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國醫師節:別人眼裡的醫生,而醫生眼裡的自己有何區別?

中國醫師節:別人眼裡的醫生,而醫生眼裡的自己有何區別?

真羨慕你們當醫生,

每天穿著白大褂風度翩翩、專業嚴謹穿梭在醫院各個角落。

什麼?你這是看電視看多了吧?

女醫生是不是都像《急診科醫生》里的王珞丹飾演的江曉琪一樣,

個個都貌美如仙,優雅端莊;

男醫生都像《歡樂頌》里的王凱飾演的趙醫生,高大帥氣,英俊非凡。工作之餘,還會來一段浪漫的辦公室愛情。

其實,電視很美好,但現實還真的很骨感。

事實上,我們醫生自己眼裡真實情況是這樣:

(身穿幾斤鉛衣,連續手術八個小時)

(連續手術10個小時,坐在地板上吃泡麵充饑)

(手術進行了十幾個小時,汗流浹背,累得直接躺在地上休息)

胃腸科----不怕臟不怕臭的「掏糞工」

俗話說:剷除世上骯髒物,不怕身沾臭與腥。每位消化科的大夫幾乎都與這些骯髒物打交道,甚至還能在飯桌上拿這個談笑風生。

由於胃腸外科經常碰到一些腸胃疾病,例如腸阻梗。甚至有次還「榮幸」經歷過一個腸阻梗手術,這兩大盤的排泄物還真的讓人實在「過目不忘」,但負責醫生卻淡定麻利清理現場,歷經百戰的他們,這些噁心之物對他們還真是見怪不怪。

放療科---慢工細活的刺繡工

要想綉出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的刺繡,必須要有一雙好巧手以及足夠的耐心。而對於放療科醫生,同樣也需要十足的耐心。在處理畫靶區時,他們需要將患者橫斷面CT傳入電腦,用不同顏色將需要放療的腫瘤以及需要保護的危及器官勾畫出來。

為了不錯過任何靶區,又能最大限度保護危及器官,放療醫生必須嚴格根據指南、原則來反覆修改靶區。這個過程少則需要兩三個小時,盯著花花綠綠的線條,需要慢工出細活,細緻入微的耐心。

骨科---靠著「鎚子、釘子以及鋸子」走遍天下的木匠工

骨科醫生就像木匠一樣,因為骨科外科手術需要各種各樣的電鋸、鎚子、鋼筋以及螺絲等,

除了需要相當的技術水平以及處事能力,骨科醫生勞動強度還不亞於木匠,使用十八般器械時手上起泡還是常有的事。

急診科---不辭辛勞的搬運工

由於急診科常接都是緊急突發情況,整個人都處於高速運轉狀態,沒有固定的吃飯和休息時間。在進行心肺復甦時,又是一個體力活,一般手術室或急診科搶救時,必須按壓兩分鐘換人,從而保持體力。

若一旦接到120急救電話,需要搬抬患者,要是有電梯還好說,但要是沒電梯,又或者電梯壞了。這爬到高層的過程到底是一種怎樣「修鍊」......

燒傷科--貼貼補補的裝修工

燒傷科一般都是處理燒傷、車禍、爆炸等情況,大塊皮膚遭受損壞,又或者機體無法自己癒合時,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皮膚移植。

而在植皮前,醫生還需對創面徹底清創以及修正肉芽使其平整,擴創後還需反覆清洗創面,接著徹底止血,皮片在適當緊張度下覆蓋創面將皮緣與創面進行縫合。

要是碰到創面較大,醫生就會採用「微粒皮移植術」,一張張幾毫米大小的皮片排貼、扶平,就像貼瓷磚一樣,一點一點地排貼和扶平。

醫生也是人,還請各位多多理解

其實,醫院本就是一個高度濃縮人生悲喜的小社會,各種各樣的現實都能在此見證。

回顧我國那脆弱的公立醫院體系,之所以能夠正常運轉,主要依靠醫生護士超負荷工作換來,即便如此,平均分到每個患者身上資源也就那麼多。

人人都希望能夠「看病方便,看病便宜」,也希望醫院能夠有一群不眠不休、不計較收入的勞動力。

但這些醫療工作人員在成為白衣天使之前,他們也是凡人,他們也有家庭,也有各種各樣負擔。

醫生夜班連軸轉也會損耗他們的健康,超額的工作負擔也減少他們自己個人生活,家裡的貸款也不會因他們是醫生而有所減免。

因此,在這個首個中國醫師節,他(她)們不需要過高的讚譽,不需要高調的表揚,不需要熱烈的掌聲,但需要的是兩個字---理解。

最後,致敬,醫者仁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接種了狂犬疫苗為何仍身亡?一旦被狗咬傷後這3點趕緊做!
醫生勸你別再堅持了!這5種最傷身體的衛生習慣還敢再犯嗎?

TAG: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