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一個宮殿一般住幾個妃子?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
因為宮殿是死的。我們常說:皇帝有三宮六院,都是指內廷。所謂「三宮」是皇帝居住辦公的乾清宮(雍正之後皇帝不在此居住)、舉行冊封皇后典禮和給皇后舉辦生日party的交泰殿、以及皇帝大婚的洞房(坤寧宮)。可見,這三個宮,頂多皇后還能摻和摻和,一般的妃子想都別想。
後宮妃嬪的等級不僅影響著妃嬪們的日常待遇,居住條件同樣受此限制。明朝的資料小編實在找不到,簡單說一下清朝的吧。
順治時期:順治十五年,採用禮冠的建議:乾清宮設夫人一名,淑儀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慈寧宮設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數不定;女官設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但是此建議雖然被採納,但是一直未能執行。
康熙時期:康熙時期重新制定實施了妃嬪等級制度。皇后居中宮,皇貴妃設一名。貴妃設兩名。妃子設四名。嬪妃設六名。貴人、常在、答應人數不定。
這些妃子分別居住在故宮的東西十二宮,東宮分別為: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西宮分別為:永壽宮、翊坤宮、啟祥宮、長春宮、咸福宮、儲秀宮。
嚴格按照後宮等級劃分居住權:按規定,獲得冊封為嬪妃以上等級的妃子可以獨領一宮,這些妃子也可以稱之為主位妃嬪。而貴人、常在、答應要麼隨主位妃嬪居住,也就是各宮的配殿,更慘的就只能睡大通鋪了,而官女子就只能睡大通鋪。
皇后坐鎮中宮,主持後宮事物。皇后下設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都有定額人數,不能隨便冊封;貴人、常在、答應,無定額人數。皇后居住在位於紫禁城中軸線上的坤寧宮,也稱中宮。東西六宮分別有兩個正殿四個偏殿若干側殿等,分別由兩位貴妃統領妃嬪等人居住。而貴人、常在、答應則只能分別住在東西六宮的側房。 封建社會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按照級別依次分配。


※「秦三世子嬰」為何稱「秦王」而不稱「皇帝」?
※新帝登基時,面對父皇留下的眾多妃子,怎麼處理?答案顯而易見啊!
TAG:千秋萬代 |