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炒股手法層出不窮:一招量價關係確定個股走勢

炒股手法層出不窮:一招量價關係確定個股走勢

社會在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將金錢放在銀行里並不是上上之策,只有通過投資才能讓自己的錢財翻番,生活過得更好。

最好的投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就是——抄底。只是有些人善於抄底,從而通過投資達到了自己財富增長的目的;而有些人不善於抄底,投資失誤,使生活變得更加糟糕。

抄底並不僅限於股市,生活中任何低價進入的投資行為都可以看成是抄底。事實上,抄底所涉及的問題並不複雜,當你具備一定的條件以後,最關鍵的是要有能力來實施抄底計劃。

力學裡只有幾個公理,許多定理都是由公理演繹過來的。抄底也類似,你掌握了基本、簡單的抄底規律,你對抄底的理解就越準確,運用起來就會非常自如。股神巴菲特有兩句話,其實就是抄底的根本規律:第一是不輸錢;第二,記住第一條。「不輸錢」就是保障抄底成功的基礎。不輸錢是什麼概念?是賺錢!

當你深諳這些規律之後,就意味著你已經懂得了抄底的基本方法,並具備成功抄底的基本要素。

然而,真正在「最」低點進入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抄」真正的「底」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是不斷地「接近」抄底。因此,抄底需要很高的技術係數,需要了解信息,摸透市場,做到心裡先有底,冷靜抄底,而不是意氣用事、心跳加快地完成投資。

本文中提出「抄底需要一個平和的心態、你的太太是抄底高手、抄地板要想到有地下室」等許多觀點,可以有效提高你的抄底能力,相信閱讀之後會有巨大收穫。

用少量的資本做成大事業

世界上有錢的人終究是少數,這些有錢人中,很大一部分人也是依靠抄底來完成自己的的原始資本積累。

湯姆·達克組建的「醜小鴨」汽車出租有限公司規模宏大,效益非常好。湯姆·達克的成功,就是從用少量的資本開始逐步做大的。

1997年,湯姆·達克通過調研,了解了計程車的市場行情之後,毅然拿出自己儲蓄多年的1萬元美金,在舊車廠挑選了9輛性能良好、外觀漂亮的車子,再加上他以前買的一輛新車,總共10輛汽車,組成了一支小規模的計程車隊,湯姆·達克從此做起了計程車的生意。出租的金額以5美分作為起價,一天只收取4.95美元。

經營伊始,湯姆·達克的計程車生意十分興旺,天天顧客不斷,這輛車還沒有回來,又有顧客前來租車。之所以出現了這種良好的狀況,是因為當時美國的計程車行業都由一些富人把持,他們出租的都是新車,針對的是那些有錢的或者可以報銷車費的一些人群,每天的租金是15美元、20美元,有一些好車收費甚至達到了每天25美元,一般中等收入的人群很難承擔這個價位。

但是,美國更多的還是那些中低收入的人群,他們有這個需求,但是卻沒有錢買車,也租不起這樣昂貴的計程車。所以,當湯姆·達克出租舊車的業務剛開張就顧客盈門。一些人看到湯姆·達克這樣做利潤豐厚,而且潛力很大,於是紛紛要求聯營。結果在1977年底,湯姆·達克出售了7份特許聯營權,一年後,湯姆·達克組建了「醜小鴨」汽車出租公司。

隨著湯姆·達克出租舊車業務增大,一些外地企業家也開始看好湯姆·達克這種出租舊汽車的業務,希望得到湯姆·達克許可,在其他地區開展出租舊車這樣類似的業務,於是湯姆·達克開始涉足特許經營的行業,在他創業還不到10年的時間內,就已經擁有了600個左右特許聯號,取了驕人的成績,當然財富也隨之滾滾而來。

少量的資本也可以做成大事業。但是,社會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收入很一般,但他們的閑散資金超過1萬美元的比比皆是,結果他們卻什麼事情也沒有做成,他們沒有用心去找適合於抄底的投資項目,時間在感嘆與猶豫中逐漸消失殆盡。

薛先生就是此類人中的一個。薛先生人很聰明,學的是計算機專業。1998年,他考上了一北方所重點大學,2002年大學畢業後,薛先生找了個計算機編程的工作,當時每個月薪水兩千元左右,隨著工齡的增長,他的工資也在不斷增長。

