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萬里長城上的一顆明珠嘉峪關
我這是第三次來看嘉峪關了。本來是沒有這個計劃的。可到了張掖,看了大佛,看了七彩丹霞,我的心就又開始痒痒了,於是我就改變了原先的計劃。昨天去了嘉峪關,到的時候已經是中午時分了。正好是吃飯的點,我就想著吃點什麼呢?現在很方便的,我在手機上尋找了半天,看到了一家毛家飯店,肯定是湘菜了。既然是毛家飯3店,我想毛氏紅燒肉肯定是不會沒有的。定了位置我就照著導航去了。嘉峪關市不大,也算是新興的城市。不過嘉峪關這幾年變化真的很大,我只是進城走了一下,感覺都有些和昔日不大一樣了。來到毛家飯店,我先給自己要了一盤毛氏紅燒肉。連日來的奔波我感覺自己真的是需要吃點紅燒肉了。本來紅燒肉就是我的最愛。
這家的毛氏紅燒肉做的還真的很地道。不用醬油可是毛氏紅燒肉最大的特色,這家竟然做到了。也許是很久沒有吃到正宗的紅燒肉,看著一窩紅燒肉我就有些急不可耐了。米飯還沒有來,其他菜肴還沒有上,我就開始吃起來了。等到米飯上桌的時候,紅繞肉我已經吃下去一大半了。吃飽了,喝足了,我覺得自己還不累。儘管嘉峪關市的陽光很強烈,紫外線也很讓人心煩,但我還是覺得應該在第一時間就去嘉峪關。現在是旅遊的旺季,本來去嘉峪關的距離並不遠,和我吃毛氏紅燒肉的地方相距只有八點五公里。剛開始一切還都順利,可是眼看著就要到目的地了,結果堵車。我沒想到會有那麼多人來看嘉峪關。等待了將近一個小時,總是有了泊車的地方。把車子安頓好就趕緊去買門票。
現在的景點還要排隊買票實在都是有些稀罕。我沒想到嘉峪關會有這麼高的人氣。因為如今很多地方修建的關隘不知道要比嘉峪關豪華多少。可是遺憾的就是沒有人氣。就像我們家鄉好不容易弄了個AAAA級景區,客觀的說,立意很好,硬體也很不錯。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有人氣。縣上也急,整天研討,整天在想對策。可就是沒有人氣。我想了,這大概還是文化的緣故。就像嘉峪關,只要大家說起來,都會有種嚮往,因為它畢竟是萬里長城最西邊最古老的關隘。關於嘉峪關的故事我想大家大多都會知道一些的。因為在這裡濃縮了大漢民族崛起的足跡。只要走進嘉峪關,不管是誰,都會有種情不自禁的自豪感。我的這種感覺特別的明顯和強烈。
把一切都辦完了,走進熟悉的嘉峪關已經是下午三點多鐘了。樣子肯定還是原先的樣子,只是我的心緒有些不一樣了。這回我是多少帶了一點任務來的。我總覺得嘉峪關兩千多年過去了,已經沒有實際的意義了,可是它卻能久經不衰,我想除了它本身帶給一個民族的記憶之外,一定還有別的什麼。會是什麼呢?儘管我已經來過兩次了,因為當年沒有過思考,只是覺得作為祖先遺留下來的古迹,來憑弔一番就可以了。可現在不一樣了,我是帶著思考甚或是困惑前來的。走在嘉峪關里,儘管還是原先的樣子,可是我想到的卻已經不是現在看到的模樣了。
隨行的同僚對我說,當年漢武大帝也真的是了不起。就因為不願意讓女人受罪替國家擔當,覺得所謂的和親就是一種男人自尊心的傷害。於是對當時猖獗一時的匈奴展開了大規模的絞殺。當時有兩位大將我想大家都是應該知道的,一位是衛青,一位就是霍去病。同僚對我說,他一直都沒有想明白,為什麼當時的霍去病只帶一萬多人就可以把匈奴幾萬人給消滅了。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其實我也困惑,不過我想,既然霍去病能夠戰勝不可一世的匈奴,除了作戰勇猛之外,恐怕還有別的什麼緣故吧。我一直對漢武大帝的思維進行著思考。每每走在大西北的土地上,每每看到那些漢代出土的文物,有時候我都懷疑,當年的西域的漢文化甚至都要比長安更好更濃厚。
這不是一種臆想,這是真實的客觀存在。也許當年的劉徹心裡明白,從肉體上消滅一個民族並不困難,困難的是要讓一個民族徹底的散攤子,文化的滲透就是必由之路。儘管現在我們總是說大唐盛世時代的絲綢之路,可我想,沒有當年漢武大帝的雄才大略,沒有漢武大帝的男子漢氣概,哪裡會有後來的興旺發達呢。據我學過的歷史資料,還沒有哪一位了不起的人像劉徹一樣,把一個民族從地球上徹底的消除掉了。要知道當年的匈奴那是草原戈壁上的雄鷹,不可一世,也是戰無不勝。要不然那時候為什麼要把大漢的女人,還必須是公主送給兇殘的匈奴人去蹂躪呢。
後來我在很多歷史書上也看到了關於和親的記載。也不知道我們有些專家是為祖先遮羞,還是真的就理解成了和親也是一種長治久安的辦法。竟然說把自己的女人送給匈奴人也算是一種治國的良策。我覺得漢武大帝的英明就在於他心靈的真實。其實誰的心裡都明白,這是一種民族的恥辱,這是一種對男人自尊的挑戰。漢武大帝不願意,覺得作為一個民族,一個有著強大力量的民族,怎麼可以讓匈奴隨意的蹂躪和欺負呢。於是才有了後來的衛青運籌帷幄,才有了霍去病的驍勇善戰。那一年我去酒泉,知道了酒泉市名號的來歷。當時就是因為霍去病打了勝仗,漢武大帝給送來了御酒。可是霍去病沒有獨吞,當時他只有二十幾歲,他把劉徹送來的御酒倒進泉眼,讓所有的士兵都能喝上皇帝賜下的美酒。
