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殖觀賞魚有個名詞叫做開缸,難道就是把魚缸打開嗎?

養殖觀賞魚有個名詞叫做開缸,難道就是把魚缸打開嗎?

蒼天啊,真沒想到有一個魚友竟會問到我這麼一個問題,或許只是開玩笑拿養魚老道來開涮吧。那麼,什麼是觀賞魚開缸呢?

其實說起來也不難,養魚先養水,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又是問題多多。說的直白點,就是一個硝化細菌培養的問題。養魚老道認為,開缸應該有如下幾個步驟:

一,魚缸消毒。這個問題簡單,在此不必詳述,大家可以看我的文章。

二,困水。養魚老道在此再次強調一遍,困水的目的不單單是消除自來水中的氯氣,還有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通過陽光暴晒殺死水中有害菌的目的。所以說,只在魚缸中爆氧的方法不是真正的困水。

三,魚缸加入困好的水,開啟魚缸過濾,氧氣,甚至加熱管等裝備。循環一天看看各種設施,裝備是否能正常運轉,水溫最好保證在20度以上,魚缸的濾材也必須完備。

四,給魚缸內最先形成的異養性細菌提供食物。

這一步才到了魚缸開缸的重點。至於方法嘛,很多。可以在過濾槽中放入死魚死蝦,魚飼料,少量酸奶等各種可以被異養性細菌食用的東西。我們也可以放置一塊魚友使用過的濾棉,這樣子有助於快速培養硝化細菌。至於到底哪一樣東西好?眾說紛紜。養魚老道不愛去與人爭論,只要我們能夠保證它的安全性和衛生性,放啥都行。

如果不愛用以上的東西,我們同時也可以放入闖缸魚,讓他們的糞便為自養性細菌提供食物也是不錯的選擇。前提是,只要你能保證你的闖缸魚沒有任何毛病。但這種做法本人現在不是太提倡,因為許多新魚友選魚的水平還不到位,很容易買到病魚。

五,熱烈歡迎魚缸中的有益菌群閃亮登場!

當魚缸中的異養性細菌大量繁殖,把魚缸中我們放置的有機物逐步分解,轉化為氨氮,魚缸中的有益菌群,自養性細菌:硝化細菌就會閃亮登場了。

其實他們早已經藏在了魚缸的某個角落裡,只是因為食物不充足而沒有大量繁殖,如果我們想加快它們的繁殖速度,可以適當地往魚缸中添加硝化細菌。

其實此時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那些個臭魚爛蝦,就沒有異養性細菌,沒有異養性細菌,就不能分解出氨氮,沒有氨氮,硝化細菌就沒有吃的了。難道我們要不停地往魚缸里扔那些臭魚爛蝦?

六。熱流歡迎魚缸中的主角更加閃亮的登場!!!

養魚老道認為,如果大家不想往魚缸中繼續添加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或者加入闖缸魚,那就不妨乾脆些,把我們魚缸中的主角觀賞魚,放入魚缸就可以了。從培養異養性細菌大約五六天,到添加硝化細菌後大約五六天,前前後後魚缸里的水也養了十天左右了,你的魚兒也該入缸了。開缸過程至此結束。

那有沒有時間更長的開缸過程呢?說句實話,理論上有,加入闖缸魚再去觀察個十天半個月的,一切生態平衡完美之後,再把自己想要養殖得觀賞魚入缸,這個是最漫長的開缸過程。但是實際中又有幾人能去那麼做呢?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觀賞魚也根本就用不上那麼複雜的開缸過程。

好吧,關於怎麼打開魚缸的開缸問題,養魚老道就回答到這裡。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魚老道 的精彩文章:

羅漢魚苗該怎麼挑選,要點難點都在這裡!
養熱帶魚始於孔雀魚而又終於孔雀魚的說法,大家認同嗎?

TAG:養魚老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