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有流產徵兆,並不支持這幾種孕媽媽保胎,醫生的建議會更好
整個孕期,准媽媽們最擔心的就是胎不穩,一旦出現流產徵兆,最先想到的也是保胎,一般情況下,採取積極有效的保胎措施,都能夠讓孕媽順利度過危險期,但並不是所有的先兆流產都適合保胎,這幾種情況下,要聽從醫生的建議。
孕媽的胚胎質量先天不好
懷孕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有些孕婦在孕早期右,就出現了下體出血、腹痛等流產徵兆,原因可能多種多樣,一般情況下染色體異常、孕期情緒極度不穩定、子宮環境不好、內分泌失調等,胎兒就會自然停育,如果孕媽媽強行保胎,胎兒後期也會出現發育不健全的情況,這時候醫生會建議放棄保胎,選擇順其自然,這未必是壞事,孕媽媽要養好身體,等待下一次孕育。
服用了致畸藥物
很多媽媽會問醫生,在不知道懷孕的情況下,喝了酒或者吃了葯,會不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在受精後的3-8周,也就是停經後的5-10周,是胎兒致畸的高敏感時期,受精兩周內服用了某些妊娠期禁用的藥物,胎兒發育是「全」或者「無」的原則,全指的是胚胎受損嚴重,最終流產,此時就不建議保胎。無指的是無影響或者影響很小,即使胚胎出現受損,也會迅速自我修復,繼續發育不會出現異常。
但若是在胎兒致畸高敏期,也就是受精後3-8周,服用了藥物,則要等到孕20周左右做畸形篩查,如果沒有問題,建議繼續妊娠。
孕34周後,出現早產徵兆的媽媽
胎兒在孕34周後,如果出現早產徵兆,此時醫生不會建議保胎,而是盡量讓孕媽媽生下寶寶,因為胎兒在孕32周以後,肺部和腸胃功能已經基本發育完善,等孕34周的時候,胎兒距離足月兒只有三個星期的時間,此時更接近一個成熟的胎兒了,寶寶生下來也能很好地存活,如果繼續妊娠,醫生會擔心羊水混濁,胎兒萬一在宮內發生窘迫情況,風險更高。
如果在孕28周前,發生了先兆流產,下面這幾種情況下是建議保胎的,比如情緒導致的子宮收縮情況、妊娠高血壓、孕婦合併子宮畸形、子宮頸鬆弛和子宮肌瘤,或者腹部受到了撞擊,前置胎盤或者胎盤早剝、羊水過多、過少、多胎妊娠等,比如台灣女星徐若瑄就是子宮頸鬆弛,卧床保胎了好幾個月,根本不敢下地活動呢。
有句話叫做「保早不保晚」,孕早期的流產更多是胎兒自身出現了問題,也就是種子不好,根本種不出好莊稼,所以保胎更傾向於孕中晚期,不過還是建議孕媽在徹底檢查後,聽從醫生的建議和安排,該保胎時就保胎,該做決斷就做決斷,才能孕育出健康的胎兒。


※順產分娩,寶寶陪伴媽媽努力的全過程,宮縮多疼都值了
※頭胎順產和頭胎剖腹產,在生二胎時有啥區別?看完就知道如何選了
TAG:虎殼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