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人為什麼會因愛生恨?

人為什麼會因愛生恨?

在印度泰姬陵附近,有一家名叫「Sheroes」(女英雄)的咖啡館。咖啡館的工作人員都是被硫酸攻擊的倖存者(皆為女性)。她們的容貌已經盡毀,但通過在咖啡館裡工作,重新找回繼續生活的勇氣。

在「買硫酸和買口紅一樣容易」的印度,女性被潑硫酸的事情並不罕見。而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他們的追求者或伴侶求愛不成,反生恨意,然後尋求報復。

雖然沒有潑硫酸這麼嚴重,但最近我有一個朋友失戀了,她每天都詛咒前任「長命百歲,孤獨終老」。我能感受到她內心的恨意。原來我們真的可以那麼恨自己愛過的人。

今天,我們就想和大家談談「因愛生恨」。為什麼我們會恨那些自己愛過的人?你恨ta說明什麼問題?

在深入討論「因愛生恨「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白愛與恨究竟是什麼。

喜歡或欣賞一個人,不代表著愛ta;而討厭或嫌棄一個人,也不能意味著恨ta。愛與恨都並不是每天都會發生的那種常見的情緒。在心理學上,為了區分愛與恨的獨特存在,Rempel& Burris (2005)將愛與恨都定義為一種「動機」。

愛:是一種希望他人的福祉能夠保持或增長的動機

恨:則是一種希望他人的福祉能夠降低或者被摧毀的動機。

從這個角度來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說「如果你喜歡一朵花,你會摘下它;如果你愛一朵花,就會為它澆水」 (來自於《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不過需要知道的是,愛與恨動機只是一種主觀動機,並不必然會導致行動(Rempels& Burris, 2005)。

和喜歡、討厭的情感不一樣,動機是更加持久且穩定的。喜歡、討厭的情感往往是被對方身上的某一個特徵即刻觸發的,相較更為短暫和波動。而如果對方給我們帶來的感受足夠強烈或持久,就可能讓我們對對方產生「動機」。(Rempel& Burris, 2005)。

但愛與恨仍然是兩種不同的動機。

我們會因為對方本身的特質就產生愛,比如因為對方美麗、有趣、智慧等。也有可能是因為對方和我們的關係,比如對方讓我們感覺良好 (Francia& Sharman, 2017)。

但當我們卻不會僅僅因為對方的特質就產生「恨」的動機。我們只有在「主觀認為ta傷害了自己」之後,才會將ta視作一個自己的威脅物而希望ta變弱或者消失(Francia& Sharman, 2017)。

首先,人們在親密關係中本來就更有可能「因愛生恨」。

研究者指出,人的感情在外界刺激下,具有兩極性的特點(Moskalenko, 2011)。這被稱作「心理擺」效應。也就是說,人們的感情很容易向相反的狀態轉化。而如鐘擺被高高拎起然後盪下去一樣,感情的力量越大,這個反向轉化的程度就越大。

因為心理擺效應,我們的確會更容易恨那些曾深愛過的人。尤其是當ta給我們帶來了直接的傷害和痛苦。在親密關係中,這些傷害的常見情況可能包括:

「單方被動的失去」、

「不平等的付出-收穫」、

「對方允許關係中存在愛慕自己的第三者」等等 (Brogaard, 2016)。

我們在愛中完全敞開了自己,給予了對方能夠傷害自己的可能性。這樣的敞開基於一種信任——相信對方不會濫用這份權力。但在不尊重、不平等的關係中,一方往往就是抓住了對方的這一點,從而實施故意的利用、操縱、欺騙和剝削。

「展開脆弱性卻被他人濫用」,帶來的不單單只有痛苦,還有對自己的羞恥感。比如對於自己「輕信」的自責,或者感到自己很愚蠢。在被傷害後,一方可能會對一開始敞開脆弱性的行為和決定感到羞恥。而心理學家們認為,羞恥感,本身就是指向毀滅的、是一切暴力最本質的起因(Gilligan, 2003)。

1.傷害對方的一方,沒有做好「自我堅定」。自我堅定,可以理解為是一種不含敵意的堅決(McKay, 2013)。

沒有做好自我堅定有兩種表現,一種是不夠堅定,比如給出一些若即若離、前後矛盾的態度,時常給予對方虛假的希望。另一種是誤解了堅定的含義,直接消失、不給解釋——其實這反而會造成對方更難釋懷,因為ta會反覆猜測到底發生了什麼,也很想繼續尋找答案。

自我堅定,需要我們直接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和真實需要,但同時也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McKay, 2013)。也就是說,在我們表達自己「不」的意願的時候,也需要讓他人有機會了解這些決定背後的原因。通過開放的溝通,我們尊重了他人知情的需求。

2. 一段毫不「互惠」的關係

有些人覺得,別人對我好,是ta的自由選擇,與我無關。這是一種對於現實的過度簡化。因為只要在互動中——哪怕只是接受,就都會給對方傳遞信號,是一種關係的開展。

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不局限於愛情)的基石,就包括了「雙方是互惠的」這個基本條件(Nicholson,2011)。

