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技術是金融業的賦能者

區塊鏈技術是金融業的賦能者

信息時報記者 梁海祥

背靠平安集團近30年的金融科技積累,金融壹賬通專註於為中小金融機構科技賦能。「由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共識、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屬性,使之具備了改變金融基礎服務的巨大潛力。」金融壹賬通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兼首席運營官黃宇翔表示。

圍繞平安生態圈落地應用場景

在全球區塊鏈的行業發展中,金融行業區塊鏈的資金投入規模預計到2019年將達到4億美元。據黃宇翔介紹,金融壹賬通擁有業界首屈一指的區塊鏈底層技術,自主創新研發的 FiMAX底層框架主要包含三大模塊,即FiMAX Core高性能底層架構,FiMAX Sparrow區塊鏈中間件和FiMAX Concord管理平台。

就目前來看,金融壹賬通在區塊鏈方面圍繞六大生態圈落地多個應用場景,包括:貿易融資,共同建設開放式跨境貿易融資平台,實現貿易融資各環節信息實時交互、防止重複融資;供應鏈金融,某銀行採用區塊鏈技術將商品信息入鏈,記錄B到C端全流程;資產穿透,區塊鏈應用於ABS生態圈實現底層資產穿透;中小企業貸款案例,提高線上化程度和放款效率;醫療,短期從單個醫院切入,提供智慧化一體解決方案,長期聯合政府打造區域智慧醫院雲,進一步推動醫聯體及互聯網醫院構建及完善;環保場景,使用區塊鏈技術結合AI為引擎,實現環境數據標準統一,從預測到治理的全流程智能監管。黃宇翔認為,根據市場的需求,金融壹賬通將推出更多相匹配的產品,可以說是有無限可能。

供應鏈金融中演重要角色

「在當前的資管新規下,『穿透式』監管將更加關注底層資產的風控安全,金融壹賬通的區塊鏈技術將透明地展現資產的底層情況及其變化,對於監管及買家都是共贏的。」黃宇翔指出,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的應用中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ABS應用中用區塊鏈進行穿透資產,以確保三、四層資產安全。

據了解,區塊鏈技術將變革融資流程,從傳統信貸的「點」到供應鏈金融的「線」直至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面」,逐步升華,打開獲客渠道,供應鏈金融的融資客戶將以幾何級的數量增長。用戶對於區塊鏈技術提煉的數據可以做到100%的信賴,區塊鏈技術將賦予供應鏈金融更高的安全級別。

以香港貿易融資平台為例,香港金管局將於今年9月正式上線由澳新銀行、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等7家銀行聯手發起的區塊鏈貿易融資平台,該系統由中國平安集團設計、開發、運維,將是由政府主導的第一批、也是規模最大的示範項目之一。該平台讓生態圈內的銀行及其企業客戶均可通過分散式賬本提交並記錄採購訂單、發票和融資申請,從而大幅減低欺詐交易和身份盜用的風險,長遠更有助增加融資成功率與降低融資成本。

突破區塊鏈應用落地三大瓶頸

區塊鏈在金融行業應用落地的過程中面臨著瓶頸,包括決定區塊鏈性能效率的吞吐量效率、決定安全性的隱私保護以及如何化繁為簡的部署管理。黃宇翔指出,目前困擾行業已久的三大難題均已被金融壹賬通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壹賬鏈」一一突破。

壹賬鏈提出FiMAX Core高性能底層,成功讓區塊鏈關鍵性能指標顯著提升超過200%以上,單鏈吞吐量達到或超過傳統資料庫。壹賬鏈的FiMAX Sparrow隱私中間件已在零知識證明庫、可授權加解密、匿蹤查詢搜索、身份混淆機制等四個方面實現了突破,成為全球極少數能夠提供多種零知識證明協議且滿足多種不同業務場景的隱私保護中間件。據悉,FiMAXConcord管理平台化解了「應用部署難、管理難」兩大難題,進而實現了異地快速一鍵部署。同時,還滿足了用戶個性化需求,為用戶提供多樣性的區塊鏈部署。

而金融壹賬通「機構同業一賬通」平台,應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多機構交易中後台實時對賬」功能,通過交易全流程入鏈,建立多方統一的區塊鏈賬本,實現多機構交易中後台實時對賬,實時發現和處理交易異常風險,提升交易成功率和客戶體驗。同時,區塊鏈在貿易融資平台的應用還可以解決供應鏈金融重複融資的問題。

黃宇翔表示,金融壹賬通將通過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幫助中小銀行實現技術升級和業務拓展,實現轉型升級和價值增值,真正讓金融科技成為中小銀行彎道超車的加速器。和金融壹賬通的角色一樣,區塊鏈技術也將是金融業的賦能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