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環境的架構與作用三

心理環境的架構與作用三

生命之光誓願

若一眾生不識這個心理環境的架構,沒有在這個架構上獲得完全的自由、遠離所有的委屈、像佛陀一樣的圓滿無礙,我們這個交流、實踐、傳遞的作為就永不休止!

編者按

三惡道是被動的生命現象,人類心理也有這三個法界,如果三惡道的東西多了,人身盡時就會墮入這三道。遠離貪、嗔、痴,是遠離三惡道最簡單的方法。人身在三善道中最為難得——人類有選擇性,具足貪、嗔、痴、慢、疑、不正見六道眾生的所有特質,能體驗到種種生命的特質、內涵,覺悟的機會比其他五道生命都多得多,具有完成十法界所有作為的巨大潛能。通過對十法界、對佛法界的清晰認識,我們也來做饒益其他種種生命的支持者,給予其他生命增上緣、圓滿緣——這就是生命真正的價值所在,或者說生命的光輝。

三惡道是被動的生命現象

今天我們把心理環境的架構根據十法界來闡述一下。先講講十法界中的三惡道,就是所謂的下三道。下品的惡業是畜生道,中品的惡業是餓鬼道,上品的惡業是地獄道。這個惡業,可以用一個比較中性的詞來表達——被動的生命,是一種被動的生命現象。

下品惡是被動的,但不像上品惡這麼被動。上品惡是一種很徹底、很徹底的被動。它們被刑罰所制,受地獄的刑罰果報,完全是被動的,沒有一點點的空隙。

中品惡有一部分有可以尋找、尋伺的機會,它可以去找充饑的東西。它找到飲食後,拿起就變成火、膿血等等不能食的東西,這就是它們的惡報。這個惡報不是那麼徹底,因為在尋找的過程中它們還有樂子,但拿起來吃的時候就不行了,那就是苦處。

下品惡的畜生實際就是愚痴,它的特質就是愚,愚昧無奈,但不像上品惡的刑罰果報這麼苦,下品惡是無奈的。好比說畜生,不讓它進房間它就不能進房間,不給它吃它就沒有吃的。它有很多無奈的、愚昧的東西。

三惡道的整體現象是被動的。在這種被動的果報中,這個惡業是不易調整的,或者說基本上沒有調整的機會。它們被業力困著,特別不容易調整。

佛陀在經典中舉有例子,說劫前的鴿子、蟻類,一劫已經過去了,這些鴿子還是鴿子,螞蟻還是螞蟻。我們一旦在業報中有這種惡品果報了,那就很難出離。

遠離三惡道之苦

為什麼要勸人類行善呢?實際就是讓我們遠離三惡道的苦。我們心理都有這三品惡,因為心生十法界,這三個法界也是存在的。只是說現在我們有人類福德的保護,使我們沒有受這三品惡的果報。但我們人身一旦盡了,這三惡道的東西過分地多了,那人也會墮落到三惡道中去。

生命的輪迴不是個概念,也不是個說法,這就是生命的一個特質,來來去去。我們現在鼓勵人類行善積德,實際就是從因果上來避免三惡道對我們未來的影響。

那我們人類生命中呢,好比說想讓別人受苦的這個嗔心,就很容易受地獄懲罰的苦。雖然是人類,但是我們心理上已經受到了地獄的果報。這個嗔心就是所謂的上品惡,就會給我們帶來麻煩,種下上品惡的種子。

餓鬼實際是貪心。貪婪、吝惜的人,很容易受到餓鬼的果報。有的人於自己的妻子、兒女尚不願意讓他們用財富、飲食、衣物等等,何況他人。這種人現世就受著餓鬼的心理果報。貪是中品惡,到後面人身一盡,他就會到餓鬼道去。

下品惡就是愚痴業。有時候我們做人、做事,會特別的固執,超級的固執,會製造很多無奈的事。特別堅持愚痴業的人,到這一生盡頭的時候,也有機會墮入畜生道。

那怎麼來對治三惡道呢?就從貪嗔痴入手,遠離貪嗔痴就遠離了三惡道。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離開貪嗔痴慢疑的惡習。

三善道中人身最為難得

我們再說十法界的三善道——人、天、修羅,這三善道稱為三品善。上品善為人,中品為天,下品為修羅。為什麼把人放在上品呢?要說天的果報一定比人要好呢,恰恰人身難得,人身是十分難得的。

人類的作為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人類有擇取性,人類有擇取的福報。其他生命都沒有,包括天人。天人的放逸是沒辦法的,他五欲之樂的環境,十分地充足。人類也有天心,但天人的放逸是沒辦法制止的,修羅的爭鬥也是沒辦法制止的。唯有人,有擇取的空間,這是十分難得的一個果報。

