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嗡嗡釉上粉彩瓷器

嗡嗡釉上粉彩瓷器

之前我們說過的青花瓷器是釉下彩,因為彩料被釉覆蓋,而粉彩則是在釉的表面繪畫,所以屬於釉上彩瓷系列。

粉彩的前身是琺琅彩,外國人傳入的,這種彩當時是畫在銅胎上的,康熙皇帝就問了造辦處,能不能把這種彩畫在自己瓷器上,於是經過我們自己師傅的努力,終於創燒成功,把彩移植到瓷胎上。

粉彩的製作工序比青花要複雜,它要入窯燒造兩次。首先先將素胎拉好晾乾,然後沾上透明釉,放入窯中燒,與青花的燒造溫度一樣,在1300度左右,出窯後再用彩料繪畫,再次入窯燒造,這時燒造溫度在700度左右。

由於粉彩的燒造溫度低,時間長了表面的彩易脫落,所以不適合用來作為餐具,粉彩盤子作用最廣泛的就是供盤和點心盤,放些瓜果點心之類,不帶溫度的。

粉彩的出現,在中國陶瓷史上的地位也是很高的,從清代康熙開始一直到民國與青花瓷器平分秋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和文化藝術館 的精彩文章:

嗡嗡宋代的建窯

TAG:中和文化藝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