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狡猾的俘虜是怎樣被生擒的……

狡猾的俘虜是怎樣被生擒的……

貓耳洞人追憶之五——智擒俘虜

九月的一天傍晚,松茅嶺方向電話報告,他們捕獲了一名身份不明人員。在不能完全確認敵方俘虜兵之前,指揮所人員慎重地稱之為疑似俘虜或不明身份人員。團指揮所接此報告後異常熱鬧,由岩洞改造成的三十多平方米作戰室一片歡騰,團首長和參謀、幹事們流露出喜悅,在一聲聲命令指示中,忙忙碌碌,進進出出。

能在這樣複雜的戰場環境中,抓獲俘虜兵,對於防禦作戰而言,已是不小的戰果。這讓指揮員們既興奮又緊張。參戰以來幾個月里,一線陣地官兵蹲守貓耳洞,身心受到惡劣環境的折磨,總想痛痛快快地打一仗,取得勝利的戰果。俘虜兵的捕獲,無疑是一場鬥智斗勇的戰績。指揮員們高興歸高興,但還是緊張嚴謹的上傳下達著命令指示。主要集中在:如何現場處置俘虜?如何保證俘虜安全轉運到後方?如何做好敵方反撲和報復準備?如何減少我方傷亡?如何保證後續陣地安全?

友鄰炮兵部隊按照配屬分工,做好了防敵方反撲報復炮擊準備。軍師指揮部專門安排情報分隊翻譯官趕赴前線,接應做好口供情報工作。沿途各陣地為做好護送協同,加強了警戒掩護。後勤保障機關甚至著手準備著調劑後運車輛和拘留地點......這一切,都緊張有序地忙碌中進行著。

松茅嶺陣地地勢陡峭險峻,為原始森林覆蓋,易守難攻且不為敵方所發現。與431高地相比,貓耳洞內的空間大、掩蔽性好。一向默默無聲的3號哨位戰士,在此地生擒俘虜可見陣地結構的複雜。

3號哨位4名戰士抓獲俘虜後,迅速向陣地長報告。陣地長按照團指揮所的命令,組織精幹力量馳援,將反鉗倒地的俘虜用找來的棉繩捆住雙手,用兩塊毛巾頭布包裹住眼睛。趁著夜幕降臨時機,前呼後擁地把俘虜押送下陣地,隨後交給了前往陣地下方的特勤軍車上,運送到後方指揮部。

這一天的到來,讓3號哨位的戰士們又喜又驚。喜的是,他們策劃的「釣魚行動」,總算有了收穫。驚的是,俘虜是逮到了,後續的麻煩可能會來了。

3號哨位,是依託山體外壁自然形成的內窪峭壁搭建的,外觀如同鑿壁出的走廊,一端是用構築貓耳洞用的波紋鋼在外部作些遮擋,一端留有出口和觀察點,外部幾乎被綠色森林遮蓋住,很難識別此處是用於偵察的貓耳洞。

曾寶山帶著四名戰士進入哨位後,總是感到在這茂密的叢林里,陰森森,不通風,不透光,詭異得讓人驚恐。哨位上除了一根電話線可以保持著與外界交流外,基本上孤立無援,全靠他們五個戰友自給自足,自我保護,抱團取暖了。哨位的觀察視角很窄,只有九十度的遠距離俯視,而且觀察的方位有一半是江對岸的我方陣地。團指揮所賦予3號哨位的主要任務是,觀察我方江岸有無敵情變化,打擊小股散兵襲擾,固守我方領土。守住陣地就是守住領土。上陣地半個月後,曾寶山基本上摸清了周圍環境,他們慶幸分配在這個有點世外桃源的感覺,每到下雨時,山頂上順流而下的雨水形成的瀑布,又彷彿水簾洞似的。五名戰友像山中的猿猴,每天除了輪流值班守崗,就是吃飯、睡覺、吹牛,兩本書和雜誌已經翻得卷邊起毛。大家倦宿在一起,連值守窗口也只能是躺著觀察。出來活動時,可以在小瀑布下沐浴一下,在水潭裡泡個澡。只有偶爾傳來的槍炮聲,才讓他們明白置身於戰場之中。

