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本讓你賞心悅目的散文,本本滋養靈魂

8本讓你賞心悅目的散文,本本滋養靈魂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小編覺得,散文是一種最接近於一個人私人生活的文章。我們可以讀到一個人的愛好,他在哪裡生活過,遇到過哪些人,因為哪些事情發過脾氣或是露出笑容……

看似零散的文字,拼湊起來就是一個人完整的生活。

各位不妨讀讀散文,那些平平淡淡的字句能輕輕鬆鬆地將你帶入很美的意境。

1.

《賈平凹散文選》

作者:賈平凹

賈平凹的大部分散文都閃爍著哲理的火花。這種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體驗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論的重複,哲理的詮釋過程也就是文章的重心,極富情致和個性。這些作品在簡短的篇幅中,既沒有玄奧的言詞,也沒有空洞的說教,只是以一個經歷者的身份講述一個個富有哲理的故事。娓娓動聽,從容不迫,決不自以為是,不炫耀、不張揚。

佳句精選:

1.在我四十歲以後,在我幾十年里雄心勃勃所從事的事業、愛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我才覺悟了做兒子的不是。母親的偉大不僅生下血肉的兒子,還在於她並不指望兒子的回報,不管兒子離她多遠又回來多近,她永遠使兒子有親情,有力量,有根有本。人生的車途上,母親是加油站。

2.好讀書就得受窮。心用在書上,便不投機將廣東的服裝販到本市來賺個大價,也不取巧在市東買下肉雞針注了鹽水賣到市西;車架後不會帶單位幾根鐵條幾塊木板回來做做沙發,飯盒裡也不捎工地上的水泥來家修個池。

3.我常常遺憾我家門前的那塊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裡,牛似的模樣;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留在這裡的,誰也不去理會它。只是麥收時節,門前攤了麥子,奶奶總是要說:這塊丑石,多礙地面喲,多時把它搬走吧。

2.

《汪曾祺散文》

作者:汪曾祺

汪曾祺的散文不追求玄奧的內旨,而是以平淡質樸,娓娓道來的清新自然取勝,如雨後泥土的雋永芬芳。

佳句精選:

1.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補償夏天的損失,北方人謂之「貼秋膘」。

2.冬天,生一個銅火盆,丟幾個栗子在通紅的炭火里,一會兒,砰的一聲,蹦出一個裂了殼的熟栗子,抓起來,在手裡來回倒,連連吹氣使冷,剝殼入口,香甜無比,是雪天的樂事。

3.宋朝人的吃喝好像比較簡單而清淡。連有皇帝參加的御宴也並不豐盛。御宴有定製,每一盞酒都要有歌舞雜技,似乎這是主要的,吃喝在其次。

3.

《雅舍小品》

作者:梁實秋

外面的世界再精彩又怎樣?我要追求屬於自己的那份心靈的閑適;別人的是非再激烈又如何?我當追求屬於自己的精神的寧靜。梁實秋的這部散文,於柴米油鹽的描摹中,琴棋書畫的探討中,於清雅詼諧的文字中,吐露出無盡的悠然和智慧。

佳句精選:

1.一夫一妻不能成為家,沒有孩子的家像是一株不結果實的樹,總缺點什麼;必定等到小寶貝呱呱墮地,家庭的柱石才算放穩,男人開始做父親;女人開始做母親,大家才算找到各自的崗位。最好的東西都要獻呈給孩子,否則,做父母的心裡便起惶恐,像是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一般。

2.每天早晨離家時,我對我自己說,我今天將要遇見一個傲慢的人,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一個說話太多的人。這些人之所以如此,乃是自然而且必要的,所以不要驚訝生活的自在的人總是有各種辦法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最難堪的,是遙望綠衣人來,總是過門不入,那才是莫可名狀的凄涼,彷彿有被人遺棄之感那麼現在的人全部被遺忘了,被世界遺忘了。

3.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是臟!梁實秋看待兩性的方式真像賈寶玉。有些男人,西裝褲儘管挺直,他的耳後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於種麥!我竟然碰到過!當時真覺莫名其妙又驚奇!襪子手絹不知隨時洗滌,常常日積月累,到處塞藏,等到無可使用時,再從那一堆污垢存貨當中揀選比較乾淨的去應急。有些男人的手絹,拿出來硬像是土灰面制的百果糕,黑糊糊黏成一團,而且內容豐富。

4.

