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險核彈」!美軍青睞小當量核武器 半隻腳踏進核戰門檻
原標題:「最危險核彈」!美軍青睞小當量核武器 半隻腳踏進核戰門檻
參考消息網8月20日報道8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而其中關於升級核力量的表述則引發廣泛關注,美國打算斥資240億美元升級其三位一體核力量,其中6500萬美元將用於「研發新的小當量核彈頭」。
6500萬美元相較於7170億美元的軍費,以及升級核力量花費的240億美元,是不值一提的「小數目」。但是美國近些年對於小當量核彈的青睞引發了廣泛的擔憂,大量更具「適用性」的小當量核彈勢必大幅降低核戰爭的門檻。
五角大樓已經謀劃放寬對敵人發動核打擊的條件,它們包括「對導致大量傷亡的非核襲擊或對居民生活保障、指揮及核武器控制設施的襲擊實施反擊」,幾乎是「以核彈應萬變」。「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就批評,特朗普給五角大樓開了一張「空白支票」。
其實自從2018年2月2日《核態勢評估報告》公布之後,美國通過強調發展所謂「戰術」組成部分來推進其核武庫建設的意圖就已經非常明顯了。
資料圖片:美軍F-15E戰機投放B61-12自由落體核航彈。(圖片來源於網路)
例如近些年出鏡率很高的B-61核重力炸彈的最新改型B61-12,其已經完成F-15、F-16以及B-2的投擲測試,如果一切順利將從2020年開始投入量產。B61-12與「前輩」不同,該型炸彈將去掉降落傘,出現新的尾部,採用能增加精度的慣性制導系統。
B61-12的最大當量為5萬噸,但是其爆炸威力可以通過當量調節系統,用電子化手段進行下調。所以美軍評價其可讓「核攻擊變得更清潔」。精確度與低當量相結合使得B61-12核彈成為美國武器庫中最具適用性的核彈。B61-12也因此被稱為美國核武庫中「最危險的核彈」。
而考慮到B61-12可由美國第五代戰機F-35攜帶,且這些彈藥將在「本世紀20年代初」部署於歐洲,B61-12的量產計劃也被塔斯社評論為上世紀80年代以來北約最大規模的核升級。
B61-12需要戰機攜帶,儘管F-35以及B-2擁有卓越的隱身性能,但是在面對世界上最先進的防空系統時仍難保萬全,另外戰術飛機在外國基地也會面臨很多的實戰限制(尤其是核攻擊)。
所以美國也在考慮從潛艇入手,發展兩種所謂的「非戰略」核打擊方案。一種是給現有的潛射彈道導彈換裝戰術核彈頭旨在降低其爆炸強度,另外一種長期的方案就是發展新型強度有限的核彈頭巡航導彈。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所提的小當量核彈頭極有可能就是為潛射巡航導彈所準備的。
資料圖片:B61-12自由落體核航彈。(圖片來源於網路)
與B61-12相比,潛射核彈頭巡航導彈以及彈道導彈引發核戰爭的風險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在導彈擊中目標之前,神經敏感的對手們並不清楚它是常規彈頭還是核彈頭,或者是5萬噸當量核彈頭還是500萬噸當量核彈頭。
美國《國家利益》曾將特朗普政府擴充核武庫的構想,與冷戰時期美國的「有限核戰爭」理論做對比。現實情況是, 計劃「有限」使用核武器只是一種危險的幻想。對別人使用的核武器哪怕當量再小,那也是核武器。特別是與中俄等核國家打一場「有限核戰爭」,幾乎可以肯定會遭到報復性核反擊。
里根政府曾在1983年啟動一次戰爭推演,測試「有限核戰爭理論」,推演模擬北約軍隊向蘇聯目標發動有限核打擊,以回應其常規武力挑釁。扮演蘇聯的部隊沒有退縮,而是變本加厲對美國發動大規模核打擊,美國也針鋒相對奮起反擊。軍演結束後的戰果推演估計,大約5億人會在核戰中死亡,北約不復存在。
特朗普的核政策調整,也是寄望「以可靠的方式預防得到核武器支持的侵犯風險,也要威懾靠非核戰略侵犯」,幾乎就是一個現代版的「有限核戰爭理論」,如果付諸於戰爭實踐,里根政府做過的戰爭推演有可能在30多年後成為現實——以低當量核武器為起始,世界在核大戰中萬劫不復。
正如美國《國家利益》評論,今天美國不需要一個上世界50年代的核武庫,那些「可使用」的核武器就應該留在歷史的垃圾堆里。(文/董磊)
資料圖片:氫彈試爆瞬間。(圖片來源於網路)


※俄媒支招俄與美「互相傷害」:經濟手段多 政治報復更有效
※英媒:美國參議院悄然通過降低關稅議案 涉數百種中國商品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