這樣的日子大概持續了一個月,後面發生的事,讓他們不得不警覺甚至害怕起來。

負責保管生活給養的小趙發現,近來罐頭和餅乾日漸少了。他以為是夜間值守的戰友偷食吃了。但有時一夜也不至於偷吃了三四罐的。罐頭食品是按標準定量供應的,有多吃了,就有少吃的。他遲疑多日後,還是向班長曾寶山作了彙報。曾班長告訴大家盡量節約食用,暗示指示值夜班的戰友不要偷偷摸摸多吃多沾。幾名戰友面面相覷,不得要領。上陣地時間不短了,大家對吃罐頭已經有些膹了,根本不在乎誰多吃少吃,更不會有誰偷吃了。大家示意曾班長說清楚咋回事。小趙才直截了當說,罐頭莫名其妙地少了三四份。大家一致表示,沒有多吃,也不想多吃。

緊接著後一周的早上,小趙又發現放在觀察台的食品鐵皮盒不見了,那裡面可以全哨位一周的乾糧啊。曾寶山以為會是有誰拿到哪個位置,或許做枕頭,或許做寫字檯,問了半天,大家都說沒動過。這就納悶了。曾寶山抓頭撓耳,嘴裡咕嚕著。小趙提醒說,會不會2號哨位的人來拿走了,但不合常理。他們離山下較近,有時還可以用煤油爐自己生火做飯,吃的比3號強多了,更何況軍工運送物資首先經過2號哨位,就是要拿,也會打過招呼,可以讓軍工多留些給他們。前一段曾出現過有當地老百姓在原始森林裡迷路誤入陣地的情況,不會還有老百姓上陣地來竊取陣地物資吧,就不怕踩上地雷或遭到槍彈誤殺嗎?曾班長和小趙來來回回分析,找不到自己信服的答案。就問了問夜間值守的戰友。幾名戰友都說交接班正常,沒有發現異常情況。小趙是凌晨最後一崗,他堅定地表示,自己一直在觀察窗口。的確如此,大家除了習慣於遠處零星的炮聲,就是溪水流淌的淙淙聲和風吹樹葉的瑟瑟聲,對任何異常動靜都特別敏感和警覺。電話問了問2號哨位有沒有人員進入3哨位警戒區里,半開玩笑地告訴他們,上來時要提前報告,不然子彈不認人的。2號哨位是排長擔任的哨長,藉機提醒他們加強警惕,注意安全,不能腦袋掉了都不知道咋掉的,守好陣地,不能讓敵人邁進我方陣地一步。

「真是遇上鬼了。」小趙不停地咕嚕著。曾寶山把排長的指示複述給大家,要求大家瞪大眼睛,加強警戒,並安排了一人主崗一人輔崗,分別在兩個觀察口值守,一旦一方發現情況,另一方就能緊急響應起來。

事情過去了一周後,小趙再次發現值守前放在觀察口的水果罐頭不見了。他咋咋呼呼問是誰吃了,可就是沒有人應聲。「真是遇上鬼了」。小趙開始真正懷疑起情況來了。先是不經意間丟了三四瓶罐頭,後是親點的一整盒罐頭丟了,再是自己留著準備食用的水果罐頭就莫名其妙地沒了。前後不足一個月。這是在戰場上啊,玩笑開得有點大了。他越想越感到事情不妙。真不會是敵人摸到哨位上來了?敵人也不至於為了罐頭冒死來偷啊?他把這一念頭報告給曾班長和戰友們。幾名戰友原以為雖身處戰場但相安無事,經這麼一分析,人人都顯得緊張起來。我們是來幹嘛的?這兒不是享樂的天堂,是隨時面對敵人的戰場。事情果真如此,那麼敵人是怎麼摸過來的?又怎麼就不能發現呢?曾班長決定帶二名戰友走出貓耳洞,對警戒區域進行一次徹底的勘察。所在的地域幾乎被灌木叢林覆蓋,沒有任何可以走路的地段,唯一可以進出的是一條窄窄的小溪流,那是從水潭溢出流淌形成的溪溝。從現場流向看,小溪從側後流入盤龍江。可當曾班長和戰友們順著小溪潛入到下游兩百米時,卻發現溪流改變方向,九十度折回到了3號哨位的右前方,再朝前方延伸過去,就是邊界線了。