朝花夕拾

作者:魯迅

朝花夕拾,顧名思義,清早落下的花朵到了傍晚拾起來。平靜地彎腰,凝視,回憶,撿起。這個原本簡單平和的過程被魯迅先生賦予了新的含義。他回憶快樂的童年,描寫迷信卻仁愛的長媽媽、嚴謹樸素的藤野先生等一些現在普遍為人所知的人物。魯迅在文中讚美他們,但沒有歌功頌德,而是還原他們最本真的一面。

的確,人是多面性的,較為完整的人才能打動人心。魯迅自身也一樣,激昂鬥士的形象下,仍有一顆細膩的心保存著所有溫馨的回憶,而這些不多見的回憶又提升了魯迅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寫評註的老師才會說「《朝花夕拾》讓魯迅得以完整」。

本書收錄魯迅僅有的兩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朝花夕拾》是一代文豪最負盛名的傳世佳作,一部發人自省、催人奮進的教科書,一部認識中國人、剖析中國人的經典範本,一部開創中國現實主義文學先河的偉大史詩。《野草》被文學界公認為魯迅創作中最美的作品,中國現代散文詩開山之作,中國現代象徵主義散文詩中難以超越的高峰。

5.

周作人散文集

作者:周作人

周作人曾說自己身體里住著兩個鬼——「流氓鬼」和「紳士鬼」。所謂「流氓鬼」是指那些針砭現實的批評文章,「紳士鬼」主要指那些閑適抒情的小品文。

這本《周作人散文集》,最能體現他「紳士鬼」的性情與淡雅得像白開水的風格。他的這份淡然,讀來卻別有一番韻味。這是一種能夠過濾掉日常生活的喧囂與粗鄙的從容,它能讓精神得到休閑,讓情緒得以平和。

本書分為花前月下、浮生得閑、青絲白髮、草木蟲魚四個部分,收錄了《喝茶》《夏夜夢》《苦雨》《關於苦茶》《雨的感想》《再論吃茶》《歌謠與名物》《花煞》《結緣豆》《山中雜信》等散文作品。

6.

朱自清散文集

作者:朱自清

本書分為荷塘月色、背影、生命的價格、旅行雜記幾部分。內容包括:《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綠》《春》《春暉的一月》《揚州的夏日》《看花》《冬天》《歌聲》《潭柘寺戒壇寺》《白馬湖》《南京》《兒女》《給亡婦》《一封信》《我所見的葉聖陶》等。

朱自清的文章,被視為中國散文的正宗,白話美術文的模範。那溫柔敦厚、高雅樸素、意境悠遠的美學品格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他無數膾炙人口的佳作都被收錄進教科書,成為散文教學的經典範本。

朱自清的散文就像是濃郁的美酒,散發著醇厚的馨香,只要讀上幾行,就會醉倒在文字里。

7.

沙鄉年鑒

作者:(美)奧爾多·利奧波德

這本書共分三部分,《沙鄉年鑒》是作者觀察四季所寫的短文,細緻描述一年中的沙鄉美景;《隨筆——這兒和那兒》是作者在幾個不同地方與土地深刻交流的生命體驗,同時展現了美國許多不為人知的獨特風景;《結論》則是充滿哲思和警醒的自然倫理散文。

20世紀40年代是個極其喧囂的年代,利奧波德此時正獨守在威斯康辛州沙郡的一個農場內,像是一個不合時宜的人。他買下了一座廢棄的農場,攜全家入住,親自進行自然保育的研究和工作。他知道,真正的生態學不在學校,而在野地。在與大自然共舞的時光中,他將他極具詩人特質的文字和深邃的哲學性思考熔為一爐,鑄成了這本書。在書中,他用滿懷深情的筆觸記錄下了沙郡12個月的景緻。

在這一著作中,作者奧爾多·利奧波德創造了一種新的倫理學──土地倫理學。他認為,新倫理學要求改變兩個決定性的概念和規範:1,倫理學正當行為的概念必須擴大到對自然界本身的關心,尊重所有生命和自然界;2,道德上"權利"概念應當擴大到自然界的實體和過程,賦予它們永續存在的權利。為此,他提出了「大地共同體」的概念。

8.

秋天的孤獨

作者:李天斌

本書為國內散文界最新銳的作家的最新散文集,主要關注故鄉、民生、山水等,原生態寫作為其特色。故鄉漸漸遠去,舊人舊事漸漸消失,作者將這些珍貴的東西都一一留在美麗的文字里,收錄的作品主要包括:月光憶、泥土上的鄉村、平民的一生等。

本書文字優美,情感動人,思想深邃,對散文傳統有繼承和發展,對傳統散文有顛覆和反撥作用。本書既可以陶冶青年讀者的思想情操,也可以讓他們學得文學寫作的技巧,成為其寫作的典範。

另外,像「我們原本是吃灰塵長大的」,「夫妻就是搭夥過日子」,「人生不就圖個熱鬧」……本書記錄了很多這樣的鄉村俗語,這樣的人生經驗之談,值得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書薦 的精彩文章:

六本書,邂逅六位民國時代的美麗靈魂
這6本書教你怎樣成長,怎麼過好人生

TAG:每日書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