幾年下來,薛先生的存款有了十二萬元左右。他十分高興,認為這已經不少了,準備留著自己結婚用,所以沒有去關注別的投資項目。

漸漸地,薛先生髮現周圍人有的開始買保險,有的去炒股,還有的拿錢投資到房地產等等,結果都從中獲利豐厚,薛先生不免也有些心動。

然而,動心歸動心,薛先生還是認為做那些投資風險太大,害怕自己辛苦掙來的錢打了水漂,於是一直觀望。然而一年後,房價飛漲,股市也一路飆升,薛先生被「物極必反」的簡單思維所左右,更不敢把錢拿出來冒險,結果眼睜睜著看別人大把賺錢,自己手中的那點存款卻連一套房子都買不起。

如今,男人沒有房子連女朋友都不好找。薛先生現在三十多歲了,還是沒有結婚。薛先生感嘆女孩現實的同時,也不得不反思自己行為。

量價選股

量價選股是根據量價關係來確定個股走勢,從而選擇個股的一種方法,具體來說,實戰中根據成交量和股價選取股票的方法如下:

(1)成交量放大介入

成交量是交易市場上供需情況的表現,它指一個時間單位內對某項交易成交的數量。兵法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股市上則為量為價先。股票要上漲,先有量而後才有價。我們要判斷股票的啟漲點,必須關注其是否在放量。放量了說明有資金介入,由於主力吸籌是一個隱蔽的過程,只有在吸籌結束拉升時才會放量。這時買入股票會在短時間內上漲而獲利。

在此,我們所強調的買賣要點,必須是相對的底部區域,放量也必須是往日成交量成倍,或數倍於上一交易日的成交量。短線交易者宜在成交量處於底部放大時買進。低位出現成交量放大的情況,K線幾連陽,這表明有增量資金進入底部抄底,價增量漲,後市看好。

如圖所示,武鋼股份(600005)在股價起步前成交量長期低迷,5日成交量均線被10日成交量均線覆蓋,時隱時現,藏而不露。突然有一天5日均量線以大角度上沖10日均量線,並伴隨著大幅的成交量,高出往日不少,這是武鋼股份有行情的信號,價升量增,量價配合極好,此時是交易者介入的良好時機。

注意,如果股價處於高位放量時,此方法則不適用,短線交易者在此宜賣出。如圖所示,中海發展(600026)在高位出現巨量,而且是一根長長的陰線,說明在高位有大量籌碼拋出,短期範圍內不看好,股價後期走勢看跌。

(2)上漲趨勢中的縮量回調,回調買入法

股價在上漲過程中,多數是呈現一種波浪上漲的趨勢,直線上升的很少。在上漲過程中會自然形成一種上升通道,通道的構成是將近期股價最近的兩個高點的連線構成「上軌壓力線」,最近的兩個低點連線構成「下軌支撐線」,形成的兩條平行線就是「上升通道」。

在上漲趨勢中出現縮量回調,這是由於主力是看好後市的,是有計劃的回落整理,因此下跌時成交量無法連續放大,在重要的支撐點位會縮量盤穩,盤面浮籌會越來越少,籌碼大部分已經鎖定,這時候再次拉升股價的條件已具備。若成交量再次放大,並推動股價上漲,則這就是介入的好時機。由於介入縮量回調,再次放量上攻的個股短線收益頗高,並且風險要比追漲小很多,因此是短線交易要把握的重要時機。

如圖所示,中國聯通(600050)在上漲通道中,股價下跌,但成交量是萎縮的,說明主力資金未出離,後市看漲。


投資感悟:「愛」上自己的股票又何妨?

我們人生在世,隨著年齡的漸長,常常會突然頓悟世間流傳下來的一些世俗的教誨全是錯誤的,還需要自己推倒重來,進而建立自己的人生新認知。可以說,人生的成長過程,常常就伴隨著這種「證偽」的過程。人生的處世經驗是如此,我發現投資也是如此。比如,在我投資的早期(就是今天也常有這種說法),經常能夠聽到一些看似很有經驗的人告誡說:千萬不要愛上你的股票。如果你是一個短期的頻繁的交易者,我想這大抵是對的;然而,如果你是一個長期的投資者,我看這話真是謬種流傳,害人不淺!

其實,「愛」上自己長期持有的股票又何妨呢?

我們知道,對於投資者來講,股票絕不僅僅是一種紙片式的權證,它實則代表的是背後的企業實體,我們買入哪怕是100股,也是買入它的一部分股權、一部分生意。既然是企業實體,且是我們心儀這家企業才去投資的,如果你不是喜歡上,又如何能夠做到長期持有呢?——我在很長時間內,就因為這句「警言」而常常有這種輕微的「精神分裂」癥狀,因為明明對自己的長期組合很喜歡,甚至有時打開賬戶,看著全部是紅紅的豐厚回報,對所持的企業的那種喜歡、欣賞之感、幸福之感就油然而升,可是突然有時頭腦中就冷不丁地冒出這句「千萬不要愛上你的股票」的警言。自己有時突發奇想,是不是要將這句「警言」貼在腦門上時時提醒自己呢?你說,這是不是一種「精神分裂」癥狀呢?

