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武術不能打國際比賽

刀劍如夢
風雨無阻
周華健
00:00/03:09
從軍為將是古代很多習武之人的夢想。戰爭導致武術需求量及大,殺敵建功,抵禦外敵,拓展疆土,都離不開一批勇猛之士。戰場上大殺四方的人往往都是使用武器的高手。如戰神呂布配有方天畫戟、關公有青龍偃月刀。
小說里大俠們各個武功非凡,其實不然。俗話說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現實中武器的配備可以使人的戰鬥力提升百倍有餘,因此武術跟武器是息息相關的。八極大槍,形意槍,八卦鴛鴦鉞,太極刀盾,詠春八斬刀,不去了解兵器,中國的功夫等於了解不到一半。近代的中國清朝開始實行禁武令,日本明治時期也開始禁刀令,絕大部分國家因為穩定的需要,迫使習武之人放棄兵器,武行開始轉型成拳法學習跟擂台比賽。
1.扎馬步——源於古代射箭
2.形意拳——脫槍為拳
3.八極拳——戰場刀盾兵技法演化
4.詠春拳—刺客的無甲刺殺術|,菲律賓短刀術
5.八卦掌——天生配合子午鴛鴦鉞(yue)
6.空手道——以手為刀
7.合氣道——化兵器為擒拿
8.巴西戰舞——對付西方殖民者的火槍
功夫自古以來就是殺人的技巧,不是表演的 擂台賽不讓殺人 所以傳統武術在擂台發揮不出來,在古代就是殺人用的技巧,講究的就是最有效率的殺人。擂台上有規則的比賽,說白了也是「表演」的一種形式,任何搏擊比賽的存在意義是「競技」而不是把人打死。mma足夠慘烈,可是每年有幾位拳師死在擂台上的?而這種擂台式的表演,完全背離了古武術的核心意義。
可是現在這個年代,千錘百鍊一種「殺人技」有用么?戰場上完全沒用,現在最高效率的「殺人技」是槍,咱們近代已經用無數鮮血深刻的認識到了這個道理。同樣,現在也有很多人嘲諷古武術「說的多可怕,實戰人家拳擊兩拳撂倒」,這種事實就是現在古武術的一種無奈,每種武術的殺傷力是要靠人「去練」的!再可怕的「殺人技」你不練,有什麼用?天天手裡握著一把槍,可是槍里沒裝子彈,有什麼用?擺著好看?而且越是精準的技巧,所需要磨練的時間越長,所花費的精力越多。可是拳法里又有個基本道理「拳怕少壯」,這隻能說,古武術的沒落很正常。
本人聽說有一種武術技法,現在已經被失傳。那是一種擒拿技,專門捏碎人各個關節骨骼的陰狠技法。有個老師傅想收幾個徒弟把這門功夫傳下去,順帶掙點錢。結果他的大徒弟出門喝酒和人打起來了,把人家手給捏碎了,終身殘疾,家裡賠了好多錢,房都賣了。那老師傅也被牽連,從那以後就不教了。
部隊的各種拳法、手法、腿法都是從武術中提取出來的,都是些致命或陰損的招數,踢襠撩陰、插喉插眼,但這就是武術,就是為了擊殺敵人保護自己的,但是根本上不了擂台,因為搏擊和武術是兩個概念。搏擊是通過技擊有效打擊和打到敵人,但武術就是用來殺人的,是你死我活的技法,大部分武器都是持械的,也有純拳法掌法和腿法,但是持械武術要多,因為畢竟有武器誰也不想空手。
兵器化拳,拳化槍炮,槍炮化電腦摹擬。掌握高精尖技術。現代戰爭拼的是綜合實力。現代兵法、戰爭需要冷靜的頭腦,武勇練就精神勇氣即可,其他盡無大用。


TAG:夜雨十三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