酒泉的來歷就是這樣的簡單。可是在這簡單的背後我們難道就不明白當年的霍去病為什麼會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結果大家自然都是知道的。當我站在嘉峪關的城牆上的時候,看到西方起伏連綿的祁連山脈的時候,心裡就在想,當年那些匈奴的殘餘已經逃進了祁連山脈,按說他們不會就此消亡的。可事實上從匈奴離開草原,離開戈壁,他們就再也沒有回來,更不知道去向了。也許有人也在思考,為什麼當年那樣一個強悍的民族會被衝擊的四分五裂,為什麼會從此一蹶不振。我想通了,這就是漢武大帝的英明之處。他用強大的漢文化拴住了生命的靈魂,他用漢文化的生命力量同化了生命的價值和精神取向。我一直固執的認為,匈奴的滅亡不是戰爭的失敗,而是文化的消失。
一個沒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其實說白了就是沒有民族的靈魂。一旦出現變故,民族的精神就會蕩然無存。漢武大帝就是運用了文化的力量把一個自以為是的匈奴從地球上徹底的抹掉了。其實我們不說心裡也都明白,不然我們為什麼把自己稱為漢人,為什麼把我們穿的衣服就漢服,甚至於我們把自己的民族也叫漢族,連我們用於交流的方塊字都叫漢字。說白了,這其實就是一種虛榮心在作怪,當然了,我們也可以把它們叫做自尊心。嘉峪關儘管當年是我們西方最後的關隘,就像我每次來到嘉峪關,走到西門口的時候總有人攔住我,要我買一份通關文牒,說當年出了這道門就是外國了。
可每次當我站在西門外瞭望無垠的大戈壁的時候,心裡就有種說不上來的感慨。我們崇尚萬里長城,我想絕對不是因為它的壯觀,而是因為它從一開始就包含了一個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國歷史的見證,也是中國文化的展現。不管是後來的絲綢之路,也不管是大明出使西域帶給我們的新的文明,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和這座古老的關隘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每次當我走在嘉峪關的城牆上的時候,就在想,當年的這裡不管多麼的重要,但是環境一定是很艱苦的。如果沒有文化的支撐,沒有靈魂的嚮往,誰會在這裡一代又一代的駐紮下去呢?又有誰可以把生命的年華交付這樣的境地呢?
有人說嘉峪關本身就是一座軍事要塞。其實我一直不贊同這樣的觀點,因為我覺得這個世界沒有誰可以憑藉軍事力量而去消亡一個民族的。古代沒有現代也沒有。義大利的墨索里尼不是最後被倒掛在廣場上讓民眾唾棄。不可一世的希特勒,想把猶太人趕盡殺絕,可最後留給自己的卻是沒有葬身之地。還有日本,那些後來被稱之為甲等戰犯的魔鬼,不也一個一個的被送上了絞刑架。所以我每次來看嘉峪關的時候,都會被這裡的大漢文化所感染。就是當年西夏王國的存在也是在女大漢文化的基礎上得以延續的。
大家也許知道吧,為什麼可以橫跨歐亞大陸的成吉思汗,最後卻把性命丟在了祁連山下。讓我說,文化不滅,靈魂就不會滅。靈魂還在,民族的精神就在,生命有了精神,還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呢。想來真有意思,嘉峪關當年就是通往西域的最後一道門戶,帶走的是我們的文明,我們對生命的理解。迎來的也是文明模式可以和我們民族相融合的生命力量。
儘管現在嘉峪關早就已經失去了當年的作用。可它卻還能存在。這隻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文化。也只有文化的存在,才讓這個世界有了那麼多歷史的故事,才有了讓後人值得玩味的精神內涵。看著來這裡遊玩的人很多,我心裡就在想,這世界需要的不是咬牙切齒,也不是自我的標榜,這世界需要的就是一種民族留下來的文化,一種可以把生命調教到極致的文化。
嘉峪關靜悄悄的矗立在那裡兩千年多年了,它除了記錄著曾經的輝煌,也記錄著生命的文化軌跡。夕陽西下的嘉峪關真的很美,它留下的不僅僅只是我們眼前所看到的城池和壯觀。它留下的是一種生命的根,也是一種生命的情懷。就是這生命的根讓我們可以自豪的稱自己為漢人,可以把我們這個民族叫做漢族……
離開嘉峪關的時候,暮色已經降臨,當我回頭看著消失在夜幕之中的嘉峪關,心裡卻在想,家鄉的文化也曾輝煌,儘管如今還在被頌揚著,可現真實的現實卻顯得有些太過的骨感了。我們需要激情,但我們更需要沉思,需要把自我生命的真實留給未來,留給我們的子孫後代……


※迪麗熱巴新戲,張藝興屈居男二,看到男一網友直呼:這波不虧!
TAG:絲路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