戰前推演時,作戰參謀並沒有告訴他們這兒的地理情況,更沒有明確當前面對的敵情。古代軍事上所謂「知彼知已,百戰不殆」,而他們是既不了解自己的深縱情況,也不了解敵方的情況,就匆匆地守護著自己的貓耳洞,有些犯了軍事上的大忌。這倒也不能怪罪作戰參謀們,因為戰線較長,地形複雜,貓耳洞的設置只能因地制宜,不可能根據教科書中的要求擺兵布陣,雙方處於膠著狀態,難以推斷出戰場真正的各類因素,只能通過各級指揮員根據現有地形地貌和敵我態勢,佔領有利位置,能人工構築貓耳洞的,可合理布局進行構築,不能人工構築的,只好依託天然地形佔領使用。類似於3號哨位,依託現有崖壁作為佔領陣地的,在敵我雙方前沿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加之灌木叢林和人工偽裝,目標極難發現。

曾班長與戰友構成前置後墊的戰鬥小組,一步一步往前推進著,就是看不到盡頭。他們不敢再冒然前行了。這僅僅是勘察地形,是哨位的私自行動,在沒有得到上級命令的時候,他們所進行的行動,都是擅自行動。萬一產生無謂的犧牲後果,指揮員都是要受到戰場紀律處分的。

他們迅速撤回到自己的貓耳洞,並將溪水流向向排長作了彙報。排長打開作戰地圖,地圖上顯示著整個地區等高線和邊界線走向,在3號哨位醒目標註有淺藍色圓圈,那是積水潭,並沒有明確的水系路線。小溪在雨季時是河道,旱季時應該是山道,曲曲折折、低洼不平,但可以成為敵我雙方滲透的基本路線。排長把這一判斷報告給了營指揮所,請求高空觀察所加強對這一區域的敵情偵察,以避免我方陣地遭受襲擾或打擊。

曾班長加強了夜間的觀察警戒,進入夜間時,把觀察洞口進行了加固和封閉。到了白天才打開洞口,除留一人進行值守外,其他人都安排休息,力量全部用在凌晨觀察上。小趙和另一名戰士換下了第二崗的兩名戰友,此時已是深夜三點多鐘。夜深人靜之時,涓涓細流流淌的聲音,有點催人入睡。小趙強打精神,注視著前方,忽然眼前模糊地看到人影閃過,動作有點像猿猴的一樣搖擺,一晃一晃的悠然自在感。小趙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處在游神夢魘狀態,又扑打著自己的腦袋,感覺自己還是清醒的,便大聲咳嗽兩聲,影子順著咳嗽便消失在黑魊魊的叢林中。小趙不相信在這個戰場叢林里,會有或猿或猴或猩猩的靈長類動物出沒。他傳話給擔任輔崗的曾寶山班長,曾班長也說,是不是一個人影從眼前洞口閃過?小趙說,是啊,以為自己有幻覺呢?那看來真有敵情了。曾班長迅速命令大家準備好槍支和手槍榴彈,各就各位,隨時準備戰鬥。

直到凌晨天初亮,也沒有發現那個人影,大家像癟了氣的皮球,直罵小趙遇到鬼了,夢遊了。曾班長和小趙只得遺憾地表達抱歉,不再申辯。只是再次提醒大家,這是陣地,還是警惕為好。

時間又過去了幾天,就在對岸431陣地遭到炮擊的那天深夜,一個人影窸窸窣窣地再次出現在貓耳洞前。曾班長和另一名戰士從觀察口幾乎面對面地相視著,雙方都嚇住楞著不敢作聲。待曾班長反應過來,人影消失了。

