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應該如何理解六堡茶老茶的茶氣?

應該如何理解六堡茶老茶的茶氣?

對於茶氣的理解,在六堡茶界,可謂眾說紛紜。前幾日閑暇,與幾位茶友小聚一起喝茶敘舊,在品飲一款六堡老茶時,一茶友以「茶氣充足」概之。何為「茶氣充足」?以下摘自該茶友自身的品茗感受:茶氣就像一股稍暖又內斂有力熱源,從口腔進入體內,然後緩緩的往身體的經絡傳遞溫暖的涓涓氣流,撫慰著你的五臟六腑,安撫著你曾經受傷的心靈。聽起來真的是玄之又玄,筆者還是聽得一頭霧水,於是茶友索性就科普了一番。

茶氣作為茶界的熱門話題之一,由來已久,正如唐代詩人盧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所描述的「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這看似離奇的感受,或許就包含著作者對茶氣的感知吧。

其實「茶氣」可以通過醫學生理角度去理解,即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茶湯進入人體過程後引起的感覺器官刺激、藥理功效以及人體的精神活動的綜合表現。茶氣不但受茶葉的原料品種、種植氣候、土壤、採摘季節、茶葉嫩度、工藝、內含物成分等客觀因素影響,更大程度上受個人的主觀因素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不同的人對事物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同一個人在不同環境和心境下的感受也不一樣。也就是說,能不能悟出茶氣,主要看喝茶者的心境,儘管每一款好茶的品質是客觀不變的,但這種心境卻不是每個喝茶的人都有的。

有些人認為飲茶時熱氣從後腦往上躥就說明茶氣足,其實也不然。一部分老樹茶(多見於一定發酵程度的茶)會導致熱量在上腹部聚集,後腦發熱的感覺就會比較強。由於人的大腦處於身體上部,因此有些茶友會認為很神奇,其實茶氣往後腦躥更主要是因為下不去,或者是人體對該茶湯適應程度低,譬如有的很苦澀的茶,喝完後也會滿頭出汗,但出完汗後則會有虛脫感,但是這和真正的茶氣感受是有區別的。原料好、工藝好、存放又得當的老茶,茶氣的熱量是自上而下貫通,先在丹田處聚集,先沉而後再升騰,雖升騰但始終有根,雖強烈但令人舒適,三腔持續發熱,且整條脊柱均勻出汗,方為對茶氣強烈的體現。

也許茶氣是客觀存在的,但是筆者認為茶氣實在是個很「玄妙」的概念,這於我而言,實在是一個難以闡述的東西。或許,這與筆者自身的品茗經驗不足所致,不太懂得這其中的境界。因此筆者認為,茶氣這東西,能感受得到那是最好,若不能,也無需太較真。另外千萬別把茶氣描述的像宗教神學那麼神秘。

本文由「六堡茶之家」編輯整理,部分內容摘錄自《六堡茶入門手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堡茶之家 的精彩文章:

深入了解六堡茶,你還差這幾本書
六堡茶煮飲和泡飲怎麼選?

TAG:六堡茶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