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錢,生幾個孩子怎麼了?
我沒錢
,生幾個孩子怎麼了?
文 | 霧滿攔江
(01)
近日,河南柘城召開社會撫養費徵收工作動員會。
針對全縣三孩以及以上家庭,徵收撫養費。
徵收標準,為夫妻雙方上一年純收入的3倍。
可以一次繳清,也可以分期付款,但不可以超過5年。
輿論嘩然,認為柘城吃相難看。
當地解釋稱:徵收撫養費這種事……呃,合法規,不合時宜。
不合時宜是什麼意思?
(02)
近日有倆專家,建議設立生育基金。
建議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無論大小,統統先罰一筆錢,除非等你生下兩個孩紙,這錢……再另說。
人民日報氣哭辣。罵這倆二貨高級黑。
但沒有最黑,只有更黑。居然還有專家衝上來添亂,建議不僅要設生育基金,還要對丁克家庭克稅:
(03)
從柘城到專家,雙向合圍。
生孩子罰你。
不生更罰你。
搞得大家好難辦。
那大家到底該不該生涅?
(04)
這世界,太陽東升,公雞打鳴。貓逮老鼠,狗子拴繩。
挺正常地。
但我們的認知——卻不太靠譜。
(05)
生孩子罰多少錢,不生該罰多少,一直是困擾國人的心結。
早年,生育是國人的信仰,可以沒愛情,不能沒子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對生殖如此執念,原因不外乎三個:
一是自然環境險惡,物種繁殖成為重中之重。
二是生存規則苛酷,古有誅九族之罪,動不動就會被人把基因連根剷除。多生幾個,徜遭不測,說不定有僥倖漏網的,就會開花散葉。
三是醫療水平差,嬰幼兒存活幾率低,壽命太短,必須多備份幾個副本。
那是一個過於漫長的以數量拼生存的時代。古老的執念寫進基因,許多人還沒學會走路,就開始考慮繁衍子嗣。
(06)
明末,玉米作物進入中國,國人數量呈現爆炸式增長。
清康熙乾隆朝,人口數量過億,許多人得以壽終。
1958年,毛澤東寫詩: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人口突破6億辣。
於是就有人開始瞎操心:這都人口6個億了。如果再讓大家敞開生,那人口很快就會60個億,600個億……哎呀媽,地里統共才幾株苗,夠不夠大家啃的呀?
擔心人口無節制增長,引發社會危機。
計劃生育漸漸浮上水面。
(07)
假如不搞計劃生育,人口會不會無節制增長呢?
歷史不能亂假如,這個問題不好答。
然鵝,我們只知道人會消耗自然資源,卻忘記了:
人本身就是自然界最優質的資源!
唯恐人口無限膨脹,不過是靜止片面思維。
以為中國人的生存狀態,會停滯在靠天吃飯。以為中國的經濟,停滯不增長。以為中國人的環境,永遠不會發生變化。
卻忘記了——生育信仰,只是惡劣環境下的生存策略。
一旦環境變化,人就會因應而變。
從數量生存,進入質量生存。
(08)
數量生存,就是大家常說的越窮越生。
後面還有半句:越窮越生——但後半句……就值得商榷了。
學界早有共識——生育是優質長線投資,越生不會越窮,人力資本是破局致富的根本。
……但為什麼,我們會認為越生越窮呢?
——是被罰窮的!
如河南拓城,衝上來就要讓你三年收入歸零,讓你陷入資本貧困。試想五口以上之家,憑空被搶走三年純收入,不窮怎麼可能?
這導致一些人認知錯亂,以為貧窮是孩子帶來的。
恢復理性,別再讓孩子背黑鍋了!
但現在說這個話題,除了廓清我們的認知,不復再有實際意義。
——經濟增長,讓我們進入質量生存時代。
(09)
最近姚晨有個演講:
在她事業如日中天時,她和經紀人雙雙懷孕,火速回家生娃。
生下寶寶回來,姚晨和經紀人又雙雙懷孕,繼續回家生娃。
生下兩個孩子回來,環境已經大變,此前的優勢不再,郭芙蓉感覺好尷尬。
——這就叫質量生存。
——此前,環境嚴酷,人命如草。大家拚命生,期以後世。
——而現在,無論女性男性,生存不是問題,事業成為首選。消費主義倡興,看不完的電影,跳不完的舞。聽不盡的好歌,約不完的會。人人都有一種生命的尊榮感。人的價值高於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
生育觀念發生變化,人口增長斷崖。
現在你忽悠也好,罰款也罷,全都不管用。人太聰明了,會因應環境調整生育策略。你非要讓人做出不符合環境策略的選擇,這該多缺心眼?