3號哨位里,一下子充滿了緊張氣氛,硝煙味越來越濃。目標消失在視線中,是打還是不打?漫無目的地開火,不僅不能消滅敵人,也會造成我方誤傷。曾班長緊緊盯著視角不寬的叢林,驚悚的心情慢慢平復下來,遲疑了幾分鐘,便拿起電話,壓低聲音向排長報告。說是敵人有偷襲哨位的可能,看到人影從哨位閃過。排長追問,大約多長時間?幾個人?從什麼方向來?向什麼方向去?有沒有製造麻煩?曾班長一一作了回答。

第二天,排長帶著2名突擊隊員,上了3號哨位。排長和曾班長進入警戒區域察看地形,發現貓耳洞前的小微灌木有被傾壓的印跡,貓耳洞上方的叢林里有攀爬的痕迹,溪流方向看不出明顯變化。大家判斷,敵人從上端穿過荊棘下來,到達貓耳洞邊,再順著溪流撤回消失在叢林里。

令人不解的是,一名敵人冒著完全可以消滅的危險,進入我方陣地,既沒有製造偷襲,又沒有定位炮擊。按照戰法規則,襲擊之前會有根據規模大小有前置的炮火準備,而敵方並沒有這樣的動作,難道是作為先遣偵察?這種可能性不大,從地形上看,茂密的荊棘叢林加上陡敲岩壁,一個人進出都很困難,小股分隊行動要想潛入縱深,不掃除路障,行進是不太可能的。從戰術上看,先遣偵察也不會是單兵行動,即使派出小股力量滲透,進入易守難攻的我方陣地,其犧牲代價太大,沒有必要以重大傷亡換取一個哨位的臨時佔領。曾班長聯想到哨位上丟失乾糧的事,提出一個大膽猜想,會不會是什麼人為了偷吃的而來?大家聽了曾班長的分析認為有道理。

深夜潛入哨位,是人,已經確信無疑了。可這個人是什麼人?敵人?老百姓?敵人可能性大,但老百姓不是沒有可能。原始森林裡,什麼樣的事情都會發生,以前發生過,現在也不是不可能發生。寧可相信是敵人,但又不能神經過敏隨意使用槍彈,萬一是老百姓,製造傷亡,對固邊守疆帶來被動。曾班長向排長彙報了自己的下一步方案:若僅僅是為了偷食食物,可以將食物和罐頭擺到觀察窗口之外四五米處,如果丟了,說明有人沖著食物過來的。若是敵人單個行動,不必擔心哨位安全,不必使用武器,可以生擒。大家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便同意了。

時間又過去了三天,放在貓耳洞外的兩瓶午餐肉罐頭不見了。

第五天里,他們在貓耳洞外擺放的一包大重九香煙和幾包壓縮餅乾不見了。奇怪的是,多了兩包步槍子彈。曾班長他們誰也不會把子彈丟在外面,一定是偷盜者丟下或有意識留下作為交換的。小趙隱約看到有人在食物擺放點上停留了三五秒,他並沒有因為有人潛入進來而緊張地端起槍來,起初的好奇,讓他忘記了可能的敵人。對於這些年輕的戰士而言,雖身處戰場,擔負的是陣地防禦,很少有機會直接面對敵人。像戰爭年代,敵我雙方開槍投彈,面對面地與敵人相互拚殺,最後是橫屍遍野,慘不忍睹的場面,和平年代的人們只能從影視作品中看到。曾班長後來回憶,看到敵人潛入陣地,起初大家都緊張害怕,有的不敢直視,有的連槍都端不起來。當發現敵人沒有打擊的動機時,又少了消滅對方的舉動,心甚至軟了下來,人沒有進入到你死我活的境地,沒有那種國恨家仇的情緒,相互廝殺對方的心態好象難以建立起來。曾班長和3號哨位的戰友,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就任人竊取他們的食物。有時還有意識放些煙和酒。

3號哨位的情況,不久反饋到團指揮所。團首長嚴肅批評了他們的做法,甚至調侃3號哨位「這是與敵人搞共建文明陣地啊」,責令營指揮所寫出情況報告。而作戰參謀們則向團首長建言,這是一個值得做下去的文章,讓3號哨位把戲表演下去,來個將計就計,抓住敵人。抓住了敵人作俘虜,這是重大戰果,可以在英雄團隊光榮簿上記錄下這一歷史時刻。就是抓到的是老百姓,也是出於保護,防止在戰場上出現傷民事件。作戰計劃定名為「釣魚行動」。