所以世尊在六道中應化,他是一定先在人類中應化。不管是人類八萬四千歲,還是人壽十歲的這樣一個生命環境,人類是佛應化最好的一個環節。因為人類有擇取性,就是人類可以教育,天人跟修羅的教育機會都不多。

在這三善道中呢,修羅嚴格持戒、很精進,是很規矩的,很厲害、很有力量。雖然持戒精進,但是他的嗔心太大,嗔心、慢心、嫉妒心重,是鬥爭的法界,受鬥爭的果報。所以他有天福這樣一個果報,但沒法享天福,只能把天福拿去鬥爭去了。所以修羅很難施教。

人類就會在苦樂中擇取,因為人得不到五欲滿足的機會。人的鬥爭有限量,體力有限量,作為能力都有限量,他就有機會。他會冷靜思考一下,我怎麼做不成這個、做不成那個,我想放逸怎麼滿足不了等等,他就會擇取。所以人身是上品善。我們得到人身是十分難十分難的,世尊說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失去人身的機會太多。

所以說真正學佛的人,反而特別地尊重人身、尊重自己、尊重生命,尤其是尊重人身,對人身的尊重是到極致的。為什麼呢?太短暫。

人類是集大成的生命

人類是集大成的一個生命,人心有十法界。其他心也有十法界,只是說我們人類的十法界尤為突出。

為啥說是集大成呢?人的生命與心地中直接就有六道,就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修羅所有的生命特質,就是六道的生命特質在人類中都表現出來了。其他五道眾生就不具這種特質。人類能體驗種種生命的特質、內涵,那他覺悟的機會也就多得多,其他生命就沒有這個機會。

人身難得,我們作為人類來說,要有這一點點的認識,你的生命就升華了。你就不會去卑視他,不會在某一個角度使自己墮落、使自己迷失了。因為我們認識到生命的整個內涵,就不會把生命壓抑到某一個地方,我們就有舒展的機會、空間了。

那我們作為這樣一個集大成的生命,這樣一個特質呢,我們要了解他。不了解,或者說我們受到習慣、知識的制約,就會浪費我們有巨大作用、巨大潛力的生命——人類的潛能可以完成十法界所有的作為。

就是完成像佛一樣的功德,菩薩一樣的善巧,聲聞一樣的解脫,獨覺一樣的自在,天人一樣的放逸,修羅一樣的鬥爭,三惡道一樣的苦楚,人類都可以去充分體驗。主動地體驗聖者——佛、菩薩、聲聞、緣覺,這是大智慧者所行。主動體驗三惡道的苦業,是大悲心所行。那人類生命巨大的潛能怎麼來調整呢?實際就是以大悲心來行諸苦業,主動行諸苦業;以大智無染的心,主動地行諸覺悟行。

展示生命真正價值與光輝

我們一般稱佛陀的生命就是大智、大勇、大雄、大力、大慈悲、大智慧等等很多這個「大」,實際並不是誇張的,是他對十法界的生命有一個充分的體驗,沒有缺陷。「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十號,實際也是在表揚、在讚美佛陀對十法界生命的充分運用與體驗。

佛陀充分地饒益著其他九界生命,給予九界生命支持、增上緣、圓滿緣。這是個不得了的事,他對其他九界的生命是有益的、是支持的、是增益的,給他們一個圓滿的緣——就是來教育十法界,來讓大家認識十法界,充分地了解生命的廣大內涵。我們一般會把自己的生命狹隘化、習氣化、習慣化,很狹義地活著,生老病死地活著,沒有真正去體會十法界,這是可惜的。

GIF

那我們為什麼來學佛呢?實際通過對生命、對十法界、對佛法界的清晰認識,我們會不由自主地選擇、擇取這樣一個覺悟的所謂大雄、大力、大慈悲的作用。我們也來做饒益其他種種生命的這樣一個支持者,給予其他生命增上緣、圓滿緣,做這樣一個人,這就是生命真正的價值所在,或者說生命的光輝,真正地讓生命價值充分地展示出來。充分地展示,充分地運用,這個充分很重要。

實際充分的人會感覺到是圓滿的,功德圓滿了。我們生命受到狹義的制約、習慣的制約,是痛苦的、壓抑的事情。人被抑制著了,被困在那兒,生命就會受到傷害。所以說我們來真正地了解生命的價值,來充分地體驗佛陀的功德,那我們人生的這個潛在的內容、廣大的內涵就都能表達出來。那就會徹底地遠離所有生命不具足之前的一個狀態,就是委屈。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菩提眼 的精彩文章:

摒棄九界,同歸極樂
皈依——真正對生命負起責任

TAG:菩提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