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比唐伯虎「風流」,字卻遭人「看扁」……

人比唐伯虎「風流」,字卻遭人「看扁」……

祝枝山在當代,除了書畫界,知道的人不會太多。我寧願把話說得保守一些。我以前寫散文,出現的人名,常常不加註釋,以為地球人都知道。看來情況並不是如此。

孔繼堯繪祝允明像

前不久某青年書法家找了一班人馬在人民大會堂開他的書法研討會,有個享受政府津貼的書法理論家發言:「字寫得不錯,但書寫內容太不講究,一定要書寫名篇,《滕王閣》、《阿房宮》、《岳陽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書寫這個才好,你抄張岱的文章,誰知道?說實話,我就不知道。像我們學者都覺得冷僻,人民群眾能有興趣嗎?要書寫名篇,這樣才能喜聞樂見。」

祝允明行楷書《祖允暉慶誕記》紙本(1490)

121.8cm×44.8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接著說祝枝山。祝枝山,名聲比唐伯虎顯赫。唐伯虎有緋聞,顏色濃得起來。祝枝山沒有緋聞,顏色也就濃不起來。

在正史里,祝枝山倒是風流人物,揮金如土,仕女如雲,而唐伯虎基本只有正常且拮据的家庭生活,到了民間故事裡,到了野史里,卻整個翻了一個個兒,唐伯虎就像天蟾舞台上的風流小生,祝枝山就像天橋撂地上說相聲的邋遢老頭。

祝允明草書《五言詩扇面》紙本

15cm×46.7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祝枝山的風流被換到唐伯虎身上,唐伯虎的潦倒被換到祝枝山身上,只要出效果,在空間里能佔住面積,就都合情合理。

民間故事裡,祝枝山的書法作品無人問津,唐伯虎的繪畫作品供不應求,祝枝山求唐伯虎救濟,唐伯虎對買畫的人說:「從今往後,你們要買我一張畫,我就要搭賣祝枝山兩張字。」

祝允明行書《致元和手札》(又《晚間帖》) 紙本

27cm×4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買唐畫的人不幹,唐伯虎說:「我的畫是西瓜,你們買西瓜總得連皮買回家吧,有剝了皮買的嗎?明白了吧,祝枝山的字就是西瓜皮。」

買畫人說:「大師說得也有道理,只是為什麼要一下子搭賣兩張呢?」唐伯虎摸了一下祝枝山的臉,說:「西瓜皮厚呀。」

祝允明楷書《燕喜亭等四記》卷(局部)紙本

20.5cm×201.1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平日受夠了唐伯虎的氣,馬仔祝枝山只得忍氣吞聲以淚洗面,但一遇到軟柿子,他又拚命地捏。

祝允明小楷《毛珵妻韓夫人墓志銘》(局部)

夏天的時候,文徵明家種的梅子都被人偷走,文徵明當然不高興,一次與唐伯虎、祝枝山喝酒,文徵明說:「我家梅子都被偷了。」祝枝山接過話頭,說:「春天你說你家筍被偷了,去年冬天你說你家蘿蔔被偷了,你家女人怎麼這麼容易被人偷啊?」

吳方言里,梅子和妹子、筍和嬸、蘿蔔和老婆一個音。所以,至今蘇州賣蘿蔔的小販從不敢吆喝,「賣老婆啊!」,這一吆喝,會跑來一巷子光棍。

祝允明草書《千字文》 紙本

31.1cm×372.9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GIF

總監丨崔鑫

編輯丨歐陽媛 蒙言

見習丨游婧

來源丨《冊頁晚》節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 的精彩文章:

國人不識顏真卿?這真是一種悲哀!
一手「劣字」,從不臨帖,他的才華驚動中央,毛主席曾為他「點贊」!

TAG:書法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