團指揮部按照曾寶山反映的情況,在沙盤上反覆進行了推演,要求3號哨位的戰士全部撤出陣地,交由突擊尖刀班來實施抓捕計劃。情況反饋到曾寶山班長這兒,全哨位的戰士們不幹了,他們誓死不撤出,不贊同這種可能同樣要付出代價的硬碰硬的行動方案,他們要自己干,相信前幾次的引誘已經得到對手信任,可以智取誘降。曾班長用一大把子彈,擺出一個沙盤地圖,顯示拐彎的溪流、觀察洞口、食物擺放處,接著在在三個位置上擺上彈殼,然後告訴排長,這三個位置是我們安排的潛伏哨,三角位置加上貓耳洞的觀察點,敵人只要進來,他就成了中之瓫中之魚,沒有空隙逃脫。團首長聽取的3號哨位的想法,認為這種方式更為保險,可以採納,但必須要加強兵力,相互側應。

那一天,3號哨位按照團指揮所的明確的行動方案,準備實施逮捕圍殲。曾班長和小趙帶著戰友在貓耳洞外增設了兩個暗哨,貓耳洞里只留下一人值守,排長帶著兩名突擊隊員守在側翼,一切按照預案潛伏到位,形成喇叭形口袋狀。大約凌晨四時,一個人影從貓耳洞上部的荊棘中冒了出來,曾班長清晰地看到,此人身高不足一米六,身體單薄,上身裸露沒有衣服,下身只有褲衩,手裡拎著一隻類似布袋的東西,身手敏捷地滑到貓耳洞旁邊,前後左右掃視一遍後,看到裸露的石塊檯子上堆放的罐頭,便往布袋裡裝,動作輕巧而無動靜。正當此人轉身折回做好攀爬動作時,排長和他的突擊隊員上前一個腿掃螳螂,把那個人打倒躺地,緊接著,用準備好的口袋套住頭部,手臂反鉗著無法動彈,一步一步拖到貓耳洞里。那人嘰哩呱啦多喊了幾聲後,未作任何反抗就老老實實就範。

此人被押送到後方指揮部後,一開始拒不交待自己的身份。慢慢地通過翻譯對話交流知道大概。意思是自己是被我方戰士誘騙過來的,雙方沒有想打死對方的意思。他起初承認自己是個民工,後來說自己在陣地上服役三年多了,主力部隊撤出陣地後,他被留守在東山哨位上,派出下山運送給養的同伴再也沒有上來,部隊大概也以為他陣亡了,沒有消息,自己又不敢擅自離開陣地,只能一個人呆著,無法下山運送物品。一次自己順著溪流找食物,誤闖到貴方陣地上,沒有被發現,後來壯著膽子從上面直接潛入,拿了好多吃的。再後來感覺食物有意識換了更為方便的地方,心裡知道貴方已經發現了自己,後來下來後比較小心,但發現並沒有過多的惡意,並拿子彈作為交換,以此消除敵對念頭,最後一次真有想大意,中了貴方設計的圈套。

可以肯定,3號哨位俘獲的是敵方俘虜已確信無疑。至於俘虜交待的情報信息有多大價值,不得而知。隨著兩國關係開始改善,戰爭態勢轉好,關於俘虜的命運問題,沒有人再關心,有一種傳言是作為交換戰俘,移送到自己國家,另有一種傳言,說是俘虜在邊境處放了,後又潛回到我境內,有的甚至說在某口岸開小店做買賣。而關於3號哨位戰士的英勇行為,部隊給予了肯定,未作過多的宣傳,所在連隊因俘獲敵人有功,受到集體嘉獎。而3號哨位戰友們的有勇有謀的形象,一時間成為部隊官兵的談資,讓年輕的戰友們羨慕了好長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子說書 的精彩文章:

我跟巨蟒同居的日日夜夜裡……

TAG:林子說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