如果接受付出的一方,單單享受他人的付出,卻從來不置可否。那麼這種行為,可能只是在利用曖昧來獲得他人的付出。這可能是一種不公平的、掠奪的關係。

不互惠的關係,維繫的同時就是一種傷害。這種關係被認為很容易使處於弱勢的一方最終產生「恨」的動機。

3.被傷害的一方:錯誤認知造成的「遺棄暴怒」。

也有時,恨的發生是由被傷害者本人造成的。比如他們可能對愛本身存在誤解:最後沒有和ta在一起,就是我失去了我應得的 ,或者是我失敗了。

當人們將自己的愛慕對象或者戀人視作自己的佔有物時,在失去的時候會感到被剝奪了理所應得的東西,從而感到一種「遺棄暴怒」(abandonment rage) (Gerstel, 2013)。而愛並不是佔有另一個人。就像一開始所說,愛應當是「希望ta更好」的動機。

還有一些人,會把他人的愛視作是一種自己價值的肯定和成功。因此一旦在自己的心意不被回應或認可的時候,便將其引申為一種生活對於自己的敵意——因而想要與之對抗。

不管是將愛視為佔有,還是自我價值指標,這些想法都可能被歸因於「自戀」 的人格特徵(Gerstel, 2013)。自戀的人,並不是真的喜歡自己,而是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會不斷的向外界尋求關注和肯定,來讓自己感覺良好。他們將自己的需求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因此把他人視作「因為滿足自己需要」而存在的。

自戀者容易因愛生恨,因為他們的注意力所在的對象,拒絕滿足他們的需求。而這是一件他們無法接受的事情。

很多時候,並不是人們主動選擇了去恨,而是無法自抑地因愛生恨。而且「恨」也絕不是一種愉悅的體驗。那麼為什麼我們依然會恨呢?也許人們沒有意識到是,「恨」有它自己的存在意義和功能(Ben-Zeev, 2008)。

1. 保持聯結是恨最重要的功能。

很多人說「當你還恨的時候,你還沒有放下這段感情」——這也許是真的。

和愛一樣,恨是一種動機,指向著和對方緊密的聯繫。在「愛」不再可得的時候,「恨」是唯一一種能夠和愛人保持緊密的情感聯結的途徑。當正面的緊密聯結不可得的時候,人們選擇了「恨」作為一種折中和妥協(Francia& Sharman, 2017)。

2. 自我保護

對一個人想愛而不能愛的體驗,會導致強烈的情緒失調 (Ben-Zeev, 2008)。為了調和這樣的情緒失調,人們會否認自己愛著對方,選擇一個恨的立場。這種反向作用的心理抵禦機制,將人們不能接受的事實壓抑到潛意識裡去——不用意識到它們,從而減少自己的痛苦感。

3. 力量重建

在被傷害的時候,恨反而會讓人們感到自己有力量,因為這是一種抗爭 (fight)反應。恨把被動的、由外而內的「對自己的無望、無力和恥辱感」轉化為一種主動的、由內而外的對他人的攻擊和對抗(Gerstel, 2013)。

4. 對公平感的追求

「希望對方的福祉減少或者摧毀」的願望,其實也是希望自己受過的痛苦,能夠被對方經歷和承受。這是一種對於公平感 (fairness)的嚮往。比如說,很多年前風靡一時的巫毒娃娃和最近的「天道好輪迴」 (karma is a bitch),都反映了人們對於這種公平感的追求。

我們的社會文化將「恨」構造為一種負面、甚至不道德的存在,但正如Ben-Zeev (2008) 所說,恨有其正面的存在意義。不過,「由愛生恨」也的確會給人們帶來負面影響。

恨過的人都知道,「恨」是一種恨難受、辛苦的體驗。過於長久的恨,會延長事件本身帶來的負面情緒(Curtin, 2018)。而且人們往往在恨意中反芻過去發生過的事情,這些反芻佔用和消耗了自己的認知資源,進而影響正常生活(Francia& Sharman, 2017)。此外,恨意最終可能會增加人們實施復仇的可能性,這其中就包括暴力的攻擊性行為(Brogaard, 2016)。

比起刻意地壓制自己的恨,或是任由自己去恨;人們更需要的是在「因愛生恨」正面和負面的體驗中尋得平衡 。以下是一些可採取的建議(Matas, 2018):

1.允許自己的恨,但將其視作暫時的非常時期

有的人會因為自己產生的恨而自責,認為自己小家子氣、不合道德甚至惡毒。但其實「恨」更像是一種受到傷害的保護機制。在「恨」中,人們慢慢癒合-找回力量-最終不再需要來自「恨」的「保護」。

2. 在獨處的時光中,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要過度反芻過去的事情

在失去了一個能夠釋放「愛」的對象的時期,人們需要將愛的能量重新投注在自己身上。將注意力放在當下和自己身上,而不是過去和他人身上。

3. 在原諒和放下中獲得掌控的力量

如果最終如果能夠放下和原諒,人們能夠獲得一種比「恨」更強大的力量。這份力量意味著你已不再束縛於兩人的關係當中,而是站在比對方更高的層面上賦予了對方「被原諒」的機會。

4. 從其他社交關係中獲得愛和安全感,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

當人們完全地陷入到一段兩人關係當中時,可能會忽視其他人與自己的感情聯結。事實上,家人朋友甚至新的人際關係,都能夠為我們帶來需要的愛和安全感。當然,心理諮詢師也能夠為我們提供需要的情感支持和幫助。


來源:KnowYourself

原標題:「你的憤怒只是一種佔有慾,那不是愛。」|人為什麼會因愛生恨?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街電起訴來電不正當競爭,來電CMO回應稱其「無聊」
沒有世界盃,就沒有傷害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