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快停手!原來我們大部分的做法是在傷害孩子大腦的成長

快停手!原來我們大部分的做法是在傷害孩子大腦的成長

家裡如果有個十幾歲青春期叛逆階段的孩子,整個家庭氣氛都會緊張,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不太聽話,明明為他好的事,諄諄教導,苦口婆心地勸說好像都不起作用,非得要往成年人明顯覺得錯誤的方向狂奔,撞得頭破血流也不一定回頭;很快要考試了,但孩子卻毫不緊張,依舊輕鬆愜意地參加派對,絲毫不介意家長比他還著急;晚上不睡覺,白天起不來;不再像小時候,在哪裡都抓著媽媽的手,家長去學校,孩子裝作不認識一樣;和家長沒什麼話講,卻同年小孩瘋玩,有的甚至離經叛道,屢犯校規。

於是就有部分家長開始拚命嘲諷孩子,甚至用最嚴厲的語氣教訓孩子,希望藉此讓他們醒悟,回頭是岸。換來的也許是沉默,有的孩子被長期的言語暴力磨平了稜角,變得自卑和甘於平庸,有的孩子卻變得更叛逆,和家長對干,家長要求他東,他一定會往西,以氣到家長為樂。有些家長覺得管不了孩子,就把孩子送到所謂的思想改造學校,不惜孩子被體罰也仍然將孩子放在那裡,因為家長已經完全沒辦法了,只能寄希望於外部力量。

莎拉(Sarah-Jayne Blakemore)是倫敦大學學院認知神經科學教授,今年已經44歲了,卻看起來比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還年輕,因為她經常和孩子們在一起,有一顆年輕的心。她多年來對青少年大腦的研究贏得了不少獎項,經過長期對青少年的大腦發育和行為進行跟蹤和研究,發現和大多數成人想法不同的觀點:十幾歲的孩子們大腦已經開始發育到一定規模,具有敏銳的自我意識,非常需要同伴認可,他們不認為自己是不可戰勝的,對同伴壓力非常敏感,他們的行為不是性格缺陷,而是一種神經衝動。

我們以前不知道大腦在青少年時期就會發育到這種程度。在那之前,人們認為青少年的行為幾乎完全取決於青春期的荷爾蒙變化,但腦部掃描和心理實驗現發現,青春期是神經系統變化的關鍵時期,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青少年行為的獨特特徵。青少年的大腦是成人大腦的低配版本,是獨一無二的,非常美麗和聰明。考試的壓力會傷害孩子們大腦的成長,尤其在孩子們十幾歲大腦成長的初期,傷害更大和不可挽回。

青少年的口碑很差,行為乖張,不能持久,有時盡幹些傻事,怎麼說也不改,於是我們嘲笑他們,把他們妖魔化,這種情形比我們在社會上的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多。這是不正確的,他們正在經歷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他們需要經歷這些階段,但大多數父母都不知道他們的孩子正在經歷這樣的轉變。

我們以前認為青少年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當代社會的產物。我們可以解釋為什麼青少年早上不能起床,為什麼他們有時會表現出不負責任的自戀者。在我們看來,令人驚嘆的自我陶醉,實際上是一種基本的神經學發展,因為青春期的生理功能是創造一種自我意識。青少年通過建立獨立於他們的父母新的忠誠關係來實現這一目標——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的友誼突然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害怕錯過——可能看起來像是一種非理性的優先順序感,這意味著他可能不去複習功課而去參加一個聚會。當沒有什麼比他們的同齡人的認可更重要的時候,這就帶來了對被朋友排斥的極度敏感。

她通過一項實驗證明了這種超敏性,在這個實驗中,青少年被要求玩一個在線遊戲,他們認為這是他們自己年齡段的另外兩名玩家在和他玩。事實上,這款遊戲是用一種電腦程序來操作的,他們發現自己在屏幕上看到兩個玩家之間傳球,卻不傳給他。她在成人身上重複了這個實驗,發現遊戲降低了參與者的情緒,增加了所有參與者的焦慮水平,相對來講對青少年的影響要大得多。

