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大型催婚現場」直面婚姻現實與殘酷?《我家那小子》想要放送的,始終是正確的婚戀觀

「大型催婚現場」直面婚姻現實與殘酷?《我家那小子》想要放送的,始終是正確的婚戀觀

原標題:「大型催婚現場」直面婚姻現實與殘酷?《我家那小子》想要放送的,始終是正確的婚戀觀


文|攻主(珞思影視研究組)


「你知道我們這個節目是個大型的催婚現場嗎?」


8月18日晚直播的《我家那小子》中,陳學冬對第二天要陪著去相親的朋友,如此形容自己正在錄製的這檔節目。


但其實,與其說是「催婚」和「催生」,倒不如說《我家那小子》用多個細節呈現出了社會情感的真實面——想想播出兩個月來它引發過的話題,不管是朱雨辰媽媽的「賢妻良母」論,徐海喬媽媽盼孫子的急切,還是錢楓媽媽與大張偉「輸了就生/帶孩子」的打賭,都能戳中當下主流觀眾與網友。



其實,媽媽們最愛的兒媳婦都是賢妻良母型


而剛剛播出的這一期面對的問題就很實際——放下催婚與焦慮,「婚姻」,到底是什麼呢?


有關婚姻的討論,本周各類平台上已經算是很熱烈了:大概是因為「七夕」的關係,若干與婚姻有關的調查在本周屢屢被放出。


8月12日,來自南方都市報的新聞顯示,根據民政部發布的《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各級民政部門和婚姻登記機構共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63.1萬對,比去年下降7%。同時公報中提到,自2014年開始,我國的結婚率呈連續下降趨勢。



自2014年開始下降的結婚率


步入婚姻門檻的人數連年下降,「晚婚」現象也越來越明顯。公報中顯示,2012年之前,20-24歲辦理結婚登記的公民佔據比例最高,而從2013年開始,這個最高比例的年齡,變成了25-29歲。


結婚人數相對減少,普通人選擇走入婚姻的年齡又越來越大,與催婚現象相應而生的「相親現象」自然應運而生。


這段對於相親角的展示,直面了「相親」背後的現實


這期《我家那小子》,最觸動人心的莫過於陳學冬帶朋友一起去的上海魯迅公園「相親角」。


有關上海多個公園的相親角,其實媒體多有關注,但第一次通過一檔全民關注的娛樂欄目被人了解,或許這是第一次。



被維嘉形容為「房產信息」的相親信息


節目錄製當天雖然是周一,但目之所及,相親角依然被各種「廣告」包圍。


這些相親啟事被維嘉稱作類似「廣告」實則不虛,畢竟,我們看到的信息上都是「明碼標價」,甚至連「長壽基因」都成為選項之一,讓陳學冬感嘆「這個廣告打得我都相信了」。



「有長壽基因」的描述讓所有人忍俊不禁

陳學冬與相親角阿姨隨意的一次對話,也將相親的「實質」和盤托出——哪個大學畢業的?現在做什麼工作?在上海有房嗎?會說上海話嗎?


此情此景,讓陳學冬1991年出生的朋友這樣感嘆,「太有趣了。」



有關相親的終極4問


用「條件」來劃等號,多少道出了相親角的實質。不過,完全不談條件的婚姻,其實也不是那麼現實。


七夕前,來自某相親網站的《2018單身人群調查報告》在社交平台也很火爆,而這則報告中就提到,買不買房已成為「婚事」里的重要話題——近8成單身女性要求「結婚前必須買房」,而在婚房首付款方面,49%的單身男女認為應由男方家庭負擔。顯然,有無房子,已經成為男性日益重要的相親標準之一。



某網站有關「有無房產」等核心問題的調查結果


巧的是,有關買不買房、誰買房的話題,本期《我家那小子》中也展開了一番討論。


「對方有房沒房,這件事情是不是(婚姻)考慮的重點?」武藝媽媽就表示,自己的觀點裡,「房子應該是男孩子買,(他來)照顧這個女孩子。」


那如果這個女孩子要求把名字寫到房本上呢?海喬媽媽提到的這個問題,那就更現實,更尖銳了。武藝媽媽和陳學冬大姨的態度是,「寫。」



房子,確實是婚姻繞不過去的一道門檻,比如維嘉臨時把題面換成了「如果大家有女兒,會不會嫁沒房子的男生」,不管是武藝媽媽還是錢楓媽媽,都堅決表示「不會」,「房子代表的是一個人的能力。」



錢楓媽媽更一針見血,「不能租房子,沒有房子的人,我女兒也不會跟他談朋友。」



但更現實的問題是,當下的普通年輕人,能否在結婚時攢夠一套房?於是乎,「潛力股」和「等待」的話題接著被搬上檯面。



剛跟闞清子分手的紀凌塵秉承「潛力股」觀念

沒房行不行?有房加名字行不行?沒房的話是潛力股行不行?這有關「房子」的終極三問,其實正是當下適婚男青年基本都會遭遇的。


而有關房子的問題,《我家那小子》最終並沒有給出一個固定的答案,畢竟面對現在高昂的房價,年輕人的婚姻具體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是幾乎所有人都會碰到、也最終都會尋找出各自的答案的。


對於房子,《我家那小子》沒有給出答案,但對於相親,節目中則給出了更好的「交友模式」。


這期《我家那小子》後半程,徐海喬在朋友的介紹下、與「朋友的朋友」燃燃開心相處一下午,就讓很多網友感嘆「這種方式好」。



兩個並不熟的年輕人不以相親為目的,就是通過一群人的聚會在一起玩玩卡丁車體驗農家樂,這種輕鬆的氛圍,其實更適合單身的男女青年們。


樂於給各種朋友當「月老」的陳學冬其實早就有過總結,「越逼越反感,效果很差的,但如果媽媽通過朋友介紹這個女孩子給你認識,直接叫出來一起玩,心態會完全不一樣。」



而對於婚姻,他的想法也被很多大齡男女點贊——真的是遇到對的人,婚姻才是必須的。如果遇不到的話,那還不如不要呢。



用真正貼近當下年輕人的視角,去關注他們所經歷、感知的社會壓力和情感現狀,這正是《我家那小子》的可貴之處。



這樣具有貼近性的觀察也贏得了觀眾的尊重。來自湖南衛視的消息顯示,播出7周以來,《我家那小子》在CSM全國網和全國網城域七次拿下同時段收視第一。


而播出到現在,觀眾也顯然明了,展示男明星的獨居生活只是《我家那小子》命題展開的切入口,而它最終的指向,就是所有人都要「好好去生活」。


責編|攻主 排版|廠長 圖編|秦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捕娛記 的精彩文章:

任嘉倫助攻《翻牌大明星》登頂
《天天向上》迎來十周年,第三任製片人沈欣:未來它依然是我們的「半山學院」

TAG:捕娛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