自1934年,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橫空出世以來,價值投資雖然一直算不上投資界的大眾主流,但是經過眾多大師們的薪火相傳,至今已經形成了很為完善的投資理論、投資體系。當然,就像根深葉茂的參天大樹一樣,雖然它們都出自於同一根系,但是在枝蔓上又表現得娜婀多姿,各有千秋。比如,有原教旨主義的格雷厄姆式的揀煙蒂派,有低市盈率投資法的約翰-聶夫派,有菲利普-費雪的成長派,當然,集大成者,還當屬於巴菲特-芒格派。無論這個大家庭中的哪一派,其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這種價值實現的過程常常是以長期持有為表現形式的。如果說,那種「揀煙蒂派」、「低市盈率派」還算有點「冷血」的話,比如,估值較高了,或者到了自己的預期位置,感覺到無利可圖了就拋棄「另圖新歡」,那麼作為長期持有派,如果對自己所持的股票(企業)總是有一種反感、厭惡、冷血心理,又如何「長持」得下去呢?對於這種精神分裂式的做法,至少我本人是難以理解的。特別是巴菲特-芒格式投資,一向倡導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企業長期持有,更是需要付出自己的一些感情成份的。

近來,我重新翻閱了國內著名的巴菲特研究專家劉建位先生的一篇文章,突然有些頓悟。題目是《巴菲特之道很簡單,為什麼我們卻很難做到?》。在這篇文章中,劉建位先生說,「我研究了十四年巴菲特,在央視講過10期《學習巴菲特》節目,寫了8本關於巴菲特的書,在全國各地多次演講傳播巴菲特,可是我卻發現:儘管巴菲特投資業績極為成功,投資策略很簡單,易懂易學又易做,可是只有很少的人真正學習巴菲特、真正做巴菲特。」劉建位先生甚至「實話實說」,坦誠「我本人學了這麼多年巴菲特,很多方面也做不到」。這其間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他說,他看了一些心理學書籍,才稍有所悟:

「原來我們行動的真正驅動力量不是理性,而是感性。要想深度改變,情緒力量是關鍵,情緒上真正接受,才能逐步改變,習慣成自然。」

「有愛」,不就是要愛上你的投資企業嗎?我們看,巴菲特凡重倉持有的前提就是先「愛」上它,同樣,我們要想長期持有一家企業,也要這有種感性上的愛,這其間不需要你偽裝成冷血動物,反而需要我們慢慢地培養感情,甚至喜歡上這家企業的商業模式,喜歡上這家企業的產品與服務,喜歡上這家企業的管理文化,而對其管理者自然也要帶上幾分欣賞與敬佩!如是,我們這個「騎象人」,才不致於完全失去對「大象」的控制權,反而更容易指揮「大象」向正確的方向移動。

在我個人的投資體系之中,經過多年悟道,曾總結出這麼一段話:「最適合個人投資者的理念是:用自己閑置的資金,儘可能多地買入自己能夠看得懂的、喜愛的、有著共同價值觀的、優秀且低估的企業股權,而且一旦擁有了就要以年為時間單位持有,就要耐心地陪伴她們儘可能長的經營時間!」細細地剖析,其中就有「喜歡」、就有「愛」的成份。比如:

長期持有格力電器,自然就要喜歡這家公司的空調產品,比如,自己家的空調就是清一色的格力,自己使用的手機也是格力二代。對於董明珠,似乎輿論褒貶不一,然而在我看來,董明珠這樣的企業家反而是中國最為稀缺的優質資源,她甚至讓我有意或無意地想到巴菲特筆下的B夫人。進一步說,格力電器這樣優秀且具有良心的企業,從來沒有虧待過一個長期持有的股東,相反,上市這麼多年來反而改變了很多個人長期投資者的財富命運,這樣的企業你又有什麼樣的理由不去喜歡呢?!

長期持有貴州茅台,就會從內心裡欣賞這種無法複製的、稀缺的商業模式,喜歡其固本守道的茅台文化。業餘時間的朋友小聚會,都會有意或無意地當起茅台酒文化的義務宣傳員。有條件的,還可以像那些資深茅台投資者一樣,每日或獨酌茅台一杯,或常常與友人相邀,品嘗茅台,把酒言歡,不亦人生之一快事,何樂而不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單論股 的精彩文章:

如果不想再窮下去:必須牢記的炒股鐵律,學到就是賺到!

TAG:簡單論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