(10)
老紙說:最優的策略是無為而治。
無為,不是什麼事兒也不做。
是不違背規律,不拂逆人性。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順勢而為。
比如說,同樣是計劃生育,無為而治的策略,不是懲罰生孩子多的人,而應該獎勵生孩子少的人。
確實該有撫養費這麼個名目。但撫養費,不是罰款,不是用貧窮懲罰生育家庭。而是政府出資,獎勵響應優生政策的人,撥出款項讓其享受高質量生活。
如果當時採用無為而治的方案,有些家庭會選擇質量生存,有些家庭則會選擇數量生存,生育觀念呈現多元。雖不會避免人口斷崖,但至少會將斷崖推後50年。而50年後,我們有更多的認知智慧,更多的經驗,更富足的財力,更容易解決這個問題。
——同樣的道理,面對人口老齡化,生育觀念淡漠的現實。專家們開出來的罰款方案,統統是給患者吃毒藥,老鼠舔貓咪鼻樑,完全不對路子。
無為而治,是善待數量稀缺的年輕人,對生育家庭給予補貼補助。至少要補償女性為了生育及撫養子女,所付出的事業代價。
給媽媽發工資。
這也是許多發達國家都在做的。而我們的觀念,落後於現實太遠,還需要加大力度扭轉。
(11)
說到鼓勵生育,就會有人極端化,擔心再次出現生育高潮。
想得美。
經濟發展賦予了人的尊嚴,低生育率已是萬難扭轉。許多發達國家重獎生育家庭,如德國、如法國、如日本……日本甚至連奶粉錢都由政府出,可是大家不僅不肯生,甚至都不會談戀愛了。
中國已進入了這個階段,儘管經濟發展不平衡,儘管一系列社會問題始終很嚴竣。但國人的價值體系已發生根本扭轉,年輕人更關注生活質量,更關注自我價值。想把他們騙入產房,真的好難。
德國生育子女的父母,有14個月的育兒假期,還有政府補助的父母金,三年不帶薪的育兒假,在此期間僱主不可以解聘員工。如此優厚的條件,德國女性生育也只達到1.47胎——獎勵政策,根本無力扭轉人口減少的頹勢。
(12)
今天的問題,不過是在為此前的錯誤認知付出代價。
如果今天再錯,此後就是漫長的埋單期。
什麼樣的認知是對的?
什麼樣的認知,又是錯的?
第一:不要極端,不要誇大問題。
大家正常生育,你非誇大成大家瘋狂生個不停。現在大家追求自我價值,你又想像成所有人都不生了。這叫無事生非,人為製造社會問題。
第二:不要片面看待事物。
個人抉擇也好,國家政策也罷,都是兩難之選,有積極面,也有消極面。而人的作用,就是盡量體現積極價值,降低消極因素影響。
第三: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現在的問題,只是時下人們的生存策略,環境一變,一切都變。
靜止的觀念會把暫時的策略,誤讀為永續存在,反而會因人為干預帶來更多麻煩。
第四:尊重人性,尊重客觀規律。
人性是條狗,誰牽跟誰走。正面引導,遠比懲誡更有效果。
第五:認真說事兒,別摻雜私心。
背離良知的建議,最好不要亂提。不靠譜高級黑,越少越好。
一個國家,也如一個人。認知對了,就會順風順水,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高的幸福感。如果認知失誤,就會竹藍打水,枉費圖勞。遇到問題或事情時,別問憑什麼,少問為什麼,要問清楚是什麼。不管多麼複雜的社會問題,都不過是人性的自然博弈,會因你認知的明犀,變得簡單而淺顯。說到底,世上最大的麻煩,就是總有人閑吃蘿蔔淡操心,無事生非插手別人的生活。世間最大的智慧,就是相信別人,相信群體的選擇,必然有其合理性。
霧 曰
狗咬人,不是新聞。
人咬狗,才是新聞。
當人咬了狗,咬狗的人,不覺得有什麼不妥,被咬的狗狗,也沒感覺到委屈,看到這一幕的路人,也沒什麼感覺——這才是更離奇的新聞。
真的有這樣子的怪事發生,當事人的靜默,到了可怕的程度。這讓我們看到這時代的人心人性,已呈現出一個無力解讀的狀態。
去年今日
《當孩子遭遇不公,爸爸去哪兒了?》
霧鍋鍋為了感謝大家的厚愛,
決定每天在打賞的朋友當中,
隨機抽取一人,
送出一本好書。
讓我想想,
這周寄 《我不要忙碌一生,卻始終生活在底層》
哪位會是那個幸運兒呢?
(PS:每周五統一寄出~)
昨天中獎的寶寶是:
請這位「Iydia」寶寶
在後台回復四個字
「打賞中獎」
聯繫我們吧!


※最重要的工作,是規律生活和健康管理。
※最高深的智慧,都在情詩里
TAG:霧滿攔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