不遇的聖哲。

所幸,出世之念一起,王守仁便立刻想到了在世的老祖母和父親。這麼一想,他心裡便充滿了糾結。

如果說,此時的王守仁已經是一隻遠離塵器、冉冉高飛的風箏,那麼儒家的孝親之念就是一根看不見的細繩,始終牢牢地牽繫著他。

就這樣在糾結中又過了一些時日,有一天王守仁忽然大悟:「此孝弟一念生於孩提,若此念可去,斷滅種性矣。」(孝親之恩,不可忘)


最終,先生的目標實現了,陽明心學也成了修心練膽、救市濟民,走出人生困惑與迷茫的珍寶秘籍。

近兩年人們好像意識到我們的社會,正在面臨一場信仰與道德缺失、精神與物質背離的危機,以儒學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似乎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提倡和關注,或許人們發現拯救之道就蘊藏在古人的智慧中。

意識到危機,是自我救贖的起點,不過真正走上救贖之路,卻註定要比我們想像的困難的多。

古文卷帙浩繁、文義艱深,當今的我們閱讀理解有極大的障礙,因為時代變遷所導致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趣味、思維方式等差異,也成為橫亘在我們與經典之間的巨大鴻溝;

而陽明先生留下的心學,集儒、釋、道之大成,致廣大而盡精微,是一種可操作性極強,極高明而道中庸的行動哲學

自明代以後的五百年來,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各國無數的仁人志士和社會精英,從中汲取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練就一顆強大的內心,締造一樁樁掀天揭地的事功

GIF

心學修鍊的起點,便是陽明先生反覆提及的三個字《致良知》,陽明心學的語境中致良知有兩層含義:

一、與生俱來、人皆有之的道德意識;

二、內在於人又超越萬物的宇宙本原。

王陽明教我們致良知,就是讓我們當下體認這個精神本原,藉此與他人,天地和萬物建立一種廣泛而內在的聯結。

如此一來,我們的生命就能獲得一個牢固的基點,心靈就能得以安頓,從而確立人生的意義,展開富有價值的生活。

用古人的話說,可謂「安身立命」,「本立而道生」

這裡的「宇宙」並不是科學意義上的物質宇宙,而是哲學意義上的精神宇宙。

對於物質宇宙的探索,源於人類固有的求知天性,而對於精神宇宙的叩問,則是來自人性中根深蒂固的終極關懷。

生而為人,我們所擁有的生命和世界終歸是有限的、短暫的、相對的,但與此同時,人類卻始終在自己的靈魂深處仰望並追求著無限、永恆和絕對。

由此,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哲學和宗教,才在各自的精神宇宙中建構了各自的本體。

如基督教的上帝,佛教的真如,伊斯蘭教的安拉,柏拉圖的理念,康德的自在之物,黑格爾的絕對精神,老莊的道,孔孟的天,禪宗的本來面目,程朱的天理,等等。

在王陽明這裡,能夠生成天地萬物且內在於人心的宇宙本體,就是良知。

今天我們大多陷入了一種窘境:

要麼疲於奔命、身心交瘁,卻什麼也沒得到;

要麼是得到了某種意義上的成功,卻喪失了快樂和幸福;

或者就是在別人看來似乎什麼都擁有了,自己卻仍然感覺不安和不滿足,甚至比尚未擁有之前更為茫然和困惑。

根本原因有兩點:

太過看重與物質;

太過於看重他人的眼光與評價。

這是一種重心向外的人生,我們很難體會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當然了,生活在這世上我們不能沒有物質與金錢,但是物質條件只是外物,幸福與快樂是一種偏向於內的體驗,需要我們有一個健康的心靈,與我們完善的人格和強大的精神力量息息相關。最主要的區別就在於我們是否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用孟子的話來說就是: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所以我們想要獲得健康的心靈,人格的完善,強大的精神力量,就必須「致良知」

《王陽明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下一篇文章我們講述下四句教為何意,記得關注哦,不然下次看不見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arry和Bobby 的精彩文章:

TAG:Harry和Bob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