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善修道品,三解脫門

善修道品,三解脫門

記憶

善修道品者:

若通論,十界因緣中色法,皆名為「身」;一切受法,皆名為「受」;一切識法,皆名為「心」;一切想、行,皆名為「法」。

若別論,名色支中取色,六入中取五入,觸中取五觸、五受,生、死支各取色分,皆名身念處攝。名色支中取識分,六入中取意入,生、死支各取識分,皆名心念處攝。無明、行、名色支中取想、行,觸支中取法觸,愛支、取支、有支、生支中取想、行,死支中亦取想、行,皆法念處攝。

或時云:

無明是過去愛,愛是污穢五陰。若現在論:無明,法念處攝;行,法攝;識,心攝;名色,身、心兩攝;六入緣六塵,塵,法攝;入,身攝;觸,法攝;受,還受攝;愛,污穢身、心兩攝;取,法攝;有,行攝;生是色起;死是色滅,法攝。

問:數人說「生、死皆是不相應行」,秖應法念處攝,云何通三念處?

答:《大經》云:「此五陰滅,彼五陰續生。如蠟印印泥,印壞文成。」故知生死之法不離五陰,得作此說。

若通、別緣諸色,非垢非凈,能雙照垢凈,名「身念處」。觀諸因緣通、別諸受,非苦非樂,雙照苦樂,名「受念處」。觀諸因緣通、別心識,非常、非無常,雙照常、無常,是「心念處」。觀諸因緣通、別想行,非我非無我,雙照我、無我,是「法念處」。此四能破十二因緣中八種顛倒,八顛倒轉成四枯、四榮,亦是非、枯非榮,中間入涅槃、見佛性也。

勤觀此四,名「正勤」;乃至八道,如前說。

觀根本無四句,不生不滅,即畢竟空。此空具十八空;十八空祇是一空。《方等》云:「小空、大空,皆歸一空。」《大品》雲一「獨空」。是名「空解脫門」。皆入此空,不取法性四相,不受、不著、不念、不分別新、舊、內、外云云。若心無依倚,以無所見見真佛性,以不住法住大涅槃,是名「無相解脫門」。是大涅槃,非修、非作;非自,故非因;非他,故非緣;不共,故非合;非無因,故非離;無修、無得,名「無作解脫門」。

文章 | 智 者 大 師

圖片 |玉 泉 禪 寺 數 據 中 心

玉泉Monastery

微信:dy-yuquanchansi

天台祖庭 智者道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摩訶止觀|破諸法愛,發真中道(一百八十五)
摩訶止觀|病差治異,明止治病(兩百零一)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