她說,正是這種對社會排斥的極度敏感,解釋了青少年的冒險行為。與流行的觀點相反,青少年既不會拙於評估風險,也不會相信自己是不可戰勝的。研究表明,他們懂得這些。他們得到了對吸煙、酗酒、吸毒和不安全的性行為等風險行為的徹底教育。但是在和朋友在一起氣氛熱烈時,他們的朋友在抽煙,喝酒或者其他什麼,他們很難抗拒。她引用了一個心理學家設計的電子遊戲,在這個遊戲中玩家駕駛一輛車,必須決定在紅綠燈處要承擔什麼風險。在朋友的注視下,青少年的風險幾乎是獨處時的三倍,這時的他們變得更大膽更願意去冒險;在成年人中,朋友的出現對冒險沒有影響。青少年對同輩壓力的敏感性,不是性格缺陷,而是一種神經衝動。

敏銳的自我意識是青少年專註於同伴認可的另一個結果。「虛構的觀眾」這個詞是由一位心理學家在20世紀60年代創造出來的,用來描述青少年想像其他人不斷觀察和評判他們的現象。父母們擔心他們的孩子對社交媒體和自拍照的痴迷,但莎拉說,這只是科技讓他們想像中的觀眾真實存在的邏輯結果。「所以我不認為試圖根除它是有意義的。它不會停止。」

同樣的,我們應該停止擔心青少年想要在早上睡覺。我們的晝夜節律是由大腦的一部分控制的合成褪黑素,但是,青春期後,褪黑激素晚上開始生產,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青少年晚上感到清醒,直到深夜,如此難以在早上起床。把他們看作懶惰是不合邏輯和不公平的,就像考慮一個兩歲的孩子需要午睡一樣。然而,與蹣跚學步的孩子的睡眠模式不同,青少年的特殊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

知道了這些青少年的行為模式成因,我們怎樣利用它來服務我們?首先,我們可以利用青少年同伴壓力的「親社會」潛力。有很多證據表明,青少年比成年人更重視其他青少年的觀點。」已經有關於欺凌和吸煙的研究表明,如果你讓年輕人自己去參加活動,他們對彼此態度的影響要比老師們所做的要大得多。」

她還對一些國家禁止年輕司機攜帶乘客的決定感興趣。在25歲以上的時候,人們在載著乘客的時候會更小心駕駛,而在年輕人中,危險駕駛最有可能發生在他們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她還提到,倫敦的一所中學已經改變了上學時間,以適應學生的睡眠模式。「這是有趣的。我們應該注意這一點。」

蹣跚學步的孩子只是在測試界限,他們的想法比他們表達能力的能力更複雜。當她最近去看她的大兒子的學校時,他讓她假裝不認識他。「我可能會因此而生氣,我可能覺得他真的不再屬於我了。但是我沒有。我想:「這絕對是正常的,這是完全正確的。」

但這個世界上這麼多的成年人卻不這樣想,這是為什麼?

「我經常想,為什麼我們會嘲笑青少年很滑稽,為什麼會有整部喜劇節目嘲笑青少年的行為。」我們發現我們的孩子們真的很難願意一直和我們在一起,不再想要在公共場合握著我們的手,不再心甘情願地做我們所說的事情時,我們真的很難過。

但這些真的不是青少年想做的。重要的是他們不需要,他們必須學會獨立於我們——所以在我們面前必須有很多的反叛和,我們發現孩子們不再想要和我們親密時,對父母來說是很難接受的,反映在社會上就是我們對青少年的嘲笑。

這是我們應對他們的拒絕的方式嗎?是的。她傷心地微笑。「這是一種處理它的方式,不是嗎?藉此讓人們發泄出自己的脾氣。但這真的不會有正面幫助,快停止吧,別再借著愛的名義傷害我們的孩子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諧你我他 的精彩文章:

魅族16預售3200台,2698元的魅族16,到底賣了幾台?

TAG:和諧你我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