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顯是被冤殺,可為何蜀國卻將錯就錯,關鍵就在這四個字上!
三國時期的蜀國,實在是令人惋惜,本來劉備打下了漢中之後形勢很好,可惜關羽兵敗身死,連荊州都丟了,劉備去報仇結果被打敗,還把蜀國的精銳軍隊賠光了,最後扔給了諸葛亮一個爛攤子。但諸葛亮顯然也沒有吸取教訓,在臨終之際沒有妥善處理好蜀國所剩唯一猛將魏延的命運,導致魏延最後被冤殺,也算是毀掉了蜀國的護國柱石。
那麼,問題來了,當時魏延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謀反的。畢竟,如果他真的想要造反,那乾脆就在五丈原斷後時投奔司馬懿不就行了嗎?為啥還要往成都跑?有人說,魏延可能是去弄垮劉禪,這樣他自己就做皇帝了,要不然就是逼宮。但別逗了,魏延手下才多少軍隊?當時蜀國的精銳軍隊都是楊儀的手裡面呢!魏延再有軍事才華,也不可能以卵擊石啊!再說,他的手下都是益州本地人,家眷都在成都,為啥要跟著魏延搞掉劉禪呢?
所以,這麼明顯的冤案,劉禪竟然還是決定要滅掉魏延的三族,絕對是不正常。有人說,劉禪是傻子啊!太昏庸了,竟然自己毀掉了蜀國最後的將軍。事實上,這個觀點也不客觀,因為後期蜀國的治理中劉禪連丞相這個職位都沒有設立,他自己直接管理國家,蜀國照樣沒出什麼亂子啊!從這個角度來說,似乎劉禪更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那就是四個字——審時度勢!
咋理解呢?很簡單,當時魏延和楊儀是水火不容的。這一點,從楊儀殺掉魏延之後踩著他的腦袋就可以看出來。而當時諸葛亮的退軍總指揮是指定楊儀的。10萬蜀軍全部聽楊儀的號令,劉禪手裡面只有一點御林軍,就算明知道楊儀錯了,可怕引起軍隊嘩變,沒有辦法只能順著楊儀的意思殺掉魏延。當然了,等到軍隊撤到成都之後,楊儀對於劉禪的威脅也就沒有了,劉禪自然就不怕什麼了,因此楊儀最後也是慘死,可見劉禪政治手段之高明。
事實上,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魏延的資歷擺在那裡,讓蜀漢所有人都不高興。當時,荊州派是佔據優勢的,而魏延是跟著劉備打天下的,可謂是功臣中的功臣,平時總是以蜀漢一哥自居,也就只有諸葛亮能夠壓得住魏延的氣勢,劉禪也擔心著自己將來被魏延架空,所以就趁著楊儀污衊魏延造反這事兒,乾脆就給自己清除後患吧,要不然真要是魏延回到了成都,估計著軍隊指揮權只能交給魏延,那自己這個皇帝豈不是成了第二個漢獻帝嗎?
所以,魏延就這樣因為上述原因被殺掉了。其實,這也容易理解,大環境已經變了,魏延已經沒有價值了,反而還成了楊儀與劉禪的威脅,既然這樣的話,那麼自然就難逃一死嘍!對此,不知道各位有什麼看法沒?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哈!


※日本尋找多年的「神秘黃金」,卻一直沉沒在中國海域,會歸還嗎?
※諸葛亮下錯了這道軍令,毀掉了蜀國的最後希望,實在可惜!